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來,陜西省安康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花園路派出所緊扣“主防”職能定位,以深入推進公安派出所提檔升級“百千工程”為主線,探索推行“訪、調、管、智、服”五步工作法,用心用力答好“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改革答卷,著力推動派出所“主防”警務走深走實、綻放活力,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
以“訪”為導向,推動警情研判“更早一步”
提升“訪”的廣泛性,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靶向施策,發動轄區七大社區黨委基層網格員、小區物業、保安力量、行業治安積極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常態開展進社區、進單位、進行業、進校園、進工地“五進五講”活動,創新“動員會開起來、入戶訪走起來、公告貼起來、微信群聊起來、安全碼掃起來、庭院會聚起來,街面巡動起來、小喇叭響起來,龍門陣擺起來、意見箱掛起來”警民互動“十起來”,建立完善資料庫,第一時間掌握社情民意、篩選有效信息、精準預警預判,做到“防范在先、預警在前”,著力推動源頭防范、前端解決風險隱患,更快一步將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控制在未發之時。共組織警民聯系活動12場次,發放宣講資料8000余份,收集有效情報線索11條,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基礎管控力。
以“調”為前提,推動矛盾化解“更先一步”
提升“調”的預見性,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全區“321”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以“化矛盾查隱患防命案”專項行動為依托,用好用活“公調對接”“庭所對接”機制,打造“派出所+法庭+七大社區黨委人民調解中心+各行業主管部門”的“1+1+7+N”調解新格局,形成行業主管部門主導,公安機關協助的“一站式調解”模式,有效破解民商事務矛盾糾紛行政機關不能直接處置、公權力難以介入的困境。針對普通調解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癥”,由公安機關、行業主管部門、法庭法官三方聯合進行司法確認,依法引入訴訟渠道,確保矛盾能化解、糾紛可根除。共調處矛盾糾紛1380起,真正實現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
以“管”為抓手,推動風險排查“更前一步”
提升“管”的精準性,針對轄區企事業單位、行業場所數量多,商業網點密集的特點,創新“紅黃綠”三色動態閉環管理模式,全面摸清行業場所、重點單位底數,分析行業形勢、人員結構、風險隱患、警情發案等因素,劃分綠色等級為“放心戶”、黃色等級為“風險戶”、紅色等級為“問題戶”,根據不同等級進行不同頻次的檢查,科學分配警力,對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行業場所實行清單式管理,加強督促整改,進行責任約談,實行追責問效,全力管控各類風險隱患,打好基層治理“組合拳”。
以“智”為引擎,推動創新發展“更快一步”
提升“智”的針對性,推動勤務調度集約可視,以綜合指揮室為依托,接入轄區視頻資源,匯聚融合指令接收、警情研判、勤務指揮、視頻巡查等功效,實現治安態勢感知一網聚、視頻巡邏防范一屏展、信息研判一鍵搜,通過視頻巡查受理群眾報警求助40人次,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推動社區防范科技賦能,依托“雪亮工程”建設,廣泛布建感知終端,拓展數據自動采集、AI識別等設備,實現重要部位、重點路段視頻監控全覆蓋,信息全面掌握、人員實時同步、視頻深度應用。推動警民聯系指尖互動,開辟互聯網“指尖警務”,網上受理報警求助、獲取案件線索、開展輿情導控、延伸防范宣傳。目前,派出所民警移動警務智能終端配備達100%,建立警民互動微信群25個,推動了“汗水警務”向智慧賦能轉變。
以“服”為主旨,推動警民關系“更優一步”
提升“服”的質效性,全力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聚集市場主體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以“警民共建一家親”實踐活動為牽引,拓展延伸重點項目建設“警長制”,將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細化到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民警,建立月通報、季講評、年考核機制,推出定制化、菜單式管理,形成全鏈條責任閉環,做好企業安全保障和紓困解難工作。轄區49個重點項目落實三級警長責任體系,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糾紛145起,查處涉企案(事)件33起。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派出所戶籍“一窗通辦”“一次性告知”“一次性辦理”和“實際工作+實際居住”戶口前移政策,依托“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開通困難特殊群眾綠色通道和預約上門服務,延伸便民利企服務工作觸角,將服務半徑遞進到最后一步。
臻心守護一方平安,真情服務萬千群眾。隨著“五步工作法”走深走實,花園路派出所“主防”警務效能逐步彰顯:2024年以來,轄區治安、刑事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3%、21%,實現重大風險安全事故“零發生”,筑牢了“主防”根基,盤活了基層治理活力,蹚出了派出所“主防”警務的“高新路徑”。
(作者系陜西省安康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黨委委員、花園路派出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