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佩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第39 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向他們和全國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
“強教必先強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長期以來,全國廣大教師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培根鑄魂,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教師隊伍建設,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以多種方式表達對教師隊伍的深切關懷與殷切期望。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深情禮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對做好老師提出四點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勉勵他們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我國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待遇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長期以來,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總書記提出教育家精神,體現了對教師高尚品格的充分認可、對辦好教育事業的殷切期望,給教師群體明確了奮斗的標準和高遠的追求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廣大教師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涵養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秉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勤修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用大愛書寫教育人生;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提升教書育人能力,優化教師管理和資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榮譽表彰體系,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濃厚氛圍,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廣大教師要不負黨和人民期待,牢牢扛起光榮使命,切實負起育人之責,為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