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基于陜西延安北部山地蘋果規模化發展過程中品種布局方面存在的問題,從2013年開始,陸續引進30多個蘋果新優品種,在延安市志丹縣進行了品種性狀表現調查與評價,為優化山地蘋果品種結構提供參考。
關鍵詞" "山地蘋果;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延安
蘋果是陜西延安強市富民主導農業產業。2006年以來,在蘋果基地北擴戰略指引下,延安北部的寶塔、安塞、志丹、吳起、子長、延長、延川、甘泉八縣區大力發展山地蘋果。截至目前,延安蘋果種植面積約332.8萬畝,山地蘋果面積131.9萬畝。
基于山地蘋果規模化發展過程中品種布局方面存在的問題,延安陸續引進蘋果新優品種進行性狀表現調查與評價,為優化品種結構提供參考。
1" "延安北部山地蘋果品種布局存在的問題
1.1" "品種單一,產業發展結構性風險加大" "早、中熟品種缺乏,品種結構不合理,對果樹授粉和蘋果品質提升十分不利,而且使蘋果產業結構性風險加大。大面積蘋果集中采收、集中上市,對勞動力雇傭、市場價格形成極大壓力,行情不好時果農將面臨遭受嚴重損失的風險,造成增產不增收。
1.2" "缺乏抗凍能力強的骨干品種,加大了蘋果生產成本" "與南部旱塬蘋果產區相比,北部山區冬季氣候寒冷,蘋果幼樹越冬抽條問題特別嚴重。為了防止果樹抽條,每年入冬前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防寒防抽條工作,費時費力,加大了管理難度和生產成本,影響生產效益。
1.3" "富士品種性狀不穩、易發生芽變分離種性" "不同縣區、鄉鎮、村組甚至每片果園所產蘋果著色差異大,整體性差,商品率低,缺乏著色良好、性狀一致的優良著色品種,必須依靠果實套袋來解決著色問題,大大增加了山地蘋果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益。
2" "新品種性狀表現調查
蘋果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集約型產業。蘋果質量的競爭,核心是品種。為篩選適合山地種植的早中晚熟優良品種并合理搭配,用優良的品種和合理的品種布局替代越冬防寒防抽干等技術措施,降低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提高生產效益,促進山地蘋果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保障果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志丹縣山地蘋果試驗基地開展了蘋果新品種性狀表現調查評價。
2.1" "調查內容與目標" "引進新優早、中、晚熟品種大苗,在志丹縣山地蘋果試驗站張渠基地栽植,并在志丹縣各鄉鎮示范園同步示范,調查品種性狀表現,篩選適宜山地發展的蘋果主栽品種。同時,根據品種特性探索總結不同品種的配套栽培技術,指導新品種大面積示范推廣。
志丹縣東北部杏河鎮張渠村的延安市山地蘋果試驗基地技術集成試驗區及周邊區域,均為山地梯田,黃綿土質。該處位于東經108°20′03″、北緯37°11′30″,海拔1 300~1 400 m,年降水量474.2 mm,年均溫7.8 ℃,日照時數2 332.1 h,≥5 ℃年均有效氣溫3 309.6 ℃,冬季189 d,夏季9 d,無霜期142 d。志丹與洛川縣相比,經度偏西1°、緯度偏北2°,海拔高300 m,氣溫低1.4 ℃,降水少150 mm,無霜期短25 d。依據《陜西主要果樹氣候適宜性規劃》,處于專家認定的蘋果適生區邊緣地帶。
2.2" "引進品種與材料來源" "引種示范調查從2013年2月開始實施。2013年引進蜜脆、紅蓋露、秦陽、綠寶、粉紅女士、寒富、富士冠軍、玉華早富、延長紅、麗嘎拉(對照)、長富2號(對照)11個品種,設立調查示范區6畝;2014年引進煙富6號、成紀1號,設立調查示范區1畝;2015年引進禮泉短富、紅將軍,設立調查示范區1畝;2016年引進金世紀、響富、瑞陽、瑞雪,在保安鎮太平山設示范園5畝。4年共引進新品種19個。
2017年春,與志丹縣果業局合作,在延安市山地蘋果試驗站塔莊基地(志丹縣山地蘋果示范園)建立蘋果新品種試驗示范園50畝,首批引進紅色之愛、響富、秦脆、秦蜜、龍富短枝、維納斯黃金、無銹金冠、宮崎短富、俄矮1號、靜寧一號、煙富3、煙富8、煙富10、瑞陽、瑞雪、中秋王共16個品種進行試驗示范調查,見表1。
2.3" "引進品種性狀表現
2.3.1" "品種適應性" "引進的30多個蘋果品種均可在北部山地正常生長,適應性表現良好。據2013—2015年測定(表2),2013年春季大苗定植的9個品種,年新梢生長量30~60 cm,延長頭生長量40~70 cm。其中蜜脆生長量較小,為32 cm和38 cm,長富2號和玉華早富生長量較大,為60 cm和80 cm。
2.3.2" "品種抗寒性" "連續4年春季萌芽前測定各品種越冬抽條長度(表3),可以看出:喬化富士長富2號、延長紅、玉華早富及蜜脆抗寒能力較差,綠寶、短枝型品種煙富6號、成紀1號抗寒能力強,矮化中間砧寒富、禮富短富抗寒能力極強。其他品種都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
2.3.3" "生育時期與生長表現" "不同品種生育期表現差異很大。嘎拉系品種一般萌芽期3月25日至4月5日,初花期4月20—28日,落(終)花期4月28日至5月6日,10月中下旬落葉;富士系(除寒富)及綠寶品種一般萌芽期3月28日至4月8日,初花期4月22日至5月5日,落花期4月30日至5月8日,10月中旬落葉;蜜脆、寒富萌芽期4月1—8日,初花期4月26日至5月3日,落花期5月4—10日,落葉期11月上中旬,落葉最晚。
嘎拉系品種干性強,枝勢開張,發枝、成花能力強,葉片長而大,百葉重80~100 g;富士系品種干性較弱,枝勢較開張,發枝能力強,成花能力差,百葉重80~120 g;矮化寒富干性強,枝勢開張,發枝、成花能力強,葉片肥厚,百葉重180~200 g;綠寶干性弱,枝勢極開張,發枝能力差,成花能力強,葉片肥大厚,百葉重200~220 g。
2.3.4" "果實經濟性狀與產量表現" "2015—2016年,大苗栽植的品種和矮化中間砧寒富相繼結果,測定單株產量和平均單果質量(表4)表明:在志丹縣張渠村肥力瘠薄(有機質含量0.6%~0.7%)的沙壤土上,粉紅女士果個小,極易成花結果,晚熟,產量高;麗嘎、秦陽、紅蓋露為中型果,易成花結果,中熟,產量較高;長富、玉華早富、富士冠軍為中大型果,玉華早富早熟,長富、富士冠軍晚熟,較易成花結果,產量較高;蜜脆為大型果,不易成花結果,產量較低;寒富為中大型果,晚熟,因采取矮化中間砧栽培,易成花結果,產量高。
分別對參試的7個品種的果形指數、可溶性固形物及果實硬度進行測試,粉紅女士、長富2號色澤艷麗,果形端莊;粉紅女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低,口味獨特;蜜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較高,口感更好。寒富和粉紅女士果實硬度比較大,耐貯存。詳見表5。
3" "小結
3.1" "品種評價" "陜北山區氣候寒冷,果樹生育期相對較短,不同蘋果品種適應性差異較大。該試驗引進了30多個品種和砧木,主要完成了對18個品種的試驗觀測。在參試品種中:
1)來自遼寧的抗寒品種抗寒能力極強,幼樹期不需要采取埋土、纏干等防凍措施即可安全越冬,不但節省了果樹越冬防寒的人力、物力,而且樹勢強,短枝性狀明顯,果個大,品質好,是適合陜北寒冷山區極寒區域發展的優良晚熟富士品種。
2)玉華早富、紅將軍、弘前富士表現生長發育良好,果實膨大快,成熟早,是適合山地大面積發展的中熟骨干品種。
3)成紀1號、禮富短富成形快、掛果早、著色優良,適宜適度密植栽培,可作為山地富士優良著色系品種大面積發展。
4)綠寶長勢強,粉紅女士結果早、產量高、風味獨特,可作為加工品種在山地果區適量栽植。
5)延長紅、瑞陽、瑞雪及其他有希望的富士系優良著色品種引進較晚,正在試驗觀察中,暫不發表定論。
3.2" "栽培注意問題" "根據不同品種的生長發育特點,栽培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粉紅女士和嘎拉系品種易成花,要嚴格疏果定果,加強肥水管理,控制產量,防止樹體早衰。
2)富士系品種抗寒能力有限,1~3年幼樹在冬季極端低溫低于-22 ℃的年份即可發生抽條抽干,因此幼樹期要加強越冬保護,預防凍害。富士系品種在積溫不足、干旱和土壤肥力低的條件下表現萌芽率低、成枝力較強,枝條細長、成花較差,要注重拉枝環切促花,嚴格疏果定果,預防大小年。
3)寒富、綠寶抗寒能力極強,幼樹不需要保護,可以自然越冬,且均為大型果,產量高。其中,寒富品質較好,可在延安不適宜發展煙富系列品種的高寒區域(如志丹張渠、順寧北部,吳起周灣、鐵邊城等)栽植。
4)綠寶干性差、發枝能力弱,要注意扶干刻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