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萍
本文將結合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分析我國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展望,提升生鮮食品物流產業的發展。
1.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模式下,所有的生鮮商品都要通過冷鏈。冷鏈物流可以確保新鮮農產品在遠距離運輸的過程中不腐爛。冷鏈物流是生鮮農產品在電商環境下突破空間壁壘,增強運輸能力,保證產品新鮮的關鍵,是電子商務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2.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生鮮產品在儲存、運輸中會產生特殊的時間和環境需求,而冷鏈物流則滿足了這些產品的運輸需求。冷鏈物流采用先進的冷凍技術和溫度控制設備,可以減少生鮮農產品在運輸中的損失,從而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安全質量,并確保了從運輸到運抵的新鮮。生鮮產品的運輸有三個特點:一是時效性,生鮮產品需要及時進行配送。二是復雜性,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溫度等要求,必須采用多種專業技術和先進的裝備。三是高費用,冷鏈物流要求有專門的冷凍設備,冷凍設備的價格比常規的物流設備要高,冰箱需要不斷地用電制冷,而電力和燃油的價格也是一個很大的開銷。
冷鏈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物流信息需求密切相關,二者相結合能夠為物流公司提供即時的物流信息,在產生新的需求訂單時,通過在線支付物流費用,既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又能提高二者的效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生鮮電商交易額已由2017年的1345.3億元增至2018年的2235億元,2020年已超過3500億元。
1.物流設施。在我國很多冷藏運輸中,仍然使用冰袋、棉被等比較低端的控制溫度的材料,起不到恒溫的作用。現如今,由于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速度還比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運輸過程中的冷藏車及制冷設備等不夠完善,也缺乏科學的制冷和恒溫技術,導致生鮮產品在運輸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2.包裝。(1)行業標準不規范。在我國冷鏈物流領域,許多技術問題尚不夠成熟,缺少統一的包裝標準和質量指標,有關部門對冷鏈物流企業的包裝管理尚需加強,缺少標準、規范的約束,冷鏈食品的包裝質量將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必須通過完善相應的制度和技術規范來提升。(2)包裝技術不完善。先進的冷鏈物流包裝技術可以保證新鮮農產品在貯藏、運輸中的保存和保鮮,但由于國內該項技術的研究時間和使用時間比較短,所以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3)產業發展不完善。對于這些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性能,需要采用較為復雜的加工工藝和設備。目前國內冷鏈物流行業中,由于缺乏相應的加工設備,行業內資源整合程度不高,沒有一個統一的發展計劃,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3.運輸配送。因為新鮮農產品容易腐爛,也不好保存和運輸,購買后需要短時間運輸到位,而且配送的范圍廣,費用高。很多產品的質量不一,在統一運輸上有難度,這就造成了運輸和配送難以保障產品質量。
1.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了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冷鏈物流必須引入現代化的冷鏈物流技術,并構建一個可以實現信息共享的物流信息化體系。我國的冷鏈物流企業必須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采用先進的冷凍技術、恒溫設備、完善的生產設備。只要能先提高冷鏈物流的實力,就能讓生鮮農產品和冷鏈物流相互促進。2.建立包裝生態化體系。由于新鮮農產品具有較高的包裝要求,為了防止其在運輸、配送中發生變質、破損等問題,需要采用更加復雜的包裝材料,從而導致冷鏈物流行業中存在著包裝過大、浪費等問題。隨著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的迅速發展,冷鏈物流的包裝也日益增多,因此,如何使冷鏈物流包裝綠色、生態化已成為冷鏈物流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3.建立物流信息管理體系。為保障冷鏈物流的全程品質監控,建立健全信息查詢平臺,實現物流信息化管理。根據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運輸需要,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并在各個環節上制定嚴格的標準,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按照規范的模式操作;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時跟蹤和監控冷鏈物流的各項數據,為每一條冷鏈物流的采購做好準備,并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確保生鮮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生鮮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在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存在著物流設施不完善、包裝不規范、物流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所以,要建立和完善冷鏈物流信息查詢與信息管理平臺,確保冷鏈物流在高質量的前提下運行,從而提高整個冷鏈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本文從加強物流設施設備、建立物流信息管理體系等方面分析,根據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自身的發展特征,建立相應的標準化體系,從而推動其突破瓶頸,朝著更加規范、更加開放的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