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憶臨洮好,春光滿十分。牡丹開徑尺,鸚鵡過成群。渙渙西川水,悠悠北嶺云。劇憐三月后,賽社日紛紛。”
清朝乾隆年間臨洮籍詩人吳鎮的《我憶臨洮好》,記載了明清時期臨洮紫斑牡丹盛開的場景。
地處甘肅省中部的臨洮縣,牡丹栽培歷史非常悠久,是紫斑牡丹的重要發祥地和種植區。縣城曾經出土一對牡丹紋飾的灰陶罐,文物專家鑒定唐初遺物。縣內出土的宋元時期的畫像磚,好多上面有牡丹的紋飾。明清時期臨洮籍詩人張晉、吳鎮等就有“香在當時一捻中,寶欄曲護艷還濃。仙狀忽發傾城笑,國色遙分照殿紅。嬌暈乍酣春帶雨,醉魂初散夜翻風。如今不說洛陽譜,太白新詞滿六宮。”“牡丹真富貴,狄道頗稱雄。絕艷生天末,芳華比洛中”的佳句。于是,就有了“紫斑牡丹出臨洮”的佳話。臨洮紫斑牡丹植株高大、花色鮮艷、品種繁多,品種總數達400多個,其中傳統品種就有80多個。每年五月,臨洮紫斑牡丹盛開,吸引了周邊游客及河南、山東等地的牡丹種植戶來臨洮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