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兩起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痢及水腫病的診斷及治療案例,以期為廣大生豬養殖從業者、基層一線防疫工作者在服務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疫病防控、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大腸桿菌;黃痢;水腫病;仔豬
中圖分類號:S82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4)03-0059-03
豬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豬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流行范圍廣、危害嚴重的重要傳染病,仔豬易感且影響嚴重,是影響仔豬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1]。臨床上根據豬年齡、病原菌血清型以及感染豬臨床癥狀差異,可將仔豬大腸桿菌病分為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仔豬水腫病等[2]。由于大腸桿菌血清型多樣、結構復雜,該病在臨床上防控及診治十分困難,嚴重威脅著生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薛舒文[3]在廣西某豬場分離到239株致病性大腸桿菌,且對臨床常用藥物有一定的耐藥性;陳怡潔等[4]在豬腹瀉樣本中分離到137株致病性大腸桿菌,且發現禁用抗生素后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離率更高。由此可見,加強對豬大腸桿菌病的防控并尋找到可用于臨床治療及預防的用藥方案至關重要。本文對2023年兩起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典型病例診治情況進行闡述,以期為廣大生豬養殖戶、基層防疫工作者提供參考資料。
1" 仔豬黃痢病例診治
1.1 發病情況
2023年4月18日,接到貴陽市息烽縣養豬戶李某消息。具體如下:4月15日早晨該養殖戶一母豬產仔豬12頭,但17日發現仔豬有黃痢現象。仔豬脫水、消瘦,全身被黃色糞便污染,同窩仔豬發病12頭,死亡4頭。母豬有舔食仔豬糞便現象,母豬乳房發紅、腫大且無泌乳; 17日早晨發現同豬舍另外4頭母豬生產的43頭仔豬也出現了相似癥狀。
1.2 現場診斷
現場調查發現,該養殖戶共存欄生豬212頭,其中母豬28頭,育肥豬184頭。本次生產母豬12頭,共產仔豬105頭。截至4月18日,感染黃痢的仔豬55頭,死亡仔豬4頭。仔豬臨床癥狀為精神萎靡、消瘦、拉黃色水樣稀糞、不食。詢問養殖戶了解到,母豬生產前未接種過腹瀉類疫苗,未更換過飼料;產房溫度適宜且未間斷過電源;水源及水線正常消毒;全群未使用過藥物。結合臨床癥狀初步診斷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痢病;實驗室細菌分離鑒定結果為大腸桿菌陽性。
1.3 治療及環境處理
對拉稀嚴重仔豬:乙酰甲喹注射液10 mL、恩若沙星注射液10 mL、樟腦磺酸鈉注射液" "10 mL、青霉素400萬IU充分混勻后,按1 kg體重0.1 mL后海穴注射,同時頸部肌內注射" 1 mL,早晚各一次。對拉稀不嚴重仔豬:每頭仔豬灌服硫酸新霉素口服液或灌服楊樹花口服液" 2 mL。對脫水特別嚴重仔豬:將無菌生理鹽水和葡萄糖注射液混勻后,按5 kg體重5 mL混合液進行腹腔補液,每天1次,連續用5 d,直至癥狀緩解康復。
同產房未發病仔豬的預防方案:全群采用硫酸新霉素粉、白頭翁散等中成藥物進行預防。按1 kg飼料添加2 g中成藥進行拌料,連續用5 d。
保持產房溫度在25~28 ℃;每天及時清理產房糞便,并用二氯異氰尿酸鈉進行環境消毒。
1.4 轉歸情況
本病例通過及時診療及干預,疫情于4月28日得到控制。從發現第一例病例到最后一例病例清除,共11 d;其中,嚴重脫水死亡的仔豬9頭,治愈仔豬46頭,治愈率83.63%;本次生產105頭仔豬,最終存活96頭,存活率達91.43%。
2" 仔豬水腫病病例診治
2.1 發病情況
2023年5月26日,接到貴陽市息烽縣養豬戶張某消息。具體如下:養殖戶購買的21頭70日齡仔豬出現不同癥狀。2頭臥地不起,叫聲嘶啞,眼瞼水腫,精神迷亂,不食,不能站立,強迫行走時四肢亂蹬;11頭眼瞼水腫、不食;8頭采食量下降。
2.2 現場診斷
現場調查發現,13頭仔豬出現明顯水腫癥狀,其中2頭癥狀典型,表現為臥地不起,體溫36.2 ℃,處于將死狀態;11頭體溫39.5~40.5 ℃,眼瞼嚴重水腫,頸部、頭部水腫,部分表現出輕微神經癥狀。剩余8頭采食下降。初步診斷為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水腫病。實驗室細菌分離鑒定結果為大腸桿菌陽性。
2.3 治療及環境處理
對發病豬進行隔離。癥狀典型仔豬的治療方案:50%葡萄糖40~50 mL、維生素C 1 g、樟腦磺酸鈉0.2 g混勻后,靜脈注射,起始每2~3 h一次,3~4次后改為每8 h一次,待癥狀緩解后,按發病豬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發病豬治療方案:選用恩諾沙星注射液10 mL、速尿10 mL、400萬IU氨芐青霉素充分混勻后,按每千克體重肌內注射2 mL,同時20%磺胺嘧啶鈉按每千克體重3 mL于病豬另一側肌內注射。
未發病或未出現典型癥狀豬的治療方案:全群選用恩若沙星粉進行預防,按每千克飼料添加3 g黃芪多糖粉進行拌料后飼喂,同時少飼喂高蛋白飼料,多飼喂青綠飼料。
保持生長環境適宜,同時每天兩次采用戊二醛溶液進行環境消毒。
2.4 轉歸情況
本病例通過及時診療及干預,兩天后病情較輕的11頭病豬癥狀消失,采食恢復正常;癥狀嚴重的2頭仔豬,治療無效,死亡;無明顯癥狀的仔豬采食恢復正常。本次案例仔豬共發病13頭,發病率為61.90%,通過及時診治,最終治愈11頭,治愈率為84.62%,為養殖戶挽回了損失。
3" 討論
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白痢、水腫病是兩種嚴重影響仔豬存活率的疫病,發病率高,是廣大生豬養殖戶、疫病診療及防控從業者關注的重點[5],加強對其臨床鑒別診斷,對于快速治療,提高仔豬存活率,挽回經濟損失意義重大[6]。本文通過闡述作者遇到的兩起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仔豬引起的黃痢、水腫病的診治案例,探討仔豬大腸桿菌病的防控及診治策略。曹維偉等[7]研究表明,大腸桿菌引起仔豬腹瀉,死亡率可達20%,復方阿莫西林粉對大腸桿菌病治療有很好的效果,但存在劑量依賴性問題,會增加肝腎功能的負擔。臨床上給藥不足難以達到治療甚至急救的目的,因此聯合用藥方案是減少毒副作用和降低耐藥性產生的首選。張啟忠[8]研究表明,恩諾沙星與黃芪多糖聯合使用對仔豬黃白痢有較好治療效果,可用于臨床治療藥物聯合使用方案。作者在這兩起病例中,均采用了藥物聯合使用方案,均達到了較好診療效果。
堅守動物疫病防重于治的原則,才能將養殖效益最大化[9]。對于仔豬黃白痢、水腫病多發的豬場,應將多價疫苗列入免疫程序中,在母豬產前至少進行2次免疫,確保仔豬產后獲得較高的母源抗體水平,減少疾病的發生率[10],同時應加強對飼養環境,尤其是產房的消毒、管理工作,如保溫、祛濕、通風和母豬上產房前的消毒[11]。在當前細菌性疾病頻發,耐藥性加劇的背景下,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中獸醫將發揮重要作用。 楊新波[12]研究表明,全球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豬發病率達13.31%,且2016年后有增加的趨勢,復方中藥制劑對治療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肝臟腫大,降低炎性細胞因子具有顯著的效果。本文在病例診療過程中,對未發病的豬群采用的預防措施——適量抗生素+白頭翁散等中成藥物進行拌料飼喂,達到了較好的預防效果,由此可見,中成藥在預防、治療仔豬大腸桿菌病方面有較好的效果,對尋找臨床給藥方案、降低細菌耐藥性等方面具有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忠.豬大腸桿菌病的特征與防控研究[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2):17-18.
[2] 趙偉.豬大腸桿菌性腹瀉的預防與治療[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1):15-16.
[3] 薛舒文.廣西某豬場豬大腸桿菌分離鑒定、耐藥性分析及聯合用藥方案篩選[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23.
[4] 陳怡潔,袁秀芳,徐麗華,等.浙江省豬源產腸毒素大腸桿菌分子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學報,2023,43(8):1651-1657,1709.
[5] 李亞玲.仔豬大腸桿菌病的常見類型與防控措施[J].畜禽業,2023,34(3):69-71.
[6] 閆廣偉,李克欽,李克鑫,等.仔豬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病例分析[J].豬業科學,2022,39(1):53-55.
[7] 曹維偉,王艷,倪美,等.復方阿莫西林粉針對仔豬大腸桿菌病療效及血液指標影響[J/OL].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1-8.DOI:10.19958/j.cnki.cn31-2031/s.20231020.001
[8] 張啟忠.探討黃芪多糖與恩諾沙星治療仔豬黃白痢的效果[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23,43(5):40-42.
[9] 魏淑英,吳光興,王俊燕.依托畜牧獸醫管理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的路徑[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2):11-12.
[10] 蔣才智,劉超.淺談豬五種下痢病的鑒別診斷和防治[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6):30-31.
[11] 于一偉,王秋菊,徐曉東.豬大腸桿菌病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及防控措施[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2,25(6):76-77.
[12] 楊新波.復方中藥的發酵條件優化及其對豬源大腸桿菌致腹瀉小鼠的作用效果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23.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規模化豬場呼吸系統主要致病菌血清型快速檢測及防控技術研究”(項目編號:黔科合支撐[2023]一般008)、“基于多組學深度解析貴州生豬全產業鏈耐藥性傳播驅動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項目編號:黔科合支撐[2022]一般139);貴州省動物疫病人才基地建設項目“種豬場主要病毒性疫病綜合防控與凈化監測技術研究”(項目編號:黔疫控[2019]02號)
作者簡介:袁林,男,高級獸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疫病防控;E-mail:568857006@qq.com
*通信作者:藺俐仲(1982-),女,碩士,高級獸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疫病檢測及免疫;E-mail:5548108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