摘" "要" "與傳統的種子繁殖方式相比較,扦插具有繁殖周期短、成活率高、操作簡便等優點??偨Y了紅葉石楠扦插育苗技術,包括扦插時間選擇、扦插操作技術、扦插后的管理、移栽定植要點及常見病蟲害防治等。
關鍵詞" "紅葉石楠;扦插技術;移栽管理;病蟲害防治
紅葉石楠作為頗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和庭院種植。與傳統種子繁殖方式相比,扦插育苗具有操作簡便、周期短、成活率高的特點,是提高紅葉石楠繁殖效率的有效方法。經生產實踐檢驗,優化扦插時間、選擇適宜的插穗和培養基,以及采用科學的溫濕度管理,可以顯著提高紅葉石楠扦插成活率和生長質量。
1" "扦插育苗
1.1" "扦插時間" "紅葉石楠在1年內可多次扦插,一般在4—6月進行嫩枝扦插,9—10月進行硬枝扦插。適宜的扦插溫度為15~35 ℃,扦插時要避開高溫炎熱天氣,在晴天的早晨及傍晚或陰天進行,防止插條失水過多而死亡。
1.2" "扦插苗床基質準備" "紅葉石楠扦插分露地苗床扦插和穴盤扦插,需要根據不同情況準備。
1)露地苗床扦插。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良好、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疏松的沙性土地塊制作苗床。在扦插前1個月深翻土壤25~30 cm,清理雜物,同時施足基肥,畝施腐熟農家肥2 000~" "3 500 kg、尿素15 kg、3%呋喃丹顆粒劑15~30 kg、磷酸二氫鉀45 kg,將肥料與土翻拌均勻。整地后做高床,床間留步道50 cm寬,床寬100~120 cm,床高15~20 cm,其上均勻鋪設1層10~15 cm厚的扦插基質,基質可用泥炭土、珍珠巖或用黃心土、腐殖土和河沙按1 ∶ 1 ∶ 2的比例均勻混合。床面要輕壓平整,為保證扦插質量,減少病蟲危害,扦插前4周用辛硫磷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灑苗床消毒。
2)穴盤扦插。選取珍珠巖、泥炭土和蛭石作為基質,按照1 ∶ 1 ∶ 2的比例均勻混合過篩,含水量控制在20%左右。將配好的基質均勻填入穴盤,扦插前消毒。
1.3" "插穗剪取與處理" "2—11月均可剪取穗條。一般在清晨或傍晚剪穗,選擇生長健壯、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紅葉石楠母株,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嫩枝。秋季也可以剪取充分木質化的老枝。
剪刀要鋒利,確保剪口平整光滑,使用前務必充分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病菌。分別在穗芽上下方2~3 cm位置保留1片葉1個芽進行剪切,上切口平剪,下切口斜剪,長度4~6 cm,剪取后將雜質清理干凈。為減少穗條蒸騰失水,可將葉片剪去一半。
穗條剪好后,按部位分類扎捆。為保證穗條質量,減少病蟲害,用百菌清浸泡消毒。
扦插前,用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等生根劑溶液浸泡穗條下切口,以促進扦插生根。扦插全程做好保濕,防止穗條失水,盡量隨剪隨插。
1.4" "扦插" "如果采用露地苗床扦插,苗床先澆透水,待水滲透之后在苗床上平行開挖深2~3 cm的種植溝,溝距5 cm。按照400株/m2的密度將穗條插入種植溝中,扦插深度2~3 cm。插后輕輕壓實土壤,保證穗條與土壤緊密接觸,然后澆透水,遮陰防曬。
如果采用穴盤扦插,基質澆透水后用扦插錐在穴盤中心位置打孔,將插穗插入孔中,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1/3~1/2。壓實土壤,確保穴盤內基質與穗條緊密接觸,然后澆透水。
2" "扦插后養護管理
2.1" "水分管理" "扦插后插穗生根前期適時澆水,及時補充水分,保證苗床土壤或穴盤基質含水量在60%~70%,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上。當插穗生根后,等葉片水分完全蒸發后方可澆水;插穗大量生根后,應在中午澆水降溫。出現積水要及時排走,防止淹苗。
2.2" "溫度管理" "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是25 ℃,環境溫度需要保持在15~30 ℃。如果溫度過低,要及時用加溫設備升溫;溫度超過35 ℃,加強通風,覆蓋遮陽網降溫。
2.3" "施肥除草管理" "合理施肥能夠促進插穗生根生長。插穗生根階段,噴施水溶性氮肥;生長后期根外追肥,施用0.1%~0.2%磷酸二氫鉀復合肥,滿足扦插苗養分需求。施肥的同時結合澆水交替使用8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800倍液多菌靈等對苗床土壤或穴盤基質消毒,及時清理干枯病死的插穗。做好松土除草工作,減少水分養分消耗,增加土壤基質的通透性,保墑促根。
3" "移栽定植及栽后管理
3.1" "移栽定植" "扦插后2個月左右,待扦插苗長到10 cm以上時即達到移栽標準,根據不同用途有針對性地培育大苗。移栽時間要根據天氣情況和扦插苗生長狀況決定,通常集中在3—4月或10—11月。
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作為栽植地,移栽前對土壤深翻20~30 cm,畝施用50 kg過磷酸鈣以及3 000 kg腐熟農家肥,噴殺蟲劑消毒,開溝做床,將土壤耙細整平。
移栽密度根據后期不同用途確定,遵循“隨起隨栽”原則,移栽露地苗床扦插苗時,苗床先澆透水,起苗時帶小土球,以確保扦插苗根系完整;移栽穴盤扦插苗時,基質澆水后去除穴盤移栽。挖定植穴,將扦插苗垂直放入種植穴中,盡量保證扦插苗根系舒展,防止出現窩根現象?;靥钔寥溃p輕壓實,保證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移栽完成后及時澆透定根水。
3.2" "栽后管理
3.2.1" "水肥管理" "扦插苗移栽定植后,在緩苗期間要加強水肥管理,每隔3~4 d澆1次水,穩定生長后1周澆1次水。遭遇連續多日降雨天氣時,注意及時排水,避免積水爛根。緩苗后,及時施肥補充養分,在春秋冬三季追肥。春季每月畝施5 kg尿素;秋季畝施1~2次5 kg的富鉀有機或無機復合肥;冬季畝施1 000~1 300 kg腐熟有機肥。采用開溝埋施的方式施肥,遵循“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原則,防止燒苗。
3.2.2" "中耕除草" "扦插苗移栽后,地里滋生的雜草會爭奪光照養分,要及時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除草的同時松土,增加土壤透氣性,避免土壤板結,促進扦插苗根系更好地生長。
3.2.3" "適時修剪" "扦插苗生長期,主要進行摘頂修剪,疏剪過密枝、過長枝、畸形枝,控制枝條密度,改善苗地通風透光條件;休眠期,修剪病蟲枝、徒長枝,幫助扦插苗更好地度過休眠期。修剪時確保剪切口光滑平整,在節上0.5 cm處剪切,剪切口用傷口愈合劑涂抹保護。
4" "病蟲防治
4.1" "葉斑病" "紅葉石楠的莖和葉是葉斑病高發部位。感病莖葉先出現褐色小斑點,后發展成不規則病斑,嚴重時植株死亡。3月上旬至6月下旬每15 d噴1次1%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后噴50%多菌靈300~400倍液防治。
4.2" "灰霉病" "由灰霉菌引起,當環境潮濕、修剪不當導致通風透光條件差時易發此病。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紅葉石楠的葉片和嫩枝上。受害部位先出現水漬狀斑點,后斑點擴大成不規則的灰褐色大斑,最后形成灰黑色霉層?;颐共≥p則造成發病部位腐爛壞死,重則造成植株死亡。
日常養護管理中要科學澆水,做好排灌工作,控制環境濕度;雨季前噴施多菌靈溶液,預防病害發生傳播;發現病害后,及時噴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代森鋅800倍液或波爾多液進行防治;受害嚴重的植株和殘枝病葉應及時清理,同時適量追肥補充養分,促進扦插苗重新生長。
4.3" "蚜蟲" "蚜蟲是紅葉石楠常見害蟲,多群集在紅葉石楠的嫩葉、嫩芽和嫩莖上,常發于3—10月,干旱季節高發。蚜蟲通過其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汁液,導致受害部位葉片畸形卷曲,光合作用減弱,嚴重影響植株觀賞性和生長發育。
蚜蟲繁殖速度極快,成災后危害面積大,要積極做好防控:及時清理病枝病葉,冬季根施樹蟲清殺滅蟲卵;發生初期噴施25%快殺靈乳油1 000倍液;高發季節每 7 d噴1次蚜虱靈、蚜虱凈等藥劑;也可進行生物防治,人工飼養釋放蚜蟲天敵,如食蚜蠅、瓢蟲等。
4.4" "介殼蟲" "紅葉石楠的頂芽和枝梢是介殼蟲吸食汁液的主要部位,常造成頂芽和枝梢枯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為預防蟲害,春季植株萌芽前噴10%~15%柴油乳液;冬季及時清理苗地中的垃圾雜物及病蟲枝,噴1次10~15倍液松脂合劑殺滅越冬雌蟲;蟲害出現后,噴施20%菊殺乳油2 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防治。
參考文獻
[1] 呂明.淺議紅葉石楠的栽培管理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3,26(5):133-135.
[2] 殷長滿.紅葉石楠扦插繁殖及大苗培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18):156-157.
[3] 伏桂仙,張克亮,凌勇,等.紅葉石楠苗木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5):69-70.
[4] 王文輝,岳競擇.紅葉石楠育苗、栽培技術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23,46(18):52-54.
[5] 付冬根,陳玲.紅葉石楠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要點[J].現代園藝,2015(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