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是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通過分析健全消檢協作機制的意義,指出當前工作存在的不足,介紹H市Q區消檢協作機制實踐經驗,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方向,以期為新形勢下消防安全跨部門合作治理模式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綜合監管;消檢協作
H市Q區自2023年以來積極實施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機制,目前已取得較大成效。選取該區為研究對象,在總結消檢協作機制經驗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通過分析此機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工作方向。
1 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機制的主要內容
2022年,最高檢立足檢察職能,經過對生產安全事故類案件和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情況深入調研分析,發現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問題,向對安全生產工作具有綜合監督管理職能的應急管理部制發了安全生產溯源治理的“八號檢察建議”,并抄送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等11個相關部門,督促執法監管關口前移,共促安全生產治理水平的提升。該建議明確了檢察機關對于通過辦案發現的新行業、新領域的安全監管問題,將加強與有關監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及時提出檢察建議,促進相關領域健全安全監管[1]。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的指導意見》,要求提升跨部門綜合監管聯動效能,對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提出具體要求[2]。據此,具有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機關和具有綜合監管職能的消防部門開始建立常態化協作配合工作機制。
1.1" 消防領域行刑銜接
消防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失火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等涉及刑事案件需要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并將案件移送書抄送同級檢察機關。檢察機關負責對消防部門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和公安機關的立案活動進行法律監督,確保執法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1.2" 消防安全領域檢察公益訴訟
檢察機關承擔著公益訴訟的職能,在消防領域可以積極推動消防安全責任落實以及消防安全隱患整改。一方面,檢察機關對消防部門制發的檢察建議,會整改落實并及時回復。另一方面,檢察機關向政府其他有關職能部門或者企業制發的有關消防安全的檢察建議,會及時向消防部門通報。
1.3" 消防領域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銜接
消防部門在參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行政非訴執行等執法司法活動中,可以商請檢察機關履行行政檢察職能,雙方可深入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檢察機關與消防部門應當發揮各自優勢,為彼此工作開展提供專業咨詢意見。
2 健全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機制的意義
我國消防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但仍存在監管資源不足、協同不力等問題,導致消防安全隱患較多,火災事故時有發生。而消檢協作機制可以有效提升消防綜合監管水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2.1" 消檢協作機制是消防綜合監管從事后處罰向事前預防轉變的有效途徑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這一論述既厘清了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治理三者的關系,也表明了公共安全重要性及特殊性,明確提出了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戰略要求,部署了推動消防綜合監管從事后處罰為主向事前預防為主轉型的戰略任務。通過消檢協作機制,可以找出消防綜合監管事前預防的途徑,抓住源頭關鍵,分街道、分行業、分層次分析梳理消防安全隱患癥結,在“治未病”上下苦功,通過靶向治理,下好風險防范“先手棋”。
2.2" 消檢協作機制是消防綜合監管從單打獨斗向齊抓共管轉變的有效抓手
當前,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消防工作在各級政府領導下,依托各級安委會、消安委平臺協調推動,但如何有效落實各行業部門、屬地鄉鎮街道的行業監管和屬地管理職責一直缺乏有效抓手,而消防部門和檢察機關可以實地檢查現實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問題,暴露出行業監管和屬地管理的漏洞和盲區,進而推動行業部門和屬地街道落實消防責任。
2.3" 消檢協作機制是消防綜合監管從邊界模糊向權責明晰轉變的有效舉措
以H市為例,該市《消防條例》《消防安全責任制規定》都規定了行業部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等職能部門的消防安全管理職責,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責任制,提升各級政府、行業部門和社會單位消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但在履職成效方面,可能出現履職不到位、效果不顯著的情況。而運用消檢協作機制可找出各行業部門可能在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方面的交叉重疊部分,進而厘清職責,推動工作。
3 當前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全國眾多城市的消防部門和檢察機關正積極構建消檢協作機制,由于消防安全風險因素復雜、專業知識水平局限、基層消防安全治理不足以及人們日常思維模式的慣性,在推行消檢協作機制的過程中,部分地區的工作的實踐遇到了一些值得關注和優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隱患排查及時性有待加強
當前,高層建筑、倉儲物流、大型商業綜合體等涉及公共安全領域的火災風險日益增加,整體處于傳統隱患與新型隱患交織疊加的階段。可以說,消防安全風險因素復雜且多樣,是動態變化的[3]。因此,無論是消防部門還是檢察機關,都難以將每一個有可能引發事故的隱患全部排查到位,加之雙方工作的職責和重心不同,在執法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線索移送、事故調查協作以及法律監督工作的有效銜接上也會存在滯后性。
3.2" 消防和法律專業知識還需加強
受限于人員能力素質、人員編制等條件,消防部門人員主要接受的是消防監督檢查和應急救援方面的培訓,可能對法律知識,特別是與消防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司法程序了解不夠深入。而檢察機關人員主要接受的是法律和司法程序方面的培訓[4],對消防技術、火災分析等專業知識了解不夠深入。
3.3" 隱患排查的針對性亟待增強
由于消防安全治理認知的差異化,各行業部門在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上還不同程度存在“打折扣、降標準”的現象,同時存在基層消防安全監管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消防安全責任的全面落實[5]。消防工作呈現分散化、碎片化的特點,當消防部門與檢察機關在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時,難以科學、高效、精確地進行消防安全問題綜合治理工作,對消防安全隱患進行聯合整治的針對性還需加大。
4 H市Q區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機制的實踐經驗
4.1" 機制建立方面
一是建立了協作機制。H市Q區由其轄區內消防救援支隊與檢察機關以聯合發文等形式建立區級層面的檢察監督與消防救援執法工作協作機制,明確了組織機構、聯席會議、線索移送、辦案保障、業務交流等多項工作內容。日常工作由消防救援支隊法制部門和檢察機關負責公益訴訟的檢察部門對口聯系。二是業務交流機制。雙方建立互派干部、學習培訓機制,互相學習業務知識。雙方業務骨干可以聯合開展工作調研,為涉及消防安全領域的行政和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提供有力專業支持。
4.2" 聯合執法方面
2023年,雙方聯合到15處還遷房等住宅小區實地調查,區檢察機關針對區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問題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邀請消防部門參加聽證,建議H市Q區的街道開展針對性消防安全整治,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區檢察機關在消防安全領域共下發18份檢察建議書。其中,針對H市Q區的老村臺消防安全隱患問題下發檢察建議書5份,針對H市Q區的郊區荒草火災下發檢察建議書3份,針對H市Q區的居民住宅小區消防設施、消防疏散等安全隱患下發檢察建議書10份,有效凈化了消防安全環境。
4.3" 行刑銜接方面
2023年3月、6月,H市Q區消防部門兩次對轄區內地產公司住宅項目進行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查,隨機抽取了該項目中的灑水噴頭、消防水帶、滅火器和防火門等消防產品并送檢,發現其中的防火門檢驗結果均為不合格,涉案金額已超過5萬元。檢察機關向消防部門提供專業意見,指導消防部門調取了不合格防火門的相關材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之規定,防火門標稱生產者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隨即將此案件整體移送Q區公安分局并商請檢察機關履行行政檢察職能。本起案件是H市第一起涉及使用偽劣消防產品的行刑銜接案件,通過此次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嚴厲打擊,有效規范和整頓了轄區消防產品的市場秩序。
4.4" 業務學習方面
H市Q區消防部門和檢察機關建立互派干部、學習培訓機制,互相學習業務知識。雙方業務骨干可以聯合開展工作調研,為涉及消防安全領域的行政和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提供有力專業支持。目前,Q區檢察機關派員到消防部門理論授課1次,消防部門4名執法人員受聘為最高檢“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志愿者,并積極參與消防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活動。
5 健全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和檢察監督協作機制的工作方向
5.1" 健全完善協作機制
消檢協作機制要明確組織機構,制定協作規章制度,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協作流程,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和處理消防安全領域相關問題,確保信息交流順暢,及時協調各類消防安全事務,提升工作效率。同時,消防部門和檢察機關要建立日常宣傳機制。充分借助報刊、電視等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雙方在協同推進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舉措和成效,發布典型案例,回應公眾對公共消防安全的關注,形成全社會重視、支持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圍[6]。
5.2" 加強信息共享溝通
消檢協作中雙方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實時更新和共享消防安全信息、案件進展等重要數據,進而促進雙方了解最新工作動態,提升消防安全領域隱患治理工作整體效果。此外,如果出現涉及消防安全行政執法及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的重大案件、事件和輿情,各方應當及時相互通報,共同研究辦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問題。
5.3" 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消防部門與檢察機關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行動,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執法合力,提高執法威懾力和實際效果,針對消防安全隱患進行聯合整治。對發現的隱患問題,檢察機關要及時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
5.4" 開展理論學習培訓
消防部門和檢察機關要定期開展聯合理論學習培訓,提升雙方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協作能力。在聯合檢查前,消防部門可邀請專家就消防安全相關主題進行講解和授課,提高檢察機關人員的消防專業知識水平,確保在實際工作中能夠高效配合,及時發現消防隱患。在具體案件中,檢察機關可以幫助消防部門學習法律知識,對于涉及專業性問題的案件,可以派員現場指導,通過對專業性問題的探討與研究,更好地解決消防公益訴訟問題,真正做到“以訴促調”。
5.5" 擴展協作主體范圍
隨著消檢協作機制的深化,未來會有更多的主體參與進來,形成“消防部門+檢察機關+其他行業部門”的工作協作機制,也可吸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等人員,提供更加專業、科學的建議和意見。通過擴展協作主體范圍,消防安全治理能力獲得改善,這樣更有利于消防安全的長久發展。
6 結束語
消防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通過健全完善協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溝通、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開展理論學習培訓、擴展協作主體范圍等方式,消防部門與檢察機關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更加有效推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更加有效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重大風險,形成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工作合力。
參考文獻
[1]張建忠,郭竹梅,薛慧.最高人民檢察院“八號檢察建議”解讀[J].人民檢察,2022(11):49-52.
[2]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的指導意見[J].自然資源通訊,2023(4):13-15+29.
[3]劉凱,許冰.城市火災風險因素分析及防控對策——以鄭州市為例[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24,33(1):117-121.
[4]邱劍波.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的適用困境和對策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24.
[5]張勁松.G市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3.
[6]王峰.淺論人民檢察院在消防安全領域中的職能作用[J].中國消防,2022(S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