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思竹
近十幾年來,我國物流也飛速發展,與之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物流的設備都在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叉車的出現結束了物流行業人力肩扛搬的時代,大量的重體力勞動被叉車所替代,叉車作業已成為物流行業最常見的使用工具。但我國叉車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不按規范標準操作及無證上崗的情況時有發生,本文簡要解析我國目前多數物流企業叉車作業操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管理辦法。
叉車是工業搬運車輛,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與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叉車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內燃叉車、電動叉車和倉儲叉車。
(一)無證駕駛現象嚴重。叉車證屬于特殊工種證書,需要到當地指定地點去考取,電動叉車與內燃叉車等全自動帶有駕駛艙需要駕駛員操作的叉車,國家規定必須取得叉車證書方可上崗。但日前在實際物流作業中,很大部分叉車駕駛員并未取得相關證書而從事相關業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物流網點多在偏僻的城郊且短距離作業,無證駕駛很難被發現,加之當地政府管制松懈,考證意識薄弱,無證駕駛現象屢見不鮮。
(二)叉車操作隨意,不按規定規范作業。手動的液壓叉車(俗稱地牛)、半自動叉車、全自動叉車,包括現在的無人駕駛叉車,每一種類型的叉車國家均有明確具體的安全操作規范,但物流企業實際運營中,大量企業存在對操作規范的不重視,不培訓,不執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超150萬家快遞物流相關企業,33%的物流企業注冊資本500萬以上,56%的快遞物流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小企業要遠多于大型企業。大企業從管理制度上講,對于安全問題較重視,但物流行業屬新興行業,叉車的使用更是新設備的引入,雖然國家已制定了相關操作規范標準,但被企業引用的不夠具體完善。小企業問題更加嚴重,對于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規范操作更是無法執行,更有甚者,有些小物流企業需貨物拼裝托盤,操作人員會站在托盤上從幾十米高的重載大車上隨貨叉的升降而上下運行并站在托盤上作業,危險性極高。因叉車操作作業不規范,引發的常見的安全事故有:(1)駕駛特種車輛叉車進入機動車道引起交通事故,造成傷亡。(2)叉車承載超限,視線受阻,造成自己或他人損傷。(3)駕駛車輛速度過快,尤其轉彎過快,造成掉落月臺、側翻等。(4)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等發生事故造成傷亡。(5)為叉起較重貨物平衡,司機將自己作為配重失衡引發事故。(6)無證上崗,貨叉叉落貨物或叉到他人引發事故。據網調數據浙江叉車事故通報為例,浙江作為叉車使用大省,截至2021年底,全省辦理使用登記的叉車19.5萬臺,占特種設備總量的11.9%。約占全國叉車總數的12.5%,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多年來叉車事故頻發,易發。近五年的叉車事故死亡數據均占當年特種設備事故率死亡總人數的50%以上,在2021當年全省叉車事故6起,占全年特種設備事故總數的85.7%;死亡5人,占當年特種設備事故傷亡總人數的83.3%。據調查事故直接原因統計為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不系安全帶、裝載時貨物重心不穩、叉車超載作業、門架起升過高作業、超速行駛或急轉彎、行駛時未有效觀察、貨物遮擋視線、叉車載人作為升降平臺。作業空間不足等,以上血淋淋的數據足以引起大家對叉車安全操作規范的重視。
全國的叉車使用量在逐年攀升,事故隱患也在逐年攀升,針對物流叉車中正確的操作規范無法真正落地執行,提出以下建議。(一)政府相關執法部門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監管。對于目前市場上無證上崗的叉車作業人員進行嚴管整治,對于嚴重違反安全操作的物流企業制定詳盡的管理辦法,引起對物流叉車操作的安全重視,對物流企業要有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二)加強物流企業內部叉車安全知識的培訓。加強對我國物流企業安全知識的培訓迫在眉睫,特別是中小企業,物流行業門檻低,起步晚,普遍存在企業內部總體知識水平不高,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操作知識匱乏,一旦事故發生給企業自身也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定期對物流企業管理人員及相應作業人員培訓及考核,加強安全操作知識地學習及強化安全意識,激發安全管理覺悟。物流企業內部要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有效轉訓,規范操作步驟及監督員工執行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三)物流企業內部持證上崗落地執行,定期檢修車輛。對于目前叉車特種車輛要求持證上崗而無證的現象,除相關執法部門加強管理外,物流企業自身要使用執證人員作業,對于無證人員考取證書后方可上崗,對無證上崗及違規操作人員制定懲治管理辦法。定期對叉車進行檢修是叉車管理規范的重要步驟,按照操作規范定期的檢修與保養,除日后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