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工是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化工企業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由此可見一斑。但是,化工也是個高污染行業,化工生產帶來的廢棄物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近年來,在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和人們環保意識增強的雙重加持下,化工企業與時俱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已成必然之勢。文章簡要介紹了化工企業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社會背景,著重討論了綠色發展視域下化工企業加強環境保護的路徑。
關鍵詞:化工企業;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路徑
化工是現代工業的基礎產業之一,指的是,通過對天然資源進行改變和利用而制造出各種化學品、化學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產品。化工企業生產出了很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材料,如塑料制品、橡膠制品、化妝品、洗滌用品等,可見,化工生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化工生產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小覷,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化工企業一味只看重生產所帶來的眼前利益而不注重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則無異于“涸澤而漁”、“飲鴆止渴”,勢必會遭到環境的懲罰。
一、化工企業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化工企業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化工企業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廣泛的化學產品和技術,涉及建筑、醫藥、能源、汽車、電子、紡織、食品等諸多領域;另一方面,化工企業與其他工業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結成了相互依存的關系,許多其他工業企業都需要依靠化學制品和化工材料來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比如,汽車企業需要化工生產為其提供橡膠、顏料、涂層等材料,電子工業需要化工生產為其提供半導體材料和涂層。由此可見,化工是一種高技術產業,對化工產品和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促進了社會經濟效益的增長,而且化工生產涉及的范圍也非常廣泛,與很多社會企業存在著密切的合作聯系,因而也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化工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社會背景
工業化大生產在為人民提供豐富物資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人們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也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環境問題,開始關注環境問題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這就是當前化工企業在經濟發展道路上所面臨的社會背景。客觀地說,作為重要的經濟實體,化工企業在生產中對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不僅化工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固等有害物質會對周圍的空氣、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危害生態系統的平衡和人類健康,而且對化學品的使用和處理也會導致環境風險,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社會背景,所以,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環保建設,就成為了我國當代化工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綠色發展視域下化工企業加強環境保護的路徑探索
化工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走綠色發展道路是不二法門。所謂“綠色發展”,指的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創新發展模式,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按照綠色發展理念要求,化工企業在生產中應將環境要素納入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應把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共同發展作為發展目標,應把生產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和生態化作為關注對象,在此前提下開展的生產活動才是具有積極意義和長遠意義的。
第一,樹立全員環保意識。化工生產帶來的環境問題是不容置疑的,企業所有員工都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都要主動承擔環境保護職責,只有樹立全員性的環境保護意識,讓所有員工都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將環保知識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將環保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將環保意識融入意識形態之中,面對生產帶來的污染物,不僅要嚴格按照企業規定流程進行作業操作,還要確保處理質量達到了相關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環保工作的實效性,化工企業才能走出一條綠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二,明確環保目標責任。目標責任是指不同的責任者在考核期內應達到的目標。責任目標既是工作,也是責任務。環境保護事關化工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明確環保目標責任,是必要舉措。企業應在目標分解、協商的基礎上,根據每個部門和每個員工的工作目標,明確其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所應達到的要求,把目標責任落實下來。企業制定目標責任應包括這樣幾個方面:1.明確目標責任要與各種責任制相結合;2.應在明確集體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員工個人的目標責任;3.應明確目標責任的內容、數量、質量、時間等要求,保證目標責任的具體化、指標化,保證目標責任的便于執行、檢查和考核;4.應授予目標責任人適當的權力和資源,以保證目標的實現。
第三,保證環保資金投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足額的資金投入和保證到位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足額的資金投入作保證,一方面,可以引進和應用先進的廢物處理、污水處理、廢氣治理等環保技術和設備,更好地降低化工生產中對廢水、廢氣、廢棄物等的排放量,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快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提升環保質量,提高環保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優化原材料選擇和生產工藝。在化工生產中,原材料選擇和生產工藝對環境保護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是處理好環保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通過選擇低污染、低能耗的原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源的程度,又比如,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排放;并且,優化原材料選擇和生產工藝,還有助于促進清潔生產和對資源循環利用,不僅減少了化工生產中廢物的排放量,而且還起到了節約能源的作用,而這也正是綠色發展理念所倡導的。
第五,推廣和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也叫做“資源循環型經濟”,是指“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主張,應“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一產品_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循環經濟的特征表現為“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環經濟下,“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從而“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化工企業是污染型企業,推廣和發展循環經濟,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有力踐行。
第六,提升廢棄物處理水平。廢棄物處理是化工生產企業的一項常態化工作,做好該項工作,對加強環保工作至關重要,在實際執行中要把握好這樣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要加強對源頭的監督管理,對于化工生產原材料的選擇,重點要選擇符合環保要求無污染的原材料,以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另一個方面是要積極研究開發各種低能耗、無公害的生產工藝程序,以降低化工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數量,進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程度。
四、結語
加強環境保護、發展綠色經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一種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當前,我國化工企業正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唯有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樹立環保意識、降低環境污染、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方能在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方能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化工企業環保管理問題及發展探討[J]. 李琴.現代商貿工業,2018(33)
[2]加強化工企業安全環保管理的意識和措施的分析[J]. 朱海;王懷亮.大眾標準化,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