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3-02
作者簡介:徐禮梅(1977—),女,貴州遵義人,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產業發展。
摘 要:從生產源頭控制和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發展綠色有機、高質高效農業已成為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具有廣闊的前景,種植農戶、科研人員、農技人員應意識到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性和優勢,持續推廣與應用綠色防控技術。通過闡述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意義,分析了油菜病蟲草害防控面臨的挑戰,論述了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具體應用,提出了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策略。
關鍵詞: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65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4–0-03
油菜是十字花科油菜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直立的莖和伸展的葉子,根系發達,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和水分[1]。油菜的葉片呈羽狀分裂,葉片上覆蓋著一層細軟的絨毛,葉片的顏色通常是深綠色,也有紫色或紅色的變種。油菜的花有明顯的黃色花瓣,花朵聚集成傘形花序,花朵開放時散發出一種淡淡的芳香味,花期較長,一般可持續數周。油菜的果實為蒴果,成熟后呈長橢圓形,呈灰綠色或黑褐色,果實內含有許多油菜籽,油菜籽通常呈黑色或深棕色。油菜籽含有豐富的脂肪,能夠榨取菜籽油[2-3]。
油菜起源于地中海地區,后來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是亞洲地區種植油菜最廣泛的國家。我國是油菜種植大國,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之首。
1 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意義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農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大、產量高。2021年,全國油菜籽種植面積6 991 570 hm2、產量14 713 500 t,2022年種植面積約6 970 570 hm2、產量約14 700 000 t。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菜籽油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2022年全國菜籽油產量663萬 t,供給量相對充足。油菜病蟲草害會限制油菜的產量和質量。傳統的病蟲草害防控方法主要依賴化學農藥,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但也會引發一系列環境和健康問題。應用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能夠有效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提高油菜的品質和安全性,降低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提高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4]。
對于農業產業來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將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促進農業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5]。在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中,通過基因改良技術,能夠培育出抗病蟲害能力更強的油菜品種;通過遙感技術和智能農業技術,能夠實現對油菜病蟲草害的精準監測和控制,為油菜病蟲草害的防控提供更多的選擇。傳統的化學農藥防控方式需要投入大量費用高昂的農藥,增加生產成本。在油菜病蟲草害防控中應用綠色防控技術,能夠減少對化學農藥的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的收益和利潤[6-8]。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研發投入的增加,先進的綠色防控技術越來越多,能夠為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控提供更多選擇和解決方案。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將改善油菜的種植條件,為油菜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
2 油菜病蟲草害防控面臨的挑戰
2.1 土壤污染和生態環境
土壤污染和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生產領域關注的焦點問題。在農業生產中,傳統的化學農藥防治方法長期以來得到廣泛應用,但農藥的過度使用會使油菜出現耐藥性,增加農業生產的風險。化學農藥的頻繁使用會導致油菜植株逐漸適應化學農藥的成分,弱化農藥的防治效果,增加農藥的施用量,影響油菜品質[9]。農藥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質,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壤肥力逐漸下降。
農藥殘留物質會打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導致土壤惡化。化學農藥的濫用會破壞生態環境。農藥主要通過地表徑流、滲透等途徑注入地下水和水體,容易導致水體污染,使水環境逐漸惡化,進而影響各種水生物,破壞生態系統平衡[10-12]。農藥在生物體內積累,會產生生物富集現象,導致食物鏈中的高級消費者面臨中毒風險。
2.2 身體健康和食品安全
化學農藥的使用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潛在的風險。農藥中的有毒化學成分會通過皮膚、呼吸道等進入人體,影響神經系統、肝臟、腎臟等人體器官。種植農戶長期接觸化學農藥容易導致身體受損,如出現乏力、頭暈、惡心等癥狀,進而引發慢性疾病[13]。
在防治病蟲害時,化學農藥殘留物會黏附在作物表面,特別是油菜等食用油原料。人們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物的油菜食品,可能導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引發過敏、腹瀉、頭痛等不適癥狀。長期攝入農藥殘留物,可能對人體免疫系統和生理功能產生累積性影響,增加患病風險。
2.3 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對油菜籽油源頭生產的病蟲草害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防治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的需求,如化學防治方法雖然效果明顯,但容易導致環境污染,影響生態平衡,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生物防治方法雖然環保、健康,但是防治效果相對較慢,且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尋求新的綠色防控技術來提高油菜產量和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成為當務之急。
3 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
面對上述挑戰,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迫在眉睫,要不斷提高油菜病蟲草害防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成為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農業生產中,綠色防控技術是指利用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通過綜合運用生物性農藥、優化種植方式、加強監測與預警等手段,實現對病蟲草害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減少或替代化學農藥的應用[14]。油菜病蟲草害的防控工作一直是油菜生產中的重要環節,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為油菜病蟲草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具體應用如下。
3.1 引入生物性防控手段
通過利用天敵、寄生微生物、誘捕劑等生物性農藥,對油菜病蟲草害進行防治。天敵防控是一種典型的生物性防控手段,主要通過引入害蟲的天敵來對其進行防控。例如,對于油菜蚜蟲,可以利用其天敵瓢蟲、食蚜蠅等對其進行防控。這種防治方法能減輕蚜蟲對油菜的為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進而降低對土壤和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寄生微生物防控是一種常用的生物性防控手段,主要利用某些寄生微生物感染病蟲,讓其喪失繁殖能力或死亡,如利用菌類病毒感染油菜蚜蟲,能有效減少油菜蚜蟲的數量。微生物防治具有選擇性強、環保等優點,能有效提高油菜的產量和質量。誘捕劑防控也是一種生物性防控手段,主要通過使用特定的誘捕劑來吸引害蟲,使其遠離油菜田,減少油菜病蟲害的為害。利用特定的化學物質制作誘捕劑,能吸引害蟲聚集,將其集中消滅,減少害蟲數量,降低農藥施用量。
3.2 優化種植方式和土壤調理
通過優化種植結構、輪作、綠肥覆蓋等方式,改善土壤質量和結構,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增強油菜植株的免疫力和抗性,抑制病蟲草害的發生;或者利用有機肥料、生物菌劑等,增加土壤中益生菌的數量,增強土壤的肥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5]。優化種植結構是提高油菜產量和質量的關鍵。合理的種植密度和品種布局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油菜的養分吸收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輪作栽培是改善土壤質量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主要通過不同作物的輪作,降低病蟲草害的發生概率,減少農藥的使用,提高油菜植株的免疫力和抗性。綠肥覆蓋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土壤調理是利用有機肥料和生物菌劑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機肥料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生物,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中的益生菌數量。生物菌劑能抑制病菌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能促進作物生長,提高油菜的產量和品質。
3.3 加強監測和預警
通過建立健全預測和預警機制,事前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的使用,實現綠色防控的目標。通過對油菜病蟲草害的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傳播途徑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并結合農田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防治時間,確保防治工作有效開展,降低油菜生產成本,保障油菜的生長安全,提高產量。
建立綜合的病蟲草害監測體系至關重要。這一體系應包括對病蟲草害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以及風險評估。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遙感技術、無人機監測、大數據分析等,及時掌握油菜田中各類病蟲草害的種類、分布及影響程度等信息;并結合歷史數據和氣象條件,對油菜的病蟲草害風險進行預測。種植農戶可以根據預測結果,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將病蟲草害的危害降到最低。通過對油菜病蟲草害的生物學特性、抗藥性、防治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斷改進防治技術,增強防治效果;同時,鼓勵種植農戶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實現對油菜病蟲草害的全面防控。
3.4 加強科研和技術創新
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創新作物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技術十分重要。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發投入,在不同的地區和農田中應用不同的技術,根據應用效果進一步完善綠色防控技術;研發更多高效的生物性農藥和防控手段,實現對油菜病蟲草害的有效防控,為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其他作物的病蟲草害防控提供參考。只有不斷推進技術進步,才能更好地應對農業生產中的各種挑戰,實現農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4 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策略
4.1 加強科研示范試驗
綠色防控技術在油菜病蟲草害防控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科研機構、院所和涉農院校要加大對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力度,積極開展科研研究和示范試驗項目,全力推動綠色防控技術的突破、創新和發展。集中技術力量建立示范試驗基地,邀請種植農戶參觀和培訓學習,提供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的培訓和指導場所,幫助種植農戶更好地應用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
4.2 加強宣傳教育培訓
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利用講習所、農民夜校、新聞媒體、電視網絡、宣傳欄、宣傳冊子等宣傳渠道,向種植農戶和廣大人民群眾大力宣傳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優勢和意義,提高種植農戶對綠色防控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同時加強對廣大農技人員、農技推廣者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及時為他們提供技術咨詢和支持,促使新技術廣泛應用于油菜生產,提升油菜產能。
4.3 加強合作與溝通
相關部門要加強與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的合作,齊心協力推動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發、試驗與示范、推廣與應用;在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中,積極為種植農戶提供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幫助和支持,提供種植生產過程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同時,加強與種植農戶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其解決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綠色防控技術有效落地,為油菜生產的綠色轉型做出積極貢獻。
4.4 加強政府支持引導
國家政府部門要出臺相關惠農、惠民政策和農技推廣應用措施,鼓勵種植農戶采用先進的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加強對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的監督和管理,確保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效果,促進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國家糧油生產安全。
4.5 加強標準制定認證
相關部門應針對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制定相關認證制度和程序,對綠色防控技術進行評估和認證,提高技術的可靠性和信譽度,增加種植農戶對技術的信心,推動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16]。
5 結束語
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在我國油菜生產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綜合利用生物、物理、化學等多種手段,對油菜病蟲草害實行綠色防控,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提高產品質量,保障產品安全,促進農業增效、油菜增產、農民增收。隨著科技進步和政府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油菜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將得到廣泛的應用,為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吳宗鈺,李鑫,張亞槐,等.新晃縣油菜主要病蟲害種類及綠色防控技術[J].農技服務,2022,39(6):77-79.
[2] 李憶.瀘定縣油菜病蟲害種類及綠色防控措施[J].農技服務,2020,37(9):75-76.
[3] 宋利彪.內蒙古錫盟油菜種植綠色防控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8):69.
[4] 于俊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農業,2020(28):43-44.
[5] 韋生貴.農作物病蟲害中預測預報以及綜合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J].農家參謀,2019(18):8.
[6] 晁國德.山東菏澤市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23):31,33.
[7] 朱海燕.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與推廣探討[J].現代化農業, 2015(4):50-52.
[8] 黃益忠,陶長江.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技術在農作物病蟲害中的推廣應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5(7):28-29.
[9] 王樹葉.農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以及綜合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J].熱帶農業工程,2019,43(3):100-102.
[10] 鄧春林,夏紅霞,許艷云,等.2023年湖北省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J].湖北植保,2023(6):74-76.
[11] 韓保群.天水市冬油菜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綠色防控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3(5):110-112,116.
[12] 陳云,練加標,吉凈,等.鹽城市大豐區秋播麥田與油菜田病蟲草害發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 2018(23):142-143.
[13] 全明旭.龍山縣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實踐[J].湖南農業科學,2016(4):66-68,71.
[14] 華黔星.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12):233-235.
[15] 匡惜惜.浉河區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現狀及對策建議[J].中國茶葉,2023,45(10):54-57,62.
[16] 顏明利.鳳陽縣大豆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技術[J].園藝與種苗,2023,43(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