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于近日共同印發了《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了四大定位:是指將南繁硅谷建成國家級種業創新基地、種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種業科技國際合作大平臺和種業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
規劃明確兩階段目標:到2025年,國家南繁硅谷產業帶動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資源、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集聚態勢初步形成,配套政策和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逐步完善,營商環境大幅優化,科技攻關成果顯現,國家級種業創新基地初步建成。到203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下的種業創新體系、政策體系、產業體系健全完善,全球領先的科研院校、創新型企業、領軍型人才不斷聚集,種業創新質量和速度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全面建成。
《規劃》對南繁硅谷重點進行了兩方面布局。在功能布局上,主要是“一城兩地三園”。“一城”是南繁科技城,定位于種業創新、支撐保障、合作交流、貿易服務等功能;“兩地”是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是育種材料加代、鑒定、擴繁和種質資源引進中轉隔離檢疫、評價利用的關鍵支撐;“三園”是農作物、畜禽、水產三類現代種業產業園,是育種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在空間布局上,主要是“一心一軸多基地”。“一心”是以三亞市崖州區為核心,南繁科技城、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在這里集中布局;“一軸”是以三亞、陵水和樂東等3市縣為軸線,建立國家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多基地”是布局在全島的多個良種繁育基地及現代種業產業園。
《規劃》提出了六項重大任務。一是打造重大科研關鍵共性平臺、應用研究平臺和產學研聯合種業創新平臺,提升科研育種創新能力。二是高標準建設育制種基地和熱帶作物、畜禽水產良種繁育基地,滿足高水平南繁需要。三是建設農作物、畜禽、水產種業產業園,構建現代南繁產業體系。四是健全種業支撐保障體系,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種業監管治理,提升南繁管理服務能力。五是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開展技術對外合作、加強“一帶一路”種業貿易,拓展南繁種業發展空間。六是改善隔離檢驗檢疫設施,優化種質資源準入通道,強化資源檢驗技術支撐,確保生物安全風險可控。
《規劃》提出了七項保障措施,即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政策創新、加大資金支持、保障用地用海、強化人才保障、加強監督指導。
據了解,《規劃》實施主要會給南繁硅谷帶來四方面變化。一是打造成為國家級種業創新高地。以崖州灣實驗室、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為平臺,產學研創新主體加速集聚,基因組學、分子遺傳學、合成生物學等研究應用不斷強化,南繁硅谷將逐步成為國家種子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制高點。二是打造成為種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圍繞南繁產業轉型升級,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機制進一步優化,高度市場化的成果孵化基地加快建設,南繁種業產業集群全面培育,將引領全國種業高質量發展。三是打造成為全球種業合作交流大平臺。南繁硅谷將成為中國種業“引進來”“走出去”的最前沿,農業種質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種業關鍵生產要素將實現有效集成與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種業合作交流新平臺。四是打造成為種業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南繁硅谷建設將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適應的高水平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新動能和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種業振興的南繁根基將會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