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名稱:四川省犍為縣公安局玉津派出所。
建所時間:1981年。
轄區概況:轄區面積69.8平方公里,轄14個社區、4個行政村,實有人口153028人。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31人、輔警41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四川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先后獲得“人民滿意公安基層單位”、全省“最強支部”“一標三實成績突出集體”“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最佳文明單位”、全市“示范城區公安派出所”“大運會安全保衛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5次榮獲“全市十佳派出所”,榮記集體三等功5次。
美麗的嘉州之南,岷江之畔,四川樂山第一大縣——犍為縣,素以“金犍為”美稱享譽巴蜀大地。玉津鎮地處犍為縣的中心城區,從北宋乾德四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文選注》中寫道:“玉津者,以江出碧玉故名。”這里有網紅景點“犍為長城”喜迎八方游客,也有大型高端商業綜合體“城市之眼”震撼亮相。如今,這座六朝重鎮在玉津派出所的精心守護下,更為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近年來,玉津派出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致力“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創新推出“范賢成金牌調解工作室”“平安智慧小區”“一哨預警”“反詐主題廣場”等富具本土特色的“金犍新楓”品牌,一直以來保持“民轉刑”、重大惡性案事件“零發生”,“一網考”在全省一類派出所排名保持在前14名,公安工作“犍為領先、樂山一流、四川知名”,成為了全市縣的一流示范標桿派出所。
內外發力,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
16年的堅守,16年如一日的奉獻。群眾但凡遇到私下談不攏的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請老范來調解。現年72歲的范賢成,系犍為縣公安局的退休民警,“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更是群眾心中德高望重的“和事佬”。他創立并主持的“范賢成調解工作室”是全省“金牌調解工作室”。16年來,范賢成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專職調解玉津鎮矛盾糾紛的工作,以“曉之以法、明之以理、動之以情”調解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損害賠償等矛盾糾紛3267件,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協議履行率100%,總結提煉出的“法”“理”“情”調解工作法在全省公安、司法、法院、綜治等系統推廣運用。“只要我還能動,就會一直堅守在調解崗位上,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更好地為群眾除心結、解困惑。”范賢成說。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以“范賢成調解工作室”為龍頭,派出所秉承“打鐵還需自身硬”理念,鼓勵民警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學習取經,薪火相傳。派出所在民警中培養了8名調解能手,涵蓋接處警、社區警務中隊崗位,對一般性矛盾糾紛努力做到調處消解在當事人“心結”萌芽之期。2023年以來,有83件“小糾紛”及時化解在社區、村組,有52件紛爭警情在值班室得到了滿意解決。民警徐家豪感慨道:“派出所為我們搭建成長平臺,老前輩毫無保留地傳幫帶,我們每化解一起矛盾糾紛,就預防和減少了一件案件。看到當事人握手言和,心里很有成就感!”
“王大哥,今天有啥子問題沒得?”“劉大爺,今天小區頭安靜的嘛”……實施矛盾糾紛排查聯絡點每日電話詢問、報告制度,對矛盾糾紛早發現、早穩控、早調解。將“法理情”調解法完美嫁接運用于“社區村組聯調”“老輩子調解群”“小區睦鄰調解會”“行業商會調解”“平安犍嬢嬢”,及時化解鄰里爭吵、婆媳沖突、夫妻冷戰、房屋租賃等生活類糾紛問題36個。推出矛盾糾紛“黃、橙、紅”三色預警機制,即將矛盾糾紛劃分為“一般、疑難、重大”三個等級,提前預警,及時調解。特別是對紅色重大類矛盾糾紛,第一時間通報上級部門,“一案一策”落實人、事穩控措施,做到大小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科技賦能,打造基層安全防治新生態
西街社區位于老城區,大部分小區房齡都在30年以上,曾和大部分老舊“三無小區”存在同樣的問題——“沒人管”和“管不好”,盜竊案件防不勝防。然而,該社區最近卻入選了四川省“最佳溫暖社區”。真相就是:近年來,玉津派出所找準“三無小區”內質問題,乘借社防體系改革東風,將老城區“三無小區”打造成了安裝有小區門禁系統、智能人臉識別等富具科技含量的“平安智慧小區”,并在此基礎上升級建設了47個智慧小區,推廣了“小區管理+四川e碼”安防模式,實現了“治理”向“智理”轉變,用“小安全”串聯起了轄區的“大平安”。“以前出差也好,節假日到外地旅游也罷,心里總是不踏實。”家住百草苑小區的居民閔女士說,“現在小區里安全系數非常高!”
“行車衛士是個好東西,幸好我的這三輛摩托車安裝了,這么快就把車找回來了。”在玉津派出所舉辦的一次返還被盜車輛儀式上,徐先生稱贊道。行車衛士既能為摩托車、電動車提供防盜、定位、軌跡追蹤等服務,也能為公安機關提供管理平臺,以便快速獲取破案線索,有效提高破案率,助力治安管理。近年來,玉津派出所在轄區加大推廣、普及安裝行車衛士的力度,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截至2024年4月20日,31358輛摩托車、25193輛電動輕便摩托車安裝了行車衛士設備。2023年,派出所使用“兩車物聯網防控系統”為群眾分別追回被盜摩托車26輛、電動輕便摩托車31輛,賠付保險費用9.05萬元,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引人注目的長廊反詐標語,老少皆宜的反詐科普專欄,通俗易懂的反詐典型案例——江灣壹號小區“警民反詐主題廣場”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打卡。“大爺大媽,養老錢要保管好哦!接到陌生電話多核實,千萬不要被騙了!”“刷單這個東西搞不得哈,騙子返點小錢給你,等你上鉤了就騙你大錢跑了。”2021年,在縣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派出所在江灣壹號小區打造了全縣第一個“警民反詐廣場”,實時更新反詐內容,讓小區居民進出小區都能了解到電信網絡詐騙新伎倆,進而增強防詐意識和防騙能力。通過“警民反詐廣場”與“刑偵民警掛聯社區”“通訊運營商聯勤反詐”等防詐反詐舉措的充分融合展開,2023年,轄區電詐發案、案損同比下降41.3%、57.2%。
法治領航,新型勤務煥發警務新活力
在犍為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縣公安局的指導下,派出所建設投用了標準化辦案區,探索建立了案管室,讓執法辦案工作更加規范、安全、高效。每周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微信群不定期發送法規學習要點,緊貼實戰模擬警情、案情“操練”,主動邀請法制部門到所授教,提升隊伍執法辦案專業化水平。落實案件辦理責任制,一案一評、一事一議,周帶班所領導每日嚴格檢查案件受辦理進程,數據上榜,每周五匯總、每周一通報,有案不立、辦理超期、查打不嚴情況“零發生”,確保了辦理的每一件案件經得起考驗,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2023年以來,警情回訪、案件辦理回訪滿意率達96%以上。
緊盯爭創“硬件一流、隊伍一流、業績一流”目標,玉津派出所新所硬軟件建設標準全市一流,新所全面警務、老所前哨警務同時發力,保留戶籍室“一門通辦”、各警務室原址辦公,讓南、北片區警務互為支撐、便捷服務,實現“1+1>2”的警務工作目標。實體運行“兩隊一室”“交巡合一”勤務模式,建設并投用集“指揮調度、信息研判、視頻巡查、執法監督、綜合保障”五位一體的綜合指揮室,賦能天網+視覺計算+大數據等科技警務,為打造“智慧派出所”和建設省級科技興警基層示范點、反恐防暴“一化三體系”基層試點注入強勁動力。
茍日新,日日新;事雖難,做則必成。一項接一項的警務創新,不僅提高了警務效能,更讓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下一步,玉津派出所將繼續精心繪寫“深耕善治”“金犍新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