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新聞作為全媒體傳播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傳統媒體轉型融合發展的核心渠道,也是吸引網絡受眾、傳播主流新聞的重要方式。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電視新聞和短視頻新聞的融合將會更加緊密,全媒體新聞傳播在短視頻新聞的助力下,將會更加多元化、個性化、互動性。但短視頻新聞轉型在采編理念、新媒體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結合電視新聞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實踐經驗,探索短視頻在全媒體傳播矩陣中的價值、問題及優化策略。
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定義和優勢
全媒體傳播矩陣是指將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播網絡。這種傳播模式不僅包括了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也包含了互聯網、移動媒體、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實現了信息的全媒介、全渠道、全時間段的傳播。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定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方面,全媒體傳播矩陣是一個全方位的傳播網絡,它通過整合各種媒體資源,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社會、全領域、全時間段的信息傳播平臺;另一方面,全媒體傳播矩陣是一種媒體融合的傳播模式,它強調的是媒體之間的互動和融合,而不是單一媒體的獨立傳播;此外,全媒體傳播矩陣是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傳播模式,它強調的是滿足用戶的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
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覆蓋性:全媒體傳播矩陣可以覆蓋全社會、全領域、全時間段,無論用戶在何處、何時,都可以獲取到所需的信息,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和覆蓋率;二是多元性:全媒體傳播矩陣包括了各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可以提供多種形式、多樣化的信息,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三是互動性:全媒體傳播矩陣強調媒體之間的互動和融合,用戶不僅可以接收信息,還可以參與到信息的生產和傳播過程中,實現了信息傳播的雙向互動;四是個性化:全媒體傳播矩陣以用戶為中心,可以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務,提高了信息的針對性和滿足度;五是實時性:全媒體傳播矩陣通過互聯網、移動媒體等新媒體,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傳播,滿足了用戶對實時信息的需求。
短視頻新聞在全媒體傳播矩陣中的價值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短視頻新聞作為全媒體傳播矩陣的重要元素,已經成為當前媒體環境下的核心傳播形式之一,其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電視新聞傳播作為傳統媒體的主要形式,與短視頻新聞相比,呈現出了顯著的特性差異,但同時也在互補性和融合性方面存在著廣闊的空間。
短視頻新聞給全媒體傳播矩陣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和影響,是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不可或缺的核心組成部分。首先,短視頻新聞具有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短視頻新聞以其簡潔、直觀、生動的特點,讓人們能夠迅速獲取和理解信息,這使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普及。其次,短視頻新聞具有高度的實時性和時效性,與電視新聞相比,短視頻新聞可以實時上傳、實時分享,滿足了人們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更好地滿足了社會公眾的信息需求。最后,短視頻新聞有助于提高全媒體傳播的互動性和參與性,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觀看短視頻新聞,同時還可以參與到新聞的制作和傳播過程中,實現從被動接收信息到主動參與信息傳播的轉變。
然而,相比于新興的短視頻新聞傳播,作為全媒體傳播矩陣核心的電視新聞媒體,仍然擁有其獨特的優勢和輿論引導的主流地位。電視新聞傳播能夠深入報道事件,進行全面、深層次地解讀,而短視頻新聞則更加注重速度和效率。此外,電視新聞傳播以其權威性和專業性,繼續在新聞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電視新聞傳播和短視頻新聞在全媒體傳播矩陣中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不同的傳播方式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為滿足社會公眾的信息需求做出貢獻。
電視新聞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面臨的難題
隨著全媒體傳播矩陣的日益發展,電視新聞在嘗試進行媒體融合、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的過程中,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工作,但也面臨著技術、人才、內容、管理和收益等多方面的難題。解決這些難題,需要電視新聞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實踐,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以適應全媒體傳播矩陣的發展需求。
技術難題:全媒體傳播需要將各種媒體平臺進行深度融合,而這需要依賴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技術支持。電視新聞傳播的一大特點就是需要大量的硬件設備,如攝像機、剪輯設備等,而這些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需要大量的投入。同時,全媒體傳播還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發布平臺,進行媒體數據的整合和管理,這也需要高水平的技術支持。
人才難題:全媒體傳播要求新聞工作者不僅要掌握傳統新聞采編技能,還需要具備互聯網技術、新媒體運營等多方面的技能。然而,現階段許多電視新聞工作者的技能結構還較為單一,缺乏全媒體傳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內容難題:在全媒體傳播矩陣中,信息的發布速度和數量大大增加,這就對新聞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流媒體需要秉承真實、準確、及時的原則,為受眾提供新聞服務。在短視頻傳播中,電視新聞需要在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的同時,也要保證新聞的深度和廣度,這對新聞內容的生產提出了較大的挑戰。
管理難題:全媒體傳播矩陣涉及多個媒體平臺,需要進行跨平臺的協調和管理,這對電視新聞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電視媒體機構需要進行高效的跨平臺協調,前提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人才管理、獎懲制度、平臺管理和團隊建設方面構建全新的模式,來適應全媒體傳播矩陣的發展。
收益難題:雖然全媒體傳播矩陣有望帶來更大的傳播效果,但是其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而這些投入是否能夠帶來相應的收益,成為電視新聞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何構建有效的盈利模式,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實現媒體轉型的可持續發展,是新聞從業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
短視頻融入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優化策略
打造多元化新聞傳播渠道
在當下信息化社會,電視媒體正面臨來自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挑戰,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電視媒體需要向全媒體傳播轉型發展,并打造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實現對全體受眾的基本覆蓋。結合近年來的新聞采編實踐經驗,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創新工作,打造多元化的新聞傳播渠道:
建立多平臺整合傳播模式:電視媒體應將傳統電視、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等多種平臺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一種多元化傳播渠道。例如,電視新聞可以通過社交媒體進行推廣,通過官方網站提供詳細的文字報道,通過電視進行深度解讀和專題報道,這種多平臺整合的傳播模式,可以讓用戶在不同的平臺上獲取到全面且深刻的新聞信息。
強化用戶參與和互動:在全媒體環境下,用戶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參與到新聞的生產和傳播過程中。電視媒體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互動性,如設置評論區、開展在線投票、舉辦網絡論壇等,讓用戶可以參與到新聞的討論和傳播中,增強用戶對主流媒體的黏性。
創新內容生產方式:電視媒體應該打破傳統的新聞生產模式,嘗試采用更為靈活和開放的方式來生產新聞。比如,可以邀請專家進行在線訪談,邀請網民提供新聞線索,甚至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來確定新聞的主題和內容,這種創新的內容生產方式,可以讓新聞更好地反映社會現象,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電視媒體在轉型全媒體的過程中,也需要找到新的盈利模式。除了傳統的廣告收入,電視媒體還可以通過內容付費、會員服務、電子商務等方式來獲取收入,這需要電視媒體充分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習慣,設計出適合用戶的商業模式。
運用算法精準推送提升傳播效率
隨著技術的進步,算法在媒體傳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這也是抖音、今日頭條等商業和社交媒體快速搶占傳播市場的核心基礎,主流媒體也已經將算法技術作為大數據應用的重要切入點。因此,電視媒體在全媒體傳播矩陣的轉型過程中,需要通過運用算法精準推送的方式提升傳播效率,讓電視新聞傳播產生更強的影響力。
構建用戶畫像系統:電視媒體需要通過收集用戶數據(如年齡、性別、地理位置、瀏覽歷史等)來構建詳細的用戶畫像,了解受眾的閱讀需求,作為算法推送的基礎,幫助媒體更準確地理解每個用戶的偏好和需求。基于用戶畫像,電視媒體可以運用推薦算法為用戶精準推送符合其興趣和需求的內容。通過分析用戶之前的瀏覽歷史和行為模式,算法可以預測用戶可能感興趣的新聞或視頻內容,從而提高內容的點擊率和用戶的滿意度。
優化內容分發策略:除了對內容進行精準推薦外,電視媒體還可以利用算法優化內容的分發策略,這是將用戶畫像與群體特征相結合,并結合用戶彼此之間的互動節奏,為新聞媒體的內容采編和傳播提供更多的要素支撐。例如,通過分析用戶活躍的時間段,算法可以決定在何時向用戶推送內容,以提高用戶的閱讀率和互動率。
加強社交媒體互動:社交媒體是全媒體傳播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電視媒體可以利用算法分析在社交媒體上的用戶互動數據,如評論、分享、點贊等,來優化內容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策略。通過算法識別熱門話題和用戶偏好,電視媒體可以制作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并根據受眾對新聞稿件的內容的回饋,及時做出相應的解答和新聞追蹤,增加用戶參與新聞傳播和交流的體驗感。
實現跨平臺內容同步傳播:電視媒體的全媒體矩陣包括電視節目、短視頻賬號、微信公眾號、微博及新聞客戶端,跨平臺的內容同步傳播,一方面要保證新聞內容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確保信息準確全面,另一方面則要實現傳播形式和角度的多變性,通過文字、圖片、長視頻、短視頻等多種方式,滿足不同平臺、不同受眾的傳播需求,增強新聞媒體品牌的受認可程度。
打造優秀全媒體采編團隊
電視媒體在轉型為全媒體及構建傳播矩陣的過程中,需要打造一支優秀的全媒體采編團隊,采編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傳統的采編能力,還需要掌握新媒體技術、懂得數據分析,并能夠在多種平臺上進行有效的內容創作和傳播。具體來說,采編團隊的建設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建設:
培養全媒體人才:全媒體環境下,需要有一種全新的媒體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掌握傳統的新聞采編技能,還需要掌握互聯網技術、數據分析、新媒體運營等多種技能,電視媒體應該通過內部培訓、人才引進等方式,培養出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和短視頻新聞采編的全媒體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對現有的電視媒體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新媒體技能培訓,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體運營、SEO(搜索引擎優化)、數據分析、視頻編輯等技能,跨領域的技能培訓可以使團隊成員能夠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多元化內容生產和發布需求。
以“老”帶“新”的接力模式:媒體機構要招聘具有新媒體背景的年輕人才,此類人員通常更熟悉互聯網文化和新媒體技術,能夠為傳統電視媒體帶來新的視角和創新思維。在經驗豐富的采編人員帶領下,實現采編經驗與新鮮血液的深度配合,這種“老將”與“新秀”的結合,有助于團隊在保持傳統媒體優勢的同時,快速適應新媒體環境。
跨部門合作:鼓勵和促進采編團隊與技術團隊、營銷團隊等其他部門的密切合作,這種跨部門合作不僅有助于提升內容的創意性和多樣性,還能確保內容的有效傳播和推廣,只有整合各方資源和優勢,才能更好地實現全媒體傳播的目標。同時,還要借助靈活的工作流程輔助跨部門合作,通過建立靈活高效的工作流程,確保團隊可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包括簡化審批流程、采用敏捷開發方法、建立跨平臺內容發布機制等。
數據驅動新聞內容的創作:媒體機構應鼓勵團隊成員進行創新實驗,不斷探索新的內容形式、新的技術應用、新的傳播策略等,這種開放和包容的文化氛圍,有助于團隊不斷適應變化,保持競爭力。同時,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指導內容的創作和分發,結合用戶行為數據、內容瀏覽數據等,采編團隊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受眾需求和興趣點,從而生產出更受歡迎的短視頻新聞作品。
綜上所述,短視頻新聞傳播是當前融媒體轉型的重要路徑之一,也是電視媒體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的核心要素。在當前的傳播環境下,短視頻不僅擁有海量的用戶群體,同時也在新聞內容、采編模式、傳播分發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優勢,這為傳統電視媒體從業人員提出了更多轉型要求,只有打造優秀采編團隊,夯實全媒體傳播的技術基礎,構建全媒體傳播渠道,才能進一步發揮出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優勢特點,進一步提升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塑造出新環境下的電視短視頻傳播品牌,營造有序的互聯網傳播環境,讓電視新聞以更加多樣化的方式和渠道,影響社會各個階層的新聞受眾,發揮出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作者單位:淄博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