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邯鄲市出臺了《邯鄲市農業農村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生產技術、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等目標。這足以表明當地對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大豆和玉米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對于提高糧食產量和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農業技術推廣作用為入手點,分析了大豆和玉米栽培技術要點,以期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1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
1.1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
通過農業技術推廣,農民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學、高效的農業栽培技術,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例如在種植大豆時,合理施肥、控制病蟲害、科學排水等措施能夠有效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
1.2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是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科學種植方法和技術手段不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推廣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過科學種植方法,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提高土地肥力和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其次,農業技術推廣可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通過科學種植方法和生態農業技術手段,可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生物多樣性,降低農業對環境的污染。
1.3增加農民收入
農業技術推廣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通過科學種植方法,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使農民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例如,在玉米種植中,采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可以顯著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
1.4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
現代化農業生產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式,而農業技術推廣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引進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如高效節水灌溉、無人機遙感監測等,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農業技術推廣可以提高農民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2大豆栽培技術要點
2.1科學選種
選種是大豆生產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大豆選種需要根據地域氣候、土壤條件、品種特性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氣候方面,不同大豆品種對氣溫、光照和降水的適應性有所不同,要選擇當地適宜的大豆品種進行種植。例如,北方地區寒冷干燥,適合種植早熟、抗旱性強的大豆品種。大豆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不同品種對不同土壤類型的適應性也有所不同。例如,沙質土壤透氣性好,適合種植根系發達的大豆品種;粘土質地土壤則不適合根系發達大豆生長。最后,在品種特性方面,大豆品種生長周期、產量、品質等特性都不同,在選種時,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品種。例如在邯鄲市,推薦種植具有高產、抗病、耐旱、適應性強的黃豆品種,如“邯豆13、石豆936”等。
2.2重迎茬大豆防治
由于重迎茬種植容易導致土壤病原菌增加和土壤肥力下降,進而影響大豆產量和品質,因此,需要加強重迎茬大豆防治工作。據統計,2019年邯鄲市重迎茬大豆種植面積達到了10萬畝以上,其中約有70%大豆產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加強重迎茬大豆防治工作,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比如通過合理輪作,將大豆與其他作物輪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養分,降低土壤病蟲害發生,從而減少茬次連作帶來的不良影響,將大豆與小麥、玉米、豆類等作物輪作,能夠達到合理利用土壤的目的。因為茬次連作會導致土壤養分的流失和土壤酸化,因此,可以采用土壤改良的方法來提高土壤肥力,常見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用有機肥、石灰等,以調節土壤酸堿度,增加土壤養分,促進大豆生長發育。此外,茬次連作容易導致土壤中病菌、蟲害增多,在種植大豆前可以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在生長期間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減少病蟲害發生。
2.3花莢脫落防治
花莢脫落通常由于生長過程中缺乏養分、氣候惡劣或病蟲害等多種因素引起,為了防治花莢脫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強田間管理、選用抗倒性較好的品種、病蟲害防治等。此外,化學防治也是一種有效手段,目前,市場上有許多用于防治花莢脫落的農藥,例如多效唑等。在使用農藥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劑和劑量,并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和不當使用,也應注意防范農藥殘留問題,避免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影響。
3玉米栽培的技術要點
3.1科學選種
科學選種是保證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環節。在種子購置后,應首先測試其發芽率,一般要求標準值大于90%。購買種子時也要注意看其外形,飽滿、粒大的種子是首選。對于種子處理,可以采用藥劑拌種的方式來防治病蟲害,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生長速度。應根據具體蟲害情況來確定防治藥劑,常用的藥劑包括氯氰菊酯、多菌靈、硫酸鋅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應遵循安全、環保的原則,不能過量使用。此外,種子保存也非常重要,應保持干燥、通風、避光的環境,避免發霉和蟲害發生??茖W選種和合理處理種子不僅可以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還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率,為玉米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
3.2田間管理
一般來說,玉米生長周期分為苗期、拔節期、抽雄期、灌漿期和成熟期5個階段,玉米苗期需要大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進其根系生長和葉片發育。建議在播種前加入適量的有機肥,如畜禽糞肥、堆肥等,再在苗期初期施入氮磷復合肥,每公頃用量為225~300 kg。在苗期后期,可以適當施入氨基酸肥或生物菌肥等。拔節期是玉米生長的重要階段,需要施入大量的氮肥和鉀肥。氮肥可以促進玉米生長和葉片發育,而鉀肥則有助于促進穗粒的飽滿和品質。建議在拔節期初期施入氮磷復合肥,每公頃用量為300~375 kg,隨后在拔節期后期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并適當施入鉀肥,每公頃用量為120~150 kg。抽雄期是玉米花莢形成關鍵階段,需要適量施入氮肥和鉀肥。建議在抽雄期初期施入氮磷復合肥,每公頃用量為300~375 kg,隨后逐漸增加氮肥用量,并適當施入鉀肥,每公頃用量為150~180 kg。灌漿期是玉米形成籽粒的關鍵階段,需要大量的氮肥和鉀肥。氮肥可以促進籽粒蛋白質和淀粉合成,而鉀肥則有助于增加籽粒重量和品質。建議在灌漿期初期施入氮肥和鉀肥復合肥,每公頃用量為450~525 kg,隨后逐漸增加氮肥用量,并適當增加鉀肥施用量。在成熟期,施肥可促進籽粒發育和蓄積養分。一般在花葉凋落期進行最后一次追肥,此時應選擇速效性肥料,如尿素等,以便于快速被玉米吸收利用。同時,為了保證玉米籽粒品質,還需注意加強微量元素的補充,如鋅、硼等元素對玉米籽粒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3.3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會對玉米種植造成不良影響,玉米螟是玉米生長期最主要的病蟲害之一,幼蟲在玉米莖、葉、穗中進行啃食,導致植株枯死,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一般采用農藥噴灑的方法防治,如氯氰菊酯、殺螟威等;玉米螟蛀莖主要發生在玉米生長期,幼蟲在玉米莖內進行啃食,造成莖部空心,嚴重時導致倒伏??刹捎脺缑?、敵敵畏等藥物進行噴灑;玉米象幼蟲在玉米莖內啃食,導致植株倒伏,成蟲也會吸食玉米莖汁液,影響玉米正常生長。常用藥劑有馬拉硫磷、苯酚氯仿等;玉米葉枯病、灰斑病等是常見的玉米病害,會導致玉米葉片變黃、枯萎,可采用苯酚、三唑酮、多菌靈等藥劑進行噴灑。
總之,農業技術推廣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和農產品質量與產量的重要途徑。在大豆和玉米種植中,科學的栽培技術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促進農業健康發展。在未來農業生產中,應該不斷推進農業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強技術推廣,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農業農村局曹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