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糧食安全十分重視,從大食品觀來看,雞蛋供應保障在糧食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中國養殖業發展迅速,其中籠養蛋雞養殖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部分。為了保障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和食品安全,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如加強飼料、飲水等質量監管,推行綠色養殖模式等。在此背景下,籠養蛋雞養殖場飼養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科學的飼養管理不僅能夠提高蛋雞生產性能和健康水平,還能夠保障環境衛生和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籠養蛋雞養殖是一種高效的養殖方式,可以節約養殖場地和飼料成本,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產蛋率。然而,籠養蛋雞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對蛋雞健康的影響和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在進行籠養蛋雞飼養管理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籠養蛋雞養殖場飼養管理要點和注意事項,以期對養殖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籠養蛋雞優缺點
1.1優點
籠養蛋雞是指將蛋雞圈養在雞籠中,采用人工喂養、定時定量供給飼料和水的養殖方式。相較于傳統的雞舍養殖方式,籠養蛋雞占地面積更小,空間利用率更高。籠養雞只需要被固定在籠子里,不需要活動范圍過大的空間,也不需要配備大量的活動設施,例如通風系統和空調設備等。此外,由于籠養蛋雞環境相對封閉,衛生條件更易于控制,可以將籠子堆疊起來,進一步節約養殖場地。
籠養蛋雞籠子較小,雞不會在籠子內亂跑亂飛,不會因為亂吃雜食等行為造成能量浪費。同時,由于籠養蛋雞生活環境較為單一,而且定時定量喂食,使得對飼料成分控制更加精準,不易浪費,有效減少了飼料成本。籠養蛋雞在喂養過程中,還可以控制飲水量,保證清潔衛生,降低了因水質問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率。因此,相較于傳統飼養方式,籠養蛋雞具有飼料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等優點,對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有著積極意義[1]。
1.2缺點
籠養蛋雞存在一些缺點,籠養蛋雞生活在狹小的籠子里,無法展翅伸腿,缺乏活動,容易引發骨骼疾病,如腿骨變形、關節炎等。此外,籠養蛋雞腳底長期處于懸空狀態,無法充分支撐體重,會導致腳底破裂、疼痛和感染。同時,缺乏日光和新鮮空氣的籠養環境,容易使蛋雞感染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疾病,從而影響蛋雞生長和產蛋性能。另外,籠養蛋雞還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和廢水,若排放不當,就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污染物質還可能滲透到土壤中,對植被和土壤造成傷害。籠養蛋雞密集放養會導致氨氣、甲烷等有害氣體釋放過多,對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也會帶來負面影響[2]。
2籠養蛋雞養殖場飼養管理要點
2.1育雛期飼養管理
籠養蛋雞育雛期飼養環境管理對雞苗健康和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消毒處理是預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育雛場內,應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合適的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前,應將蛋殼碎屑、雞毛、飼料殘渣、糞便等污物清理干凈。常用的消毒劑有過氧化氫、氧化鈉、酒精等,應根據不同消毒對象和使用情況選擇合適的消毒劑。不同季節的飼養環境管理也有所不同。在夏季,要注意室內溫度過高,可以加裝通風設備,或者將育雛室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以保持空氣流通。在冬季,要防止室內溫度過低,可以采用加熱設備或加厚保溫材料來保持溫度。
在不同周齡的飼養環境管理中,需要注意調節飼料、水、溫度、濕度、光照等。新生雛雞需要保持溫暖、干燥的環境,通常育雛室內溫度應該保持在30℃左右,濕度控制在60%~70%左右。同時要注意給予新生雛雞充足的飲水,保持育雛室內飲水設備干凈,以防止細菌繁殖和傳染病發生。逐漸增加飼料種類和數量,同時控制飼料質量和水分含量,以保證雛雞營養需要和健康成長。隨著雛雞成長,育雛室內溫度和濕度可以逐漸降低,光照時間也可以逐漸增加,以刺激雛雞的生長發育。同時,該時期也要注意育雛室內的衛生情況,定期進行消毒處理,清理雞糞和飲水設備,以減少病原微生物傳播和生長[3]。
2.2育成期飼養管理
育成期均勻度調整是育成期飼養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育成期,蛋雞生長發育速度快,個體差異也比較大,存在生長速度不同、體重差異較大等情況。因此,需要進行均勻度調整,使得蛋雞生長發育更加均衡,減少個體之間的差異。常見的均勻度調整方法包括調整飼料粒度、采取不同的喂飼方式、組建相似體重的飼喂群等。例如,將體重相似的蛋雞組成1群,單獨飼喂,或者通過采用定量喂料的方式,減少蛋雞之間的飼料爭奪,使得蛋雞生長發育均衡。
飼料營養管理也是育成期飼養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育成期,蛋雞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來支持其生長發育。因此,需要科學合理地制定蛋雞飼料營養配比和喂養量。同時,不同階段蛋雞對營養物質需求也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根據不同階段蛋雞生長需求,可以將育成期分為前期、中期、后期3個階段,并針對不同階段制定相應的飼喂方案。例如在育成前期,蛋雞對于蛋白質和礦物質需求較高,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而在育成后期,蛋雞對于能量需求較高,應適當增加飼料能量含量。
2.3產蛋期飼養管理
產蛋期是籠養蛋雞最重要的生產階段,飼養管理好壞直接影響雞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合理的飼料和營養管理是產蛋期籠養蛋雞能否保持高產的關鍵。養殖場應根據不同雞齡和飼料品種特點,制定適宜的飼喂計劃和飼料組配方。同時,應保證飼料質量和衛生安全。通常在養殖場飼養的籠養蛋雞,其飼料營養成分和含量都已經過科學研究和設計,以保證蛋雞正常生長和生產。此外,科學、合理的添加營養劑也是提高蛋雞產蛋率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提高蛋雞產蛋率和經濟效益。因此,在籠養蛋雞產蛋期內,養殖場應嚴格控制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光照時間通常為14~16 h,可通過日照燈照射。此外,籠養蛋雞日光照明還需要注意控制光照強度,將光照強度在150~200 Lx,不宜過強或過弱,因為光照強度過強會引起蛋雞的心理壓力,光照強度過弱則會影響蛋雞的生產性能。水源管理也是影響產蛋期籠養蛋雞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充足的水源可以保證蛋雞新陳代謝和生產性能,如保證蛋白質合成和蛋殼質量。因此,應確保水源清潔和衛生,定期更換和消毒飲水設施。通常在夏季高溫季節,需要加強飲水量,以保證蛋雞正常飲水和新陳代謝。最后。良好的環境衛生也是很有必要的,是保證蛋雞健康和生產的關鍵。養殖場應該定期進行消毒處理,清理雞舍內部和周邊區域的垃圾和糞便。同時,要保持飲水設備和飼料器清潔,避免細菌繁殖。為了防止疾病傳播,應該加強對雞舍內空氣質量的控制,如通風、換氣等[4]。
2.4免疫檔案管理
建立健全動物防疫檔案十分重要。免疫檔案需記錄蛋雞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飼料、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和獸藥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等;檢疫、免疫、監測、消毒情況;蛋雞發病、診療、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等。建立健全動物防疫檔案可以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建立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禽產品質量安全。
2.5適時淘汰蛋雞,進行補欄
根據淘汰雞市場行情及產蛋率,選擇適時的淘汰時間,對經濟效益提高非常重要。當淘汰雞市場價格較高、蛋雞產蛋率下降,也可提前出售,最大限度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3籠養蛋雞養殖場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要想提高養殖場效益,要關注籠養蛋雞飼養管理要點。合理的飼養密度是確保蛋雞健康、高產的重要因素之一,飼養密度過高會導致雞只之間相互擠壓、激烈競爭,增加疾病的傳播風險,降低飼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益。根據不同階段雞只體型和行為習慣,飼養密度也應相應調整。一般來說,育雛期飼養密度控制在15~20只/m2、育成期控制在8~10只/m2、產蛋期控制在4~5只/m2。疾病預防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加強環境消毒和清潔之外,還要嚴格控制進出場雞只檢疫,保證雞只健康、無病無菌。對于新進場的雞只要進行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后再放入生產場。此外也要定期進行免疫接種,預防常見的雞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5]。
總而言之,在籠養蛋雞養殖場飼養管理中,需要注意飼養密度和飼料營養管理等。通過合理的飼養管理,可以提高蛋雞產蛋率和生產效益,同時也可以保障蛋雞健康,減少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只有通過科學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要求,推動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闞云.籠養蛋雞無抗高產養殖技術推廣與運用[J].農家參謀,2023(5):79-80.
[2]董素鳳.籠養蛋雞腹瀉的病因與治療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2(7):55-56.
[3]張立娟.籠養蛋雞健康養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探討[J].吉林畜牧獸醫,2021(8):51.
[4]杜民古.降低籠養蛋雞破蛋率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12):24-25.
[5]成祖斌,劉正青,于傳軍,等.淺析籠養蛋雞健康養殖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動物保健,2020(11):44-45.
(安徽省桐城市畜牧獸醫管理中心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