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桑果是藥食同源農產品。近年來,陜西安康果桑產業發展迅速,果桑栽植面積達到1萬畝。菌核病是果桑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基于安康產區果桑菌核病發生情況,進行了發病原因分析,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以期對果桑產量、品質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 "果桑菌核病;綠色防治;提質增效
桑果是藥食同源農產品。近年來,陜西安康果桑產業發展迅速,栽植面積達到1萬畝。隨著新品種的引進推廣,果桑產量品質顯著提高,畝產量可達1 000 kg,畝收入0.8萬元。根據生產調查,果桑菌核病在安康各縣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影響果桑產量和品質,不利于果桑產業高質高效發展。鑒于此,針對果桑菌核病危害情況、發病原因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供生產者參考。
1" "發病情況
安康市果桑栽植區域主要包括石泉縣、旬陽市、漢濱區、恒口示范區等縣(市、區)。2024年春季,我們在旬陽市甘溪鎮施家坡村、漢濱區關家鎮鄒廟村、恒口示范區馮灣村調查了果桑菌核病發生情況,結果顯示:施家坡村、鄒廟村果桑菌核病發生率分別為3.5%、4.9%,馮灣村果桑菌核病發生率高達55%,嚴重影響果桑產量和品質。具體調查情況見表1。
2" "典型癥狀
果桑菌核病也叫白果病,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該病通常始發于4月中下旬,桑果感病后,果實表面呈現灰白色(圖1),可見黑褐色斑點,果實明顯縮小或膨大,形狀色澤異常,失去應有的紅紫、鮮亮狀態。發病輕微的,枝條基部桑果呈現病癥;發病嚴重的,整樹枝條結滿白果。
3" "致病主因
1)陰雨天多。2024年3—4月安康連陰雨天氣較多,空氣濕度較大,土壤潮濕,環境條件有利于土壤中菌核病菌的子囊孢子萌發,產生子囊盤,隨風傳播到桑樹、花朵上,尤其在桑樹花期下雨時傳播速度較快。
2)栽植密度大。安康果桑園70%以上建成于2020年前,多數栽植密度大,有的每畝栽植果桑500多株。栽植過密導致桑園通透性差,光照不良,局部濕度大,有利于子囊孢子萌發傳播。
3)防治不當。馮灣村果桑菌核病發生率高達55%,主要是由于2023年春季這塊果桑園沒有發生果桑菌核病,2024年春季沒有采取任何針對菌核病的防治措施。當發現菌核病癥時,已錯過最佳防治時機,從而造成菌核病暴發成災。
4" "防治要點
4.1" "農業防治
1)科學建園。應選擇向陽、近水的低丘緩坡地帶栽植,河灘地或潮濕區域不宜栽植果桑。控制栽植密度,每畝栽植110株以內,栽植行以南北向為好,丘陵、緩坡地按等高線栽植,河灘地與水流同向栽植。
2)避免果桑園周圍栽植或園內間作油菜、白菜、甘藍、芥菜等十字花科作物,防止與果桑發生交叉感染。
3)合理修剪翻耕。春季果桑采收結束后,及時將結果母枝全部剪掉,及時清除樹上和落地的病果,剪除的枝條、病果等集中收集處理。做好果桑園冬季耕翻,把部分菌核深埋在土壤中,使其無法正常萌發。采果結束后,結合施肥對土壤再翻耕1次。
4)鋪防草布。2月份桑樹萌發前,用黑色防草布覆蓋桑樹株及行間土壤,一定要蓋嚴蓋實,阻止土壤中的菌核在氣溫回升后擴散出土。
4.2" "藥劑防治" "以安全、綠色為防治原則。既要防止過度用藥,也要避免“談藥色變”。只要抓住有利防治時機,科學選藥用藥,就可以做好病害防控,生產安全放心的桑果。
1)科學選藥。對菌核病具有較好防效的藥劑有甲基硫菌靈、多菌靈、菌核凈、腐霉利、苯醚甲環唑等,可從中選擇2~3種藥劑交替使用。務必從正規商家購買農藥,規模較大的園區可以先試后用。
2)適時用藥。果桑因品種不同花期不一致,無核大十花期最早,長果桑、白玉王稍在其后。要根據各品種花期確定用藥時間,一般掌握在初花期、盛花期、謝花期各噴1次藥。也可通過觀察開葉數輔助確定用藥時間:對于早生中生果桑而言,在開4葉、6葉和8葉時分別噴1次藥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3)精準用藥。果桑施藥的關鍵是逐枝噴藥,從上到下,從內到外,花、枝、葉充分濕潤,切不可漏噴。藥劑推薦濃度:70%甲基硫菌靈800~1 000倍液,50%多菌靈600~800倍液,50%腐霉利1 000倍液,40%菌核凈1 000倍液,50%啶酰菌胺1 500~2 000倍液。不可隨意加大濃度。噴藥應在上午露水稍干后進行,保證藥劑粘附效果。每畝藥液用量保持在40 kg。噴灑樹冠地面,噴勻噴透。藥劑務必交替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