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峰旭
物流行業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經歷了高速發展的時期,目前也有不少公司加入進來,希望從其中分一杯羹。物流供應在越來越多企業涌入的情況下有增無減,但是公眾對供應的需求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市場的飽和程度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物流行業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物流行業在我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物流業逐漸變得規范化,市場競爭也隨之加劇。為了在競爭如此劇烈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成本管理顯得愈發重要起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員工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儲備不斷提高,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層次也有了明顯的發展,但是整體來看物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仍然較低,這就導致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缺乏高素質的人才,過高的開支和利潤難以保證的企業等等。由此可見,要想在競爭中存活下去,物流企業有必要結合國家具體方針政策,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面對挑戰和機遇。其中,成本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小型物流企業來講更是如此,要想長遠發展,贏得競爭就必須進行成本管理,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本文將以物流企業A公司為例,探究A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得出促使企業長遠發展的方法,以期為相關企業提供可借鑒建議。
1.1 A公司簡介。A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主要包括:以代理國內集裝箱貨物運輸為主的物流企業——國內貨物運輸代理、省際普通貨船運輸、省內船舶運輸、水路運輸普通貨物。
1.2 A公司成本管理體系分析。企業成本管理系統是用于指導和控制企業成本的管理系統,其基本職能是指揮和控制成本。中心任務是在當前成本水平盡可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盡可能讓企業更多地盈利。據此,本文通過分析A公司2018-2022年度利潤表中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利潤三個指標,去分析A公司成本管理體系,選擇指標的原因是成本管理制度需要考慮成本與利潤的關系。通過分析A公司利潤表可以得出,近五年A公司的營業利潤總體呈現出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189000元漲至363000元,但是波動幅度較大,呈現出上升-下降-上升的態勢,其中2018年-2020年營業利潤逐年增長,2021年營業利潤大幅度下跌,到2022年又再次提高。而營業成本則從2018年的1500萬元逐年上漲到了2022年的2800萬元,這與成本管理體系的任務目標相悖,也說明了A公司在成本管理體系上的不合理。要想降低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建立完善的費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1.3 A公司成本利潤率分析。成本利潤率是衡量企業某一時間段盈利水平的相對指標。這一指標既能考核企業在不同時期是否真正完成了利潤計劃,也能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進行分析,對提高經濟效益起到促進作用。我們據此對A公司的成本費用管理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并對公司的費用利潤率進行了分析。根據2018-2022年度財務報表顯示的數據,A公司成本利潤率根據“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成本費用=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成本利潤率=營業利潤/成本費用合計×100%”三個指標綜合計算得出。經過計算可以得出,2018年-2022年A公司成本利潤率分別為1.20%、1.37%、1.60%、1.70%、1.18%。由此可以觀察到,A公司成本利潤率并不穩定,整體呈現出從2018-2021逐步增長,在2021年達到頂峰后,在2022年又下跌至五年最低點的變化情況,成本控制成效顯著,在這一年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但2022年降到了近5年來的最低點,說明當年成本控制的力度較差。綜合來看,A公司成本控制并不穩定,加上受到疫情的外界影響,導致成本利潤率不斷波動,公司每年的盈利也在波動。
根據對A公司近五年利潤表相關數據和成本利潤率的分析,本文認為A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存在以下問題:
2.1 成本管理意識不足。每個員工都需要在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扮演角色,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強化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確保各項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考慮到A公司管理規模較小,人員履歷有限,對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僅是少數。大多數員工在進行成本管理時,對成本管理意識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注重事后項目的控制,而對成本管理的事前和事中都有所忽視。在他們看來,成本管理并不是貫穿始終的,它只在某個特定階段存在。部分環節存在資源浪費問題,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不利影響,原因是未能實現全員參與成本管理。
2.2 成本管理方法存在問題。有的企業為了更好地實現成本管理目標,沒有選擇成本管理的適用方法和工具,沒有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實際經營情況,導致造成企業所需要的目標未能達成。從A公司以往年度的利潤表中可以觀察到,與上年度相比,總支出有所上升,其中營業費用、銷售費用的比例更高。所以,企業利潤下滑的原因是由于成本費用的增加,進而可以看出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存在不足。
2.3 成本管理體系不完善。A公司由于發展時間較短,規模較小,管理團隊專業水平有限,導致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經驗不足,關于A公司企業的相關成本管理經驗只是借鑒了其他企業或自己總結出來的,缺乏獨立、完整、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沒有建立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成本管理體系,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成本管理體系與自身企業并不契合,使得企業成本管理所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
2.4 各部門環節缺乏溝通。A公司成本管理環節不僅缺乏溝通,而且環節單一,主要是由企業管理人員說了算,再具體分配到各個部門,各個部門人員并不會去和本部門之外的部門去溝通,只是單純履行上級的指示,這樣就導致公式化的工作,降低成本管理效率。
3.1 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加強對成本管理的重視,提高企業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切實把企業的成本管理手段落到實處,首先從思想上著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A公司需要在管理層面引入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使成本管理部門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才能增強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另外,員工每年的培訓計劃中,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培訓,增加費用管理方面的培訓。企業為了提高員工對成本管理培訓的重視程度,可以邀請專家舉辦講座。在企業內部,要把成本管理和企業文化結合起來,以文化為導向,在員工思想和行為中融入成本管理,需要建立良好的氛圍。同時,企業也要建立鼓勵員工溝通的溝通平臺,使其成本管理的整體意識得到提升。加強員工之間的溝通,也能幫助企業找到不足,然后加以完善和發展。
3.2 完善成本管理方法。A公司采取適當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需要加強會計核算和監控。能否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控制成本管理是否做得好,對成本管理工作的實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企業從只注重成本核算逐步轉向成本控制,這是由于國家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的變化,企業對成本管理的思路也發生了改變。企業在成本管理工具的選擇上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避免利潤低于成本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進行成本管理時,為了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需要充分利用目標成本法,讓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到目標成本管理過程中來。
3.3 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A公司需要制定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制度,并根據國家的政策和經濟環境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第一,確定恰當的費用管理目標。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將收益最大化;此外,還要建立清晰合理的組織架構,做到管理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層級之間、部門之間都要明確分工負責。復雜的契約管理可以在制定契約規劃時簡單化。二是打造高效管理流程,出臺鼓勵職工積極參與制度建設、改進工作的相關激勵政策。其次,對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建立完善的監控制度,確保各工作環節有條不紊地開展。實時監控成本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從而判斷其是否已經達到了既定的目的。為了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提高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從而達到控制浪費、節約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的。建立適當的成本管理制度,對推動企業不斷發展意義重大。
3.4 增強各部門環節的溝通。A公司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現狀,搭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以適應成本管理的實際需求。這種做法對于企業項目信息資源的流通、企業對于內部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控制、預算等工作的獲取,以及企業與分散式工作之間的銜接,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通過信息資源利用這一平臺,能夠及時保持零散的項目工作與企業的聯系,及時得到企業反饋,在遇到問題時給予支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通過這個平臺,企業成本管理的質量將得到更快速、更高效的進一步提升。
A公司需要將成本管理與企業發展恰當地結合起來,使其在企業中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企業在保持經營質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在成本最小的情況下做到利潤最大化。成本管理對于企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生存就必須重視成本管理,建立完備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進而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