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到《什么是圖書館學》

2024-01-01 00:00:00張思瑤
圖書與情報 2024年5期

編者按:1944年,劉國鈞先生在艱苦卓絕的抗日烽火中成功創辦的國立西北圖書館,以“以書籍為公有而公用之”為發展理念、以“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為時代任務,雖經歷籌備、成立、撤銷、復館、改名等曲折的發展歷程,卻始終堅守“保存文獻、提高文化、促進學術”的辦館方針,發揮“國家兼具地方性之圖書館”之功能作用,發展成為“西北文化問題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設事業的參考中心,西北圖書教育的輔導中心”,為保存西北文化典籍、推動西北地區圖書館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1944年到2024年,從國立西北圖書館到甘肅省圖書館,80年篳路藍縷,八秩筑夢前行。紀念國立西北圖書館的創辦,致敬以劉國鈞為代表的老一輩圖書館學家,對我們譜寫新時代圖書館事業發展新篇章,仍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國立西北圖書館成立80周年暨劉國鈞先生誕辰125周年之際,甘肅省圖書館將于2024年11月13日舉辦以“追憶衡如篳路藍縷 薪火百年甘圖正春”為主題的紀念國立西北圖書館成立80周年學術研討會,并組織了征文活動。

本刊編輯部從征文中挑選、組織了本“紀念國立西北圖書館成立80周年”專題文章。既是紀念國立西北圖書館,亦希望賡續傳承再譜華章!

摘" "要:劉國鈞(衡如)先生著述等身,一生共發表了237篇有關圖書館學的“撰述”文章和“演說”文稿,但其中表達他對圖書館性質與功用的認識,以及對圖書館學理論體系思考的作品僅有5篇,分別是《近代圖書館之性質》(1919)、《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及功用》(1922)、《圖書館學要旨》(1934)、《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1957)和《圖書館學概論》(1957)。文章立足于這5篇代表性的圖書館學文章,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結合劉國鈞先生一生的圖書館學實踐,探究其圖書館學思想形成、發展和漸臻完善的理論脈絡。

關鍵詞:劉國鈞(衡如);國立西北圖書館;《近代圖書館之性質》;《什么是圖書館學》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4053

From The Nature of Modern Libraries to What is Library Science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Origins of Mr. Liu Kwoh-Chuin's Library Science Thought

Abstract Mr. Liu Kwoh-Chuin published a total of 237 articles and speeches on library science throughout his life, but only 5 of them expressed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libraries, as well as his thoughts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brary science. These works were The Nature of Modern Libraries(1919),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Modern Libraries(1922), The Essentials of Library Science (1934), What is Library Science (for Discussion) (1957), and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 (1957).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se five representative library science articles, taking them as a whole, and combining with Mr. Liu Kwoh-Chuin's lifelong library science practice,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his library science thought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gradual improvement.

Key words Liu Kwoh-Chuin(Liu Hengru); National Northwest Library; The Nature of Modern Libraries;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

劉國鈞先生,字衡如,1899年11月15日出生于江蘇南京,1980年6月27日因病去世,終年81歲。他自早年從中國哲學史研究轉向圖書館學研究之后,終其一生,獲得了“我國著名圖書館學家、圖書館事業家、教育家及中國書籍史、思想史研究學者”[1]的定評。近年來,關于他的圖書館學思想和實踐,持續有研究成果產出。

目前,研究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思想和實踐的成果,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注重對劉國鈞先生經典作品、思想的研讀、分析,并做經典化的闡釋[2-5];二是加強對劉國鈞先生在圖書館事業方面的實踐貢獻研究,尤其是進一步揭示了他在國立西北圖書館任職期間的成果[6-9];三是完善劉國鈞先生在圖書館工作方面的生平事跡,并追蹤了他圖書館學思想的延續情況[10-13]。通過對已有研究文獻和成果的調研,發現對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思想的研究成果較多,但有關先生圖書館學實踐的研究成果較少。

1" "問題的提出

將近兩年來的新研究成果納入整個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思想和實踐的研究版圖來看,相當一部分是依托劉國鈞先生自己的作品產生。2021年,一份新的目錄在之前相關目錄的基礎上問世[14]。顧燁青、吳稌年團隊貢獻了迄今最全面的《劉國鈞先生著譯系年目錄》,其中的“撰述演說”部分多年來一直是本領域研究的主要依托文獻。

根據這份目錄,除去哲學、文學等其他領域的作品,共有237篇作品屬于圖書館學,占總數的近70%[15]。對這些作品進行主題歸類后發現,研究方向主要為9類:圖書館性質及圖書館學理論;讀者教育;國際經驗;圖書分類、編目;工作報告;圖書館事業發展;圖書館教育;圖書館服務;中國書史。目前,本領域內的研究成果也基本對應這些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237篇“撰述”文章和“演說”文稿中,全面展現劉國鈞先生對圖書館性質、圖書館學理論體系思考的代表性作品,僅有5篇(見表1)。

上述5篇代表性作品,基本反映了劉國鈞先生一生的圖書館學思想脈絡。歷年來,已有一些成果對這5篇作品進行深入解讀[3-4,16-18],但似乎未有研究者將這5篇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思考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思想從產生到漸臻完善的過程,即劉國鈞先生是怎樣從一個哲學博士,逐步轉變成一位圖書館學大家,他的圖書館學思想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本文將對這5篇作品進行系統分析與解讀,結合對應時間段中,劉國鈞先生所進行的圖書館學實踐,條縷出其圖書館學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的源泉。

2" "從金陵大學圖書室勤工助學學生到職業圖書館員

1919年9月,劉國鈞先生發表《近代圖書館之性質》(以下簡稱《性質》)一文,是他研究圖書館學之肇始。這也是他在金陵大學求學期間發表的唯一一篇圖書館學文章。此時,劉國鈞先生還只是一名在金陵大學圖書室勤工助學的文科學生,未對圖書館有學術上的研究,因此這篇文章具有編譯性質,但該文的發表,“標志著中國近代圖書館學家正式投入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洪流中”[19]。

1922年,劉國鈞先生發表《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及功用》(以下簡稱《功用》),是《性質》的增補版[17]。與前文相比,內容敘述和觀點表述都有了進一步完善。

2.1" " 兩文內容對比

在《性質》中,劉國鈞先生認為“公共的性質,便是近代圖書館根本的特性”。在當時,少有人將圖書館的“公共性”明確指出,而劉國鈞先生雖然年輕,卻富有洞見[16]地提出了這一關鍵性問題。接著,他對圖書館的選址、分布、免費開放、教育性、館藏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在《功能》中,他認為藏書一事古今中外皆有,重點在“藏”;近代圖書館與藏書樓的最大區別在于“用”,即促人用書[20]。在此理念指導下,劉國鈞先生認為近代圖書館的特征可以用“自動”“社會化”與“平民化”三點概括。圖書館的價值,首推教育上的價值,其次是修養、社會和經濟的價值。但仔細閱讀文本,就能發現,后三點價值,其實仍然圍繞著“教育價值”的核心。他認為,圖書館的教育功用可通過作用于個人,進而延展至社會。個人的進步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圖書館則必然具有社會化和平民化的性質。

2.2" " 兩文的行文對比

與《功用》一文相比,《性質》一文稍顯稚嫩,對于圖書館實務工作較關注。《功用》一文顯得更凝練、成熟。

2.2.1" "《功用》比《性質》的語氣更客觀

劉國鈞先生在《性質》中對古代藏書樓和近代圖書館的不同進行了間接地表述:“圖書館專管收藏書籍的時代過了,收儲有用印刷物的時代到了。從前人以為收藏書籍的目的,是在保存古代的遺書,不是供給一般社會有研究學術的機會,所以都將書籍深扃固藏起來,叫做藏書樓,不容一般人和他接近”[21]。

而《功用》中則以更客觀的態度來談論“藏書之重要”,表達藏書樓和圖書館所處的時代差異:“藏書為保存古代文明之一方法。而在今日書籍浩繁之際,從事研究學術者不能悉行置備,則不能不有望于公共機關代為搜羅一切”[20]。

2.2.2" "《功用》比《性質》的表述更精準

《性質》認為古代藏書樓的“藏”,屬私家性質,但更多立足于我國情況,如后文中認為“我們中國的藏書地方,無論公家私家,都歡喜在那山林野壑”[21];并認為古代藏書樓只注重書籍,而不注重其他記載。

《功用》不僅追溯了我國的藏書史,也言明西方的藏書史,認為中、西古代藏書的共同點都是“藏”,更重“稀有之書,而不問其內容之價值”[20],表述比前文更精準。

2.2.3" "《功用》比《性質》的內容更全面

《性質》認為圖書館具有四個性質:公共的、易使人接近的、因時制宜和搜集有益出版物,基本都立足于圖書館的實務工作,作者進一步將這些性質總結為:“圖書館是平民的,不是貴族的;是社會的,不是個人的”[21],強調圖書館對學校教育的補充作用。

《功用》對圖書館的性質有更多了解和揭示:公立、自由閱覽、自由出入書庫、特設兒童閱覽部、與學校協作、支部和巡回圖書館、科學的管理和推廣運動,并進而將這些性質總結為:自動、社會化和平民化三項,比《性質》中的總結更加全面、凝練。在圖書館的價值方面,除補充學校教育外,更涉及成人修養(修養價值)、公民意識(社會價值)和經濟進步(經濟價值)[20],已不局限于圖書館對學校教育的補充,而強調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對終身教育的貢獻,強調教育的延續性。

除以上兩文中對應的部分外,在《功用》中,劉國鈞先生還談到圖書館協會(舉例了全美圖書館聯合會)、圖書館員專業化教育(舉例歐美情況)的問題[20]。

2.3" " 兩文的寫作背景對比

發表《性質》時,劉國鈞先生雖然已在金陵大學圖書室勤工助學近兩年,接觸到不少圖書館的相關知識,尤其是來自美國的圖書館知識和理念,也在服務讀者方面收獲了許多“感性認識”[22],但他對于圖書館學和圖書館事業來說,更像是熱心的局外人:意識到并宣傳圖書館的優點,但更多關注圖書館于教育上的價值[23]。

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劉國鈞先生跟隨洪有豐先生(1892年-1963年)參與了許多圖書館工作,如負責金陵大學干河沿校區主圖書室的晚間服務[24],繼而擔任金陵大學圖書室代理助理主任(Acting Assistant Librarian)[25];參與兒童圖書室服務,寫作并發表《兒童圖書館和兒童文學》一文,在金陵大學開辦的暑期學校講授兒童圖書館學課程[26]等,為寫作并發表《兒童圖書館和兒童文學》一文奠定基礎。

《功用》發表時,劉國鈞先生年滿23歲,從金陵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學位、留校圖書館工作已兩年,并開始了他在美國的留學生涯(主修哲學,并在威斯康星圖書館學校學習)。根據他在“少年中國學會”的相關經歷,可以發現他此時已將圖書館認定為自己終身從事的事業[27],并愿意為此專業在美國進行深造。

此時,距離《性質》發表已過去3年。在這期間,劉國鈞先生憑借圖書館工作者和金大圖書館管理者(之一)身份,積累了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因此能用更加專業的眼光看待近代圖書館的性質和功用,進而對近代圖書館的內涵有更深的領會。文中提到1872年美國圖書館聯合會成立對美國圖書館發展的有利影響[20],埋下了之后他積極參加中華圖書館協會工作,組建蘭州圖書館協會的種子。

《性質》與《功用》兩文,是劉國鈞先生在閱讀美國原版資料、參與金陵大學圖書館工作后,結合自己的觀察和中國的現實情況所完成的文章。《功用》較《性質》的提升之處在于:一是更清晰地區分了藏書樓與圖書館的差別;二是利用歸納和演繹法這種當時很新潮的方法來研究圖書館學[28]。

此處,有必要提及劉國鈞先生在美留學期間,立足于圖書館學專業學習和業務實踐[29]所撰寫的《美國公共圖書館概況》一文,該文有助于理解為何《功用》對于圖書館事業有更高、更全面地認識。

2.4" " 體驗美國公共圖書館:《美國公共圖書館概況》

1923年,劉國鈞先生留美期間,于《新教育》第七卷第一期上發表了《美國公共圖書館概況》。文中認為美國公共圖書館精神的核心,是認可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教育制度和系統的一部分,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它不僅提升學術,也普及教育。文章的最后,劉國鈞先生指出公共圖書館之所以是近代圖書館運動最突出的成果,是因為其“以用書為目的,以誘導為方法,以養成社會上人人讀書之習慣為指歸”[30]。

文章還具體介紹了當時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數量、類別、使用情況、經費、組織與事務、館員及養成等。其中談到接受專門的圖書館學教育,是影響館員薪資水平的重要因素,并列舉了當時美國主要的圖書館學校。

《美國公共圖書館概況》是劉國鈞先生親眼目睹了美國的圖書館界情況,學習了相關的知識,甚至進行了一些美國圖書館實踐[31]后的作品。作為當時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經歷使劉國鈞先生的圖書館認知產生了質的飛躍:他不僅親眼見到了公共圖書館的運作,還體驗其中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從而認識到圖書館給社會發展、人民進步所帶來的巨大推力,并相信這種變化也能在中國實現[29]。

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專業學習,劉國鈞先生對圖書館性質和功用的認識,脫離了單純的實務層面,上升到了更高的,塑造民眾和國家的層面上[30],于是他對中國圖書館事業的未來,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期待。劉國鈞先生撰寫的這些文章,對宣傳和倡導近代圖書館的性質和功用,推動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32]。

3" "從職業圖書館員到圖書館事業專家

1934年4月,劉國鈞先生于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圖書館學要旨》一書。該書被認為是他“四要素說”的闡述。

3.1" " 《圖書館學要旨》內容概述

《圖書館學要旨》是劉國鈞先生第一部有關圖書館學的理論性撰著。該書作為《中華百科叢書》之一,由舒新城(1893年-1960年)策劃,旨在為當時的中學生與“失學青年”[33],提供一套課外讀物和自修教材。因此,《圖書館學要旨》“完全為未受過圖書館訓練者說法”[34]。

該書實際完成于1931年春季,但由于排印較長,直到1934年才正式出版[34]。在“例言”中,劉國鈞先生寫明這本書的重點和目的是講明白圖書館學的原理,同時“想特別說明圖書館的目的在于圖書的運用”。運用圖書,這個認知多年來一以貫之,說明他始終認為“用書”是圖書館功能的核心——“用種種方法以謀使用圖書的便利”[35]。

全書內容共有八章,另有附錄《中文圖書編目片之格式》和中文名詞、西文名詞兩份索引。八章內容中,第一章主要講圖書館學的意義與范圍,第二章開始主要介紹圖書館運營過程中的各項基本工作,包括參考工作、閱覽與推廣工作、分類和編目工作、選購和登錄工作、設備選擇與建筑要求以及管理工作。

為了講明白圖書館學的基本原理,劉國鈞先生選擇將圖書館學分成四個方面,即“(一)圖書,(二)人員,(三)設備,(四)方法”[35]。因此,許多研究認為此書是他“要素說”理論的完善(與《兒童圖書館和兒童文學》一文相比)。雖然,近來學界已逐漸認可不應只以“要素說”來簡單化劉國鈞先生的圖書館學思想,但《圖書館學要旨》是他圖書館學思想的體系化展現,應無疑義。

3.2" " 《圖書館學要旨》出版的時代背景

出版《圖書館學要旨》時,劉先生35歲,距他發表《功用》一文已過去了12年。這12年,正是圖書館學理論中國化和理念、方法等本土實踐的重要時段,也是我國圖書館發展機遇與困難并存的時段。

“新圖書館運動”給圖書館發展帶來了諸多促進,據中華圖書館協會的統計,1925年時,全國共有502所圖書館,其中公共圖書館的數量略超過一半(51.6%),但地區發展非常不平衡:“陜西、浙江、江蘇等省省立圖書館規模較大,藏書較豐富。但西北地區有些圖書館仍未成立。”學校圖書館數量僅次于公共圖書館,其中國立大學的圖書館經費較多,發展較好;私立大學圖書館發展不如國立大學,而教會大學圖書館普遍成立較早,“重視管理工作的改進”,比較著名的如金陵大學圖書館和武昌文華大學圖書館等。[36]此時,國內圖書館已逐漸由“藏”向“用”轉變,并以向美國圖書館事業學習為主,開始意識到圖書館專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1931年時,全國圖書館的數量增加到1620所,比6年前增長兩倍多。西北部分地區的公共圖書館也逐漸建立起來,各類型圖書館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其中,由于教育的進步,學校圖書館獲得了較大發展,體現在藏書量增長、開展多元服務方面。但學校圖書館的發展并不均衡,與公立圖書館相比仍然發展較慢、發展水平較低[36]。

這一時期,留學海外的我國“第一代圖書館學人”[37]紛紛歸國,如杜定友、洪有豐、戴志騫、袁同禮、劉國鈞、李小緣等,他們在“新圖書館運動”的持續影響下,成立中華圖書館協會,并將自己的專業訓練付諸實踐,在我國近代圖書館事業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總體說來,1925年-1934年,是抗戰前“圖書館事業發展較快”[36]的時期。由于圖書館數量增長、實踐深入和發展不均衡的情況,圖書館界對人員和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大。這樣的外部環境,讓劉國鈞先生得以在圖書館學理論和實踐方面,利用自己的所學和實踐,貢獻獨特的力量,也促進他在撰寫《圖書館學要旨》時,著力講明圖書館學的原理,推廣圖書館學,也為圖書館事業吸引后備人才。

3.3" " 《圖書館學要旨》出版的實踐準備

1925年取得博士學位后,劉國鈞先生于當年7月-8月間返回國內[31]。臨回國前,他受剛成立的中華圖書館協會之托,出席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38]。回國后,他一面回到金陵大學圖書館工作,并兼任文學院教授,講授哲學課程;另一面也通過中華圖書館協會的平臺,更多地參與到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中,包括在協會中擔任職務、承擔工作,主編《圖書館學季刊》等。1927年起,他開始擔任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39]。

3.3.1" "參與中華圖書館協會的工作,主編《圖書館學季刊》

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之初,劉國鈞先生便擔任職務,先后做過圖書館教育委員會委員,出版委員會主任,執行部副部長、執行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分類委員會主席,索引委員會委員,編纂委員會委員,《圖書館學季刊》編輯部主任/主席[40],審定杜威分類法關于中國細目委員會委員、編目委員會委員等。

1926年,作為主編的劉國鈞先生,在《圖書館學季刊》(Library Science Quarterly)的“本刊宗旨及范圍”中寫明該刊的目的和作用:“本新圖書館運動之原則,一方面參酌歐美之成規,一方面稽考我先民對斯學之貢獻,以期形成一種合于中國國情的圖書館學”[41],表明了他對本國文化的重視,以及對建立中國的圖書館學的愿望,這也是他一貫的“對于圖書館學的總的態度”[42]。

《圖書館學季刊》作為當時國內三大圖書館學專業期刊之一,促進了當時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學術環境[40]。自1926年3月創刊起,刊物發表文章的主題集中在:圖書館學及圖書館問題的提出及解決、圖書館宣傳與組織的知識、目錄學研究、參考書目和圖書館相關學術等方面,并與中華圖書館協會探討的發展重點主題呼應[40]。

在作者群方面,《圖書館學季刊》匯集了當時圖書館界有影響的圖書館專家、學者。同時,還開辟了“書目”“書評”“紀載”“時論撮要”等欄目,采擷國內外圖書館學發展的重要學術成果和實踐進展。

劉國鈞先生在中華圖書館協會中所承擔的職務和擔負的責任,使他超脫了僅僅作為一名圖書館館長的視角,能夠看到中國圖書館界當時所面臨的問題,這也是作為一本專業學術期刊的主編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成為今后出版《圖書館學要旨》,接管《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編輯工作的基礎。

3.3.2" "在金陵大學圖書館的實務工作

擔任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期間,劉國鈞先生大力增益館藏文獻資源、促進館員的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促建金陵大學圖書館新館、研發促進圖書館工作和使用的方法,努力提升金陵大學圖書館在校內乃至全國圖書館界的地位。

(1)著力增益金陵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

1922年-1925年留學期間,劉國鈞先生還承擔著為金陵大學圖書館購書的工作[43]。1931年,劉國鈞先生組織對金陵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資源進行了一次整體的整理和調查,前次調查是1925年。在這6年中,金大圖書館的館藏文獻量幾乎翻了一番(1920年-1930年劉國鈞先生在北平)。

然而,隨著時局動蕩和圖書館經費的減少,金陵大學圖書館中文書籍的增長量逐年減少。為此,劉國鈞先生通過與其他相關單位進行交換、接受文獻捐贈等方式努力豐富館藏文獻資源,支持和建立發展特藏,且積極向校外讀者提供文獻服務。

(2)促進館員的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

在早期的文章中,劉國鈞先生就已經關注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對于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性。1927年,金陵大學文科成立圖書館學系,劉國鈞先生即擔任該系教授[44];1930年劉國鈞先生由北平回到金陵大學后,擔任圖書館學組的目錄學教授,也是該組唯一的一位教授[45]。他創制的《中國圖書分類法》和其出版的《圖書館學要旨》,都作為當時圖書館學專業培養所用的教材,為我國早期圖書館學教材的本土化和教育的本土化做出貢獻[46]。1931年上半年,金陵大學圖書館學系的同學組織了“圖書館學會”,聘請劉國鈞先生擔任顧問,從而能夠到各大圖書館參觀學習[45]。不僅如此,劉國鈞先生也很重視擴大學生的學術視野,特將《圖書館學季刊》的“時論撮要”欄目交給圖書館學會負責[47]。

劉國鈞先生在為本校圖書館學系和圖書館學專修科的設立和發展殫精竭慮時,也積極促進全國圖書館專業教育的發展。1928年,在《圖書館事業的進行步驟》和《請規定全國圖書館發展步驟大綱案》中,他呼吁國家重視培養和發展圖書館專業人才,以為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儲備人才。為了應對圖書館學專業人才有限,無法滿足社會上其他圖書館服務需求的情況,他所在的金陵大學圖書館,還接受館外人員培訓,并派遣本館館員前往他館提供專業指導和援助[23]。1929年,他擔任中華圖書館協會圖書館教育委員會委員。1933年,他參與提交了《請協會建議行政院及教育部指撥的款于北平設立圖書館專科學校案》①,經修正后決議通過[48]。

(3)促建金陵大學圖書館新館建設

金陵大學圖書館很早就面臨館藏空間的壓力,最早在1924年就提出要建造一所新的圖書館[49]。1931年時,校長陳裕光(1893年-1989年)在《金陵大學校刊》上提到國民政府愿意捐助30萬元來建筑新圖書館。計劃從1924年提出,至1931年國民政府同意撥款,到1934年新圖書館建設終于有所進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劉國鈞先生作為圖書館館長,屢次在圖書館的《年度工作報告》中呼吁校方建造新的圖書館,并在呼吁未獲得校方同意時,努力優化空間,以緩解書庫藏書和師生閱覽空間的壓力[50]。

然而,國民政府承諾的撥款因為戰爭延遲兌付,直到1936年3月,才從劉國鈞先生的《圖書館報告》中看到圖書館新館動工的消息。可惜抗戰火起,金大西遷,1943年劉國鈞先生又奉命前往蘭州籌建國立西北圖書館,以致于他并未真正使用過他努力促建的新圖書館[51]。

在促建新館的過程中,劉國鈞先生集中關注了有關圖書館建筑、設備的資料,這些內容體現在《圖書館學季刊》的編輯中,他先后轉載了《近來之大學圖書館建筑》(1929年)《圖書館中光線問題》《新建筑一束》《圖書館設計中之剛性與彈性》(1932年)等。

(4)提升圖書館工作方法和效能

促進圖書館工作的方法,指改善圖書館工作習慣、提升圖書館工作效能方面的實踐,如圖書分類、編目方面的實踐以及籌備、參與中華圖書館協會年會等。早在1917年,金陵大學圖書館就已經面臨圖書分類的問題,至遲在1918年,劉國鈞先生就已經在洪有豐先生的指導下參與到圖書分類的工作中[24],由此,他赴美留學期間才會對分類等實際工作尤為關注。

自1925年起,金陵大學圖書館就在進行圖書重新分類和編目工作。其實這時就已經使用劉國鈞先生的圖書分類方法[52]。1926年底,《(金陵大學)中國圖書分類法》的油印試用本面世,該方法不僅在金陵大學圖書館進行推廣,也在河南省立圖書館等三四家圖書館試用[29,44]。1928年秋季,金陵大學圖書館將《(金陵大學)中國圖書分類法》的油印本相繼贈閱國內40多家通俗教育館。1929年劉國鈞先生的《中國圖書分類法》正式出版。

圖書編目方面,金陵大學圖書館在劉國鈞先生前往北平之前,所使用的編目方式就已顯示出《中文圖書編目條例草案》的雛形[53]。他自北平回來后,《中文圖書編目條例草案》也在館內得到了更廣泛地應用。校外人士來金陵大學圖書館參觀時,最關注的便是圖書分類和編目工作,常常會申請帶走一些卡片回去作為樣例學習[54]。

劉國鈞先生擔任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期間,還著手精簡、優化圖書館部門設置,籌備、參與中華圖書館協會年會,主編《圖書館學季刊》和《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為提升圖書館工作效率做出了很大貢獻。

在促進圖書館使用方法方面,劉國鈞先生積極推動金陵大學圖書館參考書目的編輯和出版,如1932年推出《金陵大學圖書館方志書目》(The Catalogue of the Gazetteers or local histories in the Library),定期油印館藏期刊目錄等[23];他還重視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并以此為主題進行演講,撰寫、翻譯,積極利用金陵大學校刊宣傳圖書館的服務和進展[54];在金陵大學西遷成都后的艱苦環境中,他帶領全館既做好面向師生的服務,也開展社會服務,促進國民教育[23]。

3.4" " 《圖書館學要旨》:圖書館學思想的體系化

在《性質》和《功用》兩文中,都沒有特別涉及圖書館的“要素”問題。與“要素”有關的研究,來自于劉國鈞先生23歲時發表的《兒童圖書館和兒童文學》(1922)一文。文中認為“一個完善的兒童圖書館必定要有三種要素:合法的設備、適宜的管理員和正當的書籍。三樣之中,尤以書籍最為重要”[55]。這被看作是他“要素說”的雛形,顯示出劉國鈞先生將圖書館與哲學相結合開展研究的趨勢。1934年,劉國鈞先生出版了《圖書館學要旨》,將“三要素”發展為“四要素”。

《性質》和《功用》兩文,雖然都認為圖書館的意義是促人用書,但總體來說,是把圖書館看成輔助教育的服務機關。到了《圖書館學要旨》,圖書館的意義和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圖書館是教育的利器”[35]。但本書對圖書館學意義的認知,更多停留在實踐層面,如認為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組織法、管理法和使用法的學科。

從章節的安排來看,《圖書館學要旨》的內容由淺入深。對于“完全未受過圖書館訓練者”先了解圖書館學的意義和范圍,然后通過參考書與閱覽、推廣進行學習,因此這些內容安排在前三章,從第四章“圖書的分類”開始,內容逐漸走向專深。

該書一方面是向社會讀者介紹、講解和宣傳圖書館學,希望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從而去尋找更專業的圖書館書籍學習[35];另一方面,也是他1917年進入圖書館領域以來,對自己圖書館學理論和實踐階段性總結的“心得之作”[44],他指出:“現代圖書館是自動的非被動的,使用的而非保存的,民眾的而非貴族的,社會化的而非個人的”[35],也是對《性質》《功用》兩文的完善與升華。

“四要素”,即“圖書、人員、設備、方法。”這樣的分析得益于劉國鈞先生的哲學學科背景[56]。哲學訓練使他對事物間的聯系非常敏感,能有效分析影響事物發展的各個不同因素[57],但他也始終重視事物的整體性,避免要素之間的割裂。吳稌年認為,“要素說”的經典在于利用哲學學科的要素分析方法,將抽象的“圖書館”具象為物質和本體,明確了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從而使探究圖書館的本原成為了可能,進而“形成了一種學問體系”,回答了“圖書館學是什么”這個理論上的“元問題”[58]。

“四要素”比“三要素”增加了“方法”,要素順序有所調整。雖只是文字的增減和調換,其間所包含的是劉國鈞先生12年的光陰和實踐,既體現了他從圖書館館員到圖書館事業專家的身份轉變,也體現了“要素說”從割裂轉向融合體系的進化過程。

劉國鈞先生“四要素說”的形成受到杜定友先生后期“三要素說”的影響[59]。在此基礎之上,他進一步論述了“四要素”協同發展的關系,明確了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分別研究這四種要素便成為各種專門學問”[35]),形成了一個各部分較為平衡的圖書館組織和建設體系。

但此時,劉國鈞先生論述的仍然是圖書館的組織建設要素,并未將讀者包含在這個體系之內。雖然過往成果中,他都強調要注意讀者的不同需求:年齡、性別、地域、職業、讀書習慣等,但他還是更多地強調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性,尚未真正意識到讀者對圖書館有機生長的重要意義,這種情況到1957年《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寫成后才有所改變。

4" "從圖書館事業專家到圖書館學家

1957年1月,劉國鈞先生發表《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不久又更深入地講述了《圖書館學概論》。此時他58歲,距《圖書館學要旨》出版已有23年。期間他離開了摯愛的金陵大學,也結束了8年在西北耕耘圖書館事業的生涯,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執教6年。

4.1" " 《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和《圖書館學概論》內容概述

有研究認為《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的發表,是劉國鈞先生“四要素說”到“五要素說”的發展。“五要素”指圖書、讀者、領導和干部、建筑與設備和工作方法。該文開宗明義,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是“圖書館事業及其各個組成要素”,表明“要素”誠然是圖書館學研究的內容,但重要的是立足于整個圖書館事業。除了要素以外,還包括圖書館的“發展過程”和“在人類歷史的作用”,[60]綜合體現了點-線-面、層層遞進的研究視野。

除介紹圖書館事業及其各要素所涉及的基本內容外,劉國鈞先生進一步探討、分析了研究圖書館學的原因,并從哲學高度反駁了對圖書館學科學性質疑的聲音,為我國圖書館學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即從單個圖書館的研究擴展到整個圖書館事業[61],使他的圖書館學思想得到升華。

《圖書館學概論》是劉國鈞先生1957年2月27日在北京圖書館訓練班進行的演講,具體內容包括圖書館學研究的對象、任務、方法和科學性,強調“圖書館學是一門科學”[62],并進一步闡釋圖書館的意義、作用和工作內容,又結合實踐探討圖書館學的內容及分科,最后討論圖書館學與圖書館實踐的關系。由于該演講在時間上和《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一文非常靠近,所以在思想認識上基本保持一致。

4.2" " 《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的寫作背景[19]

1935年-1957年,是中國圖書館學受創和恢復的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雖然圖書館事業發展受到國家重視,但由于戰爭影響,圖書館事業大傷元氣;在恢復發展的過程中,圖書館工作也需要適應新的理念和要求。

建國初期,圖書館接受人民政府的接管與維持,有計劃地進行清點與改造工作。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圖書館處組織了一次全國圖書館事業調查工作,發現全國各類圖書館只有391所(不包括未列入調查表的中學圖書館),不到1931年調查數量的1/4,并且分布和業務發展情況很不均衡。

隨著圖書館事業的恢復與發展,國家對圖書館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1956年7月,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圖書館工作會議;9月,國務院科學委員會下設圖書小組;12月,在南京圖書館召開了第一屆“圖書館學科學討論會”;在《1956-1957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草案(初稿)》中,將圖書館學列入其中。

為更好地開展讀者服務、參考咨詢等相關工作,亟需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進行管理,因此圖書分類、編目成為了此時圖書館業務工作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因國際形勢的變化,過往深受美式、歐式影響的圖書館工作方法逐漸向蘇聯模式轉變。

事業的發展也不斷要求圖書館學理論的進步,因此,這一時期也是圖書館學的研究高峰。我國現代圖書館的發展歷程較短,步入新時代,國家對圖書館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圖書館工作是為科學研究服務[63]等,但仍有不少人認為圖書館只是一個提供服務的輔助性機構,質疑圖書館學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雖然自民國時,就已有諸多專家探討過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方法等相關問題,圖書館專業培養中,也將這些問題作為學生入門的專業基礎課。但在新時代,這個舊問題仍然被擺在了面前,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此外,圖書館學作為一門科學,要解決“圖書館為誰服務”的問題[19]。在新的歷史時期,圖書館學是要“接著講”還是“換著講”的問題[64]。在這樣的背景下,劉國鈞先生撰寫了《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并在一個月后的北京圖書館訓練班上進行了題為《圖書館學概論》的演講,內容融合了新時代下,國家和人民對圖書館的要求,也囊括了我國自古以來的知識傳統,和民國以來合理的研究范式[64],闡述他對圖書館學長期而持續的思考。然而,受彼時多方因素影響,該文發表后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4.3" " 《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和《圖書館學概論》的實踐支撐

1937年11月18日,金陵大學管理委員會投票通過了西遷成都的決定,第一批人員和物資于24日出發。1938年3月,該校在成都復課,期間劉國鈞先生帶領圖書館同仁幾乎白手起家再次建立起金陵大學圖書館。

(1)在西南、西北地區為保存文化、開發民智的圖書館學實踐

金陵大學西遷成都之后,圖書館借用華西協和大學的部分區域開展服務,在館長劉國鈞先生的領導下,積極充實館藏文獻并有序管理,在基本服務之余還發展戰時特藏、開展社會服務,宣傳圖書館對于保存歷史、地理等文化資料,進行民眾動員、凝聚救國之心的重要性[23]。

20世紀20年代初,我國西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愈顯重要,因此對該地區進行開發和建設就越來越受到當時社會的關注和重視[65]。到了20世紀40年代,國民政府遷居西南,西北地區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的背景下,作為文化教育事業的代表,國立西北圖書館的籌備和建設就提上了日程[66]。1943年夏,劉國鈞先生奉命前往蘭州籌建國立西北圖書館,從此離開了他熱愛的金陵大學,也基本放棄了他曾經心愛的哲學研究,轉向了圖書館學研究[23]。

籌備國立西北圖書館伊始,劉國鈞先生便立志要將該館建設成為“西北文化問題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設事業的參考中心,西北圖書教育的輔導中心”[67]。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努力推行“中西結合的近代圖書館辦館思想”,大力推進館藏文獻建設,[65]并首次提出“西北地方文獻”的概念[68],促進西北地區圖書館工作的專業化進程;積極開展文獻服務,開展參考工作;宣傳推廣圖書館,“將圖書館的活動融入社會”[65];促進圖書館專業人才的培養,牽頭組建“蘭州市圖書館協會”……劉國鈞先生在蘭州只有短短8年時間,但他努力破除當地不符合近代圖書館發展的辦館陋習,為西北地區文獻保存工作的開展和文化建設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劉國鈞先生奉命前往蘭州籌建國立西北圖書館之前,除在美國部分圖書館實習,以及1929年-1930年間在國立北平圖書館擔任編纂部主任外,并無過多公共圖書館的辦館經驗,創辦并維持國立西北圖書館的經歷,使他從過往服務師生、提升學術的大學圖書館思維轉向了保存文化、開發民智的國立圖書館,這一轉變更加充實了他對整個圖書館學和圖書館事業的認識和思考。

(2)執教北大,升華中國圖書館學理論體系

1951年2月,國家教育部準備將北京大學圖書館學專修科擴充為圖書館學系,并以王重民(1903年-1975年)為召集人,成立課程改革小組。當時仍在蘭州工作的劉國鈞先生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并被推選為小組成員之一。之后,劉國鈞先生為北大圖書館學系的課程改革提供了許多建議,并在該年8月22日的圖書館學系暑假第一次會議上代理系主任一職[69],1958年起正式擔任該系主任。

在此期間,劉國鈞先生努力推動圖書館學的教學實踐,相繼開設了圖書館學概論、圖書編目法、圖書分類法[70]、圖書館目錄、中國書史、中國圖書館事業史、西方圖書分類法介紹等課程[71],并為課程編寫講義。教學中,他仍然重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曾帶領學生在當時的北京圖書館實習兩個月。他也重視圖書館員的職業教育,在翻譯蘇聯相關的圖書館學作品外,還堅持每周末到北京圖書館擔任顧問,解答館員在編目工作中遇到的問題[72]。1956年4月,《圖書館工作》第2期開始連載“圖書館員基本業務知識講話”專欄,劉國鈞先生撰寫了“開場白”,表明專欄文章著眼于圖書館工作方法及其背后的驅動原因,希望能促進廣大館員總結經驗,“進而達到不斷深入研究的目的”[19]。

新中國成立后,為發展新時代背景和政治體制下的圖書館學和圖書館事業,迫切需要新的圖書分類和編目方法。劉國鈞先生在相關課程的教學之外,十分關注中外的圖書分類、編目進展,撰寫了多篇作品,并翻譯蘇聯圖書館領域有關圖書分類、編目的文章,使自己的分類、編目理論不斷符合國家和時代新的要求。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劉國鈞先生相繼完成了《“馬爾克”計劃簡介——兼論圖書館引進電子計算機問題》《馬爾克款式說明書資料匯釋》《用電子計算機編制目錄的幾個問題》,為我國圖書館工作走向自動化打開了新的大門。

劉國鈞先生任教北京大學以后,還有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國書史。早在1927年金陵大學圖書館學系的課程設置中,他就已經講授“書史學”課程[1],但直到任教北大圖書館學系以后,他才將書史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不僅承擔著“中國書史”課程的教學[73],也發表、編撰了一批相關圖書,其中《中國書的故事》相繼被翻譯為英語、日語、阿拉伯語等出版,影響廣泛。

4.4" " 《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和《圖書館學概論》的重要意義

《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一文,包括一個月后的演講——《圖書館學概論》,充分展現了劉國鈞先生此時對于圖書館學的思考。這篇文章也被認為是“五要素說”的確立。與1934年的《圖書館學要旨》相比,23年后的這份圖書館學理論思考更加完善,他不僅將理論體系擴展至中國的圖書館事業發展,還將“讀者”納入其中,并與“圖書”“領導和干部”“建筑”“設備”一起發展成“五要素”,既符合時代的需要,也體現了圖書館事業的研究和發展方向。

自1919年發表《性質》起,劉國鈞先生開始關注讀者,但一直將讀者放在客體的位置上,認為圖書館應該研究讀者,從而服務好讀者。但到了1957年的《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劉國鈞先生終于將“讀者”納入了整個圖書館事業中,提升了讀者的主體地位,回答了圖書館為誰服務的問題,體現了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富有生命力的互動關系,彼此間有了信息和能量的流轉。然而,“五要素”受時代的影響,將之前的“人員”改成“領導和干部”,相對弱化了館員的主觀能動性。

另外,《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與《圖書館學要旨》相比,還有一項重大的不同,即強調了圖書館學作為一門科學的無可置疑的地位,而《圖書館學要旨》則是寫給有志于圖書館事業,想要學習圖書館學的人群,因此不涉及到確立圖書館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必要性。

在《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中,劉國鈞先生認為一切科學,包括圖書館學,“在其發展上都是先經過一段描寫經驗、分析經驗的時期,而后進到系統化、理性化的階段”[60],這個思考體現出劉國鈞先生的哲學素養,也鼓勵圖書館學界和業界要直視問題、接受現實,共同促進圖書館學這門年輕的學科不斷成長。雖然是“供討論用”,但通過此文,劉國鈞先生的圖書館學思想理論體系不斷趨向成熟,他也因此真正成為了一名圖書館學家,成為了中國圖書館學界“里程碑式的學者……對于中國圖書館事業及圖書館學研究的貢獻,在20世紀的中國圖書館界,可說是無出其右者”[74]。時移世易,圖書館學的理論和實踐已有了長足發展,工作的方法和應用的技術也獲得了巨大飛躍;圖書館除了為讀者提供文獻資源外,空間價值也日益顯著;圖書館學人才的培養也愈發精細……這些發展,與《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展現出該文持久而深遠的影響,是圖書館學當之無愧的經典文獻,正如北京大學王子舟教授所言,每一個“科班出身”的圖書館學本科畢業生,都應該讀過這篇文章[75],足見其學術價值。

5" "結語

回首劉國鈞先生的圖書館學生涯,從1919年發表《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到3年后發表《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及功用》,到12年后出版《圖書館學要旨》,再到23年后寫下《什么是圖書館學(供討論用)》一文,并發表《圖書館學概論》的演講,展現了他從一個哲學學生,憑借對教育的熱情和對建立中國圖書館事業和圖書館學理論體系的使命感,最終成長為對我國圖書館學理論和事業發展影響至深的圖書館學家的心路歷程。

這5篇代表性作品的背后,蘊含著劉國鈞先生豐富的圖書館實踐。一方面展現了他如何依托哲學基礎,立足于豐富的圖書館實踐,提出并不斷完善他的圖書館學理論,以符合中國國情的圖書館學學科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他的思想理論如何在圖書館事業實踐中發揮作用,不僅提升圖書館的工作效率,也指引、促進讀者使用圖書館,繼而充實我國圖書館學的理論體系。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劉國鈞全集》編纂”(項目編號:20amp;ZD331)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4-09-21;責任編輯:劉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成人午夜天|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区欧美区| 99re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99热最新网址|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欧美日韩动态图|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色|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AV毛片|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看a毛片|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伊人中文网|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婷婷色中文|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国产香蕉在线|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婷五月综合|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爽爽视频| 毛片手机在线看| 亚洲天堂啪啪| 性色一区| av性天堂网| 国产黄色免费看|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v天堂中文在线| 欧美a在线看|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国产二级毛片| 国产精品浪潮Av|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黄色片|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