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實踐中,偉大的建黨精神貫穿于革命、建設、改革的各領域和全過程。新時代新征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內涵,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實踐要求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淬煉的時代精華,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凝結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準確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立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要求,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靈魂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從世界的變化與發展中,在“問題與主義”之爭中找到的救國救民的真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1]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根本在于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提供了工人階級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同時還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用這一銳利思想武器指導事業發展,并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使其煥發永恒的精神光芒。從百年黨史看,作為真理的馬克思主義和作為政治組織的政黨建設都經歷了中國化的歷程,在世界與中國的密切互動中,中國共產黨在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發展道路選擇、政黨自我革命、民族復興使命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探索和創新中不斷前進。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主題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國共產黨誕生伊始,就肩負著改變中華民族被奴役、被剝削命運的使命,這也使中國共產黨成為一百年前風起云涌的諸多政黨中僅有的能夠歷經烽火硝煙,團結帶領中華民族接續奮斗、奪取政權并走向復興的偉大政黨。同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標明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揭示了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以初心贏民心,以生命踐使命”的奮斗形態。[2]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一揭示黨的宗旨和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本質,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新形態的科學論斷,既明晰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根脈,也確證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初心使命貫穿中國共產黨百年艱辛奮斗史,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標明了中國共產黨因何而立、向何處去、何以能夠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使黨始終展現出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底色
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3]中國共產黨在充滿斗爭的環境中誕生并帶領中國人民破壞舊世界、建立新世界。不怕犧牲鑄就偉大,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塑造精神力量。百年來,伴隨場景的不斷轉換,正是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中,中國共產黨人構建起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邁上新征程,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全黨同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接續過去與未來,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更大成就。中國共產黨人英勇斗爭、敢于斗爭,是堅持人民至上,是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斗爭;是立足過去,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在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時,通過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推動歷史車輪奔向光明未來。在接續過去與未來中,偉大建黨精神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了超越時空的科學屬性、理論品格和實踐意義。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品格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對黨忠誠就是始終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從革命、建設、改革到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百年奮斗中,中國共產黨走過彎路,也遇到過挫折,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志和決心始終沒有動搖。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加速了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為新發展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了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制度基礎。
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4]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需要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不斷踐行實施。
(一)立足理論學習夯實真理基礎
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理想信念,形成了堅如磐石的強大精神定力。歷史和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得以繁榮發展的根本在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是黨和國家不斷繁榮發展、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源泉。中國共產黨全面把握和深刻悟透馬克思主義理論,以我們黨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勵廣大人民,以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凝聚力,夯實了全黨全社會的理論基礎。始終做到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和錘煉黨性修養,將宗旨和初心根植于內心深處,將使命擔當切實外化于具體行動之中,發揮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際的作用,進一步增強科學運用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自覺。
(二)通過建章立制提供制度支撐
偉大建黨精神激勵和引領著我們黨“救國立國興國”的偉大實踐,與我們黨的紀律和制度高度耦合,具體統一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全過程。首先,需要著力拓寬宣傳偉大建黨精神的機制,在全黨全社會廣泛宣傳偉大建黨精神,使之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革命精神和前進動力。拓寬宣傳機制是全面賡續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條件,唯有在多樣化的宣傳機制保障下積極宣傳偉大建黨精神,才能在全方位的闡釋下實現偉大建黨精神的真正“入腦入心”。其次,賡續偉大建黨精神離不開健全的監督機制,需要在有效、正確的監督之下,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為此,要建構長效的監督機制,立足標本兼治來實現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與有效監督的融合統一,以有效的監督推進賡續實踐的有序開展,以賡續實踐效果反過來驗證監督機制的實效性。
(三)加強傳承濡染煥發文化活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千年發展的“根”與“魂”。回顧百年歷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早已深刻熔鑄在全體共產黨人的血液之中,為生成偉大建黨精神夯實了厚實的文化根基。新時代賡續偉大建黨精神,要堅持科學、客觀、理性的態度,主動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精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偉大實踐中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為賡續偉大建黨精神提供生機活力。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為不可分開的有機整體,這樣不僅能夠凝聚起全黨全社會的強大力量推進民族復興進程,又能夠為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滋養精神血脈,為現代化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能。
新時代賡續偉大建黨精神,需要始終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的奮斗實踐,充分發揮偉大建黨精神深刻改造客觀世界的強大功能。把偉大建黨精神與奮斗目標融合統一起來,以強大的精神力量指引中華民族投身民族復興的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
[2]李書磊.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N].人民日報,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