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黃芪籽蜂是一類為害黃芪(Astragalus)種子的主要害蟲,對黃芪種子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明確黃芪籽蜂在山西省黃芪不同種植區的發生危害特點及發生規律,為該蟲的預測預報以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試驗于2021年和2022年在山西省不同地Ⅸ對黃芪籽蜂的發生種類、危害情況及田間發生規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山西省發生的黃苠籽蜂包括黃芪種子小蜂(Bruchophagus huonchili)、內蒙黃芪籽蜂(B.mongolicus)、圓腹黃芪籽蜂(B.cirivenZnous)、北京黃芪籽蜂(B.bezjingensis)、擬京黃芪籽蜂(B.pseudobei jingenszs)及黃芪種子金小峰(Habrocytus huonchei)共6種,但不同種植區發生的優勢種存在一定的差異,太谷區和渾源縣的優勢種為黃芪種子小蜂,五寨縣的優勢種為黃芪種子金小蜂;且不同種植區黃芪種莢和種子的被害率不同,其中渾源縣的種美和種子的被害率最高,分別為65.93%和41.36%。此外,田間調查結果發現,黃芪不同種植Dlt;黃芪籽蜂發生期存在一定差異,晉中太谷K黃芪籽蜂發生期較五寨縣和渾源縣早,表明隨緯度增加,危害時間向后推遲,山西省黃芪籽蜂從5月中下旬開始發生可持續到8月上中旬,但不同地區發生高峰期不同。
關鍵詞:黃芪籽蜂;黃芪;優勢種;田間發生規律;山西省
中圖分類號:S435.6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481(2024)03-0123-06
黃芪(Asiragalus)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也被稱為綿芪、綿黃芪,常以其根干燥切片入藥。黃芪不僅是我國重要的醫療保健中藥,而且在保健食品、藥膳、畜禽養殖業中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由黃芪加工生產的中藥產品達200余種。近年來,隨著黃芪藥用價值不斷開發,黃芪需求量日益增長,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黃芪栽培技術和品種單一等問題導致的病蟲害逐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