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边@句話是河北省石家莊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紡機”)的企業宗旨。它們依托創新自主研發出多種產業紡織品特種織機設備,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出口國外,成為特種織機的“中國名片”。
石紡機創建于1958年,前身為河北省石家莊紡織機械廠,是我國重要的北方紡織機械企業。通過幾十年專注科技創新發展理念,目前石紡機已發展成為專業研發、制造和推廣產業用紡織品特種織造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特種織機研發制造基地,為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紡織機械成為我國輕工業重點發展方向
紡織機械是我國實現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點,是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的行業。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紡織強國離不開紡織工業的基礎能力建設,紡織機械對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資源、減少排放具有顯著效果。
20世紀90年代,在產業用紡織品的織造設備領域,發達國家已經有了60~70年的研發歷史,而我國在這一領域仍是空白。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對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使我國企業不得不花費重金從國外進口特種織機,但是這些價格在兩叁千萬元的進口特種織機的售后服務并不盡如人意。
根據此前《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的規定,我國特別提出了要發展先進紡織機械制造技術,加快高端紡織裝備的技術研發及成果產業化,加快高端裝備專用基礎件技術研發和成果產業化,加快提升紡織機械先進制造技術,加快發展紡織信息技術,推動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紡織制造業的進程,加快全行業信息網絡化技術的推廣普及。
為振興我國的紡織工業和紡織機械產業的發展,我國先后出臺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紡織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中國制造2025》等多項指導性政策,將高端紡織機械制造業列為重點鼓勵發展領域,要求圍繞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速包括高性能紡紗設備和織造設備等在內的各類高端紡織機械的研發、制造和國產化進程。
“在這樣的背景下,石紡機著力調整發展路線,利用自身生產織布機的優勢開始自主研發制造寬重型特種織機?!笔彊C董事長閆書法告訴本刊記者。為了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石紡機派出考察團外出學習技術,并聘請國內相關專家駐廠為技術研發保駕護航。經過石紡機研發團隊不斷地研發、試制和改進,歷時三年,他們終于研制出第一臺特種織機設備,不僅成功試產,還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鑒定和驗收,填補了國內空白,引起行業的轟動。
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侯建明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回憶,石紡機第一臺實現技術突破的寬重型特種織機設備,采用了國外流行的機械式液壓投梭系統,是在國外織機技術基礎上的創新,但這種系統先天不足,其結構復雜存在維修困難、織造效率不高等問題。

面對這一技術瓶頸,石紡機再次“加碼”技術研發,“石紡機在一開始制造特種織機的時候,引緯系統使用的是液壓投梭系統,一般轉速在三四十轉,最高達到45轉,效率并不是特別高?!?在石紡機車間,總經理侯建明向來調研的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華世勃,《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社長宋文芳與創新服務河北中心主任王建樓等一行介紹了石紡機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研發過程。
“經過幾年努力,把我們的液壓投梭系統都改成了伺服電機驅動劍桿引緯系統,使得機器轉速最高可達80轉,整體提升了織機的效率,更實現了節能減排。”
據了解,通過引入伺服電機驅動劍桿引緯系統,石紡機的特種織機制造效率實現了質的飛躍。這一革命性的改進填補了國內相關行業的空白,使得中國在產業用寬重型織機研發和制造方面擺脫了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困境,對中國現代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石紡機還特別重視科研設備和先進管理系統的引進。目前企業擁有專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近3年承擔科技項目22項,成果轉化項目22項;申報實用新型專利7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件。同時,企業還引進了國內外先進的數控加工生產線,應用專業的計算機輔助制造軟件(CAM),生產經營采用ERP計算機管理系統,為產業用紡織品特種織機的研發、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主營業務收入同行業第一
目前,石紡機擁有寬重型網毯類織機、工業礦業用多層帶類織機、超寬幅土工布織機等系列上百個品種,產品廣泛用于織造造紙網、環保濾網、壓榨網、輸送帶芯、粉狀物輸送帶、剎車帶、地毯、土工布、骨架材料等產業用紡織品。CXW型聚酯網織機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河北省中小型企業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主導產品占有國內同類產品超七成以上市場份額,主營業務收入國內同行業排位第一。
同時,石紡機擁有多年的紡織機械設計、制造經驗,具有較為完善的研發和生產體系。通過多年的消化吸收,石紡機已掌握了產業用紡織品特種織機制造的核心技術,擁有十余項實用新型授權專利。
近年來,石紡機先后開發了幾十種新產品,形成了工業用的寬重型聚酯網織機、重型帶芯織機和劍桿織機等幾大產品系列,并成功推動了河北省內相關行業的技術提升以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提升國內同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市場競爭力起到促進作用。此外,石紡機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能力均位于國內同行業企業前列,很多產品還銷往東南亞等國家,引領了產業用紡織品特種織機設備的技術進步。
除了重視科研和創新,石紡機還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橋梁,引進高層次人才,壯大現有的科技研發團隊,從而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其中,為了“研發HR2500螺旋錐齒輪數控機床”和“產業用機織間隔復合材料關鍵加工設備研究”項目,公司分別與沈陽工業大學和河北科技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加碼”建立技術創新中心
目前,紡織機械行業開始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據公司董事長閆書法介紹,高端紡織機械是機電一體化與信息化技術高度集成的紡織機械產品,產品廣泛運用了數據采集與處理、反饋控制、人機界面等智能化技術,大幅提升了紡織企業的自動化水平,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信息網絡技術將進一步發展和應用,不斷推動我國紡織工業等傳統行業生產方式的變革。網絡制造、智能制造等先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生產方式將成為未來紡織機械行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方向,互聯網、物聯網等快速發展將為紡織機械的個性化制造和服務創新提供有力技術支持和保障。
在全球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副總經理付學告訴本刊記者,紡織機械企業將不斷融入國際市場,國際化水平將不斷提高。一方面,我國紡織機械企業開始增加與世界各國知名紡織機械企業的技術和經驗交流,為我國紡織機械行業帶來了產品設計、制造和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加速了國產高端紡織機械性能的提升,縮短了與國際先進紡織機械的差距;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加速了我國紡織企業的優勝劣汰,培育了一批與國際知名紡織機械制造企業相競爭的、具有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企業。

而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下,我國紡織機械制造企業也面臨著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壓力,從“替代進口”到走出國門,迫切需要提高企業的國際化水平。
據了解,特種織造設備所織造的造紙網、環保過濾網、壓榨網、輸送帶芯、粉狀物輸送帶、剎車帶、地毯、土工布、骨架材料等產業用紡織品,主要應用在造紙、環保過濾、食品壓榨、工礦輸送、毛呢毛毯織造等眾多行業。目前,國內能同時生產這些織造設備的企業只有石紡機。盡管在國內市場已經“一枝獨秀”,但是為了讓企業“走向世界”,石紡機沒有停下創新的步伐。
侯建明告訴本刊記者,為了進一步推動特種織造設備技術創新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推動特種織造設備技術快速發展,為我國特種織造設備行業產業升級作出貢獻,石紡機申報建設了河北省特種織造設備技術創新中心。
該創新中心自建立以來,以研發關鍵共性技術、掌握前沿最新發展動態為目標,跟蹤國內外特種織造設備行業最新發展動態,突破前沿關鍵核心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技術,加強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促進特種織造設備的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占領技術制高點,引領行業進步。
創新中心建立之后探索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研究機構及公共機構共同參與的技術創新投入與人才激勵機制,同時探索中外技術合作的新模式,促進特種織造設備工藝的前沿技術及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支撐產品的創新應用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逐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創新中心投入使用后,石紡機不斷完善技術創新中心的軟硬件建設,搭建技術服務和技術交流平臺,積極開展技術咨詢和技術培訓,推進對外交流服務,改進工藝方法并提升產品升級換代。
打造世界優秀民族品牌
石紡機研發、設計、制造的特種織機織造的產品廣泛應用于造紙、環保、食品、化工、鋼鐵、石油、水泥、礦山、煤炭等行業,石紡機由開始的只能生產紡織配件,到能生產整機以及形成系列產品,充分貫徹創新發展的企業精神。石紡機秉承“打造世界一流的產業用紡織品特種織機優秀民族品牌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產業用紡織品織造機械領域的技術革新,不斷提升產品織造效能及應用范圍,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化?!焙罱鞲嬖V本刊記者,這也是董事長閆書法一直堅守的企業發展理念。

石紡機被評選為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裝備先鋒單位、北方地區工業用呢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河北省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副理事長單位,特種織機設備獲中國紡織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石紡機擁有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寬重型特種織機產品研發中心、河北省特種織造設備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石家莊市企業技術中心、石家莊市技術創新中心等技術資質。
未來,石紡機將繼續進行資金及設備投入、持續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建設擁有技術力量雄厚、知識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隊伍,并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河北省特種織造設備生產技術水平提高,帶動行業向高端、多元化方向發展,助力中國特種織造設備技術產業提升整體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