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許榆
浙江省紹興市陽明中學高一(5)班
五千年錦繡山河,風云激蕩;三千里雷霆萬鈞,龍騰九州。泱泱華夏,一撇一捺皆為脊梁,中國青年應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意氣心系山河寸土,厚植青年擔當。
國防之力,可止戰、震外寇。古有眾多民族英雄領導反侵略斗爭,今有邊防將士毅然堅守、捐軀赴國難,他們的堅守是拳拳愛國之心的彰顯。《孫子兵法》曾言:“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百姓與國家同心同德,故而能天下安定,成盛世華章。牢固的國防觀念,不僅是保家衛國的思想基礎,而且是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強大精神力量,國家興盛、民族復興離不開全民國防意識的增強。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欣逢盛世,仍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歷史上因為盲目自信、缺乏危機意識而導致落后的例子不勝枚舉。清朝閉關鎖國,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導致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不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人的愛國精神崩坍,法國軍隊面對德軍時選擇潰逃,心中的“馬其諾防線”崩塌。戰爭與和平的規律告訴我們,越是和平時期,越不能放松國防教育。吾輩青年應居安思危,將家國意識融入我們滾燙的血脈中。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在生活中,我們也應有國防意識,警惕境外敵對勢力潛伏破壞。社會中有所謂“軍事愛好者”偷拍軍事基地圖片并傳到網上,也有在國內成長的技術人才,因優厚的待遇而跑到國外……吾輩青年需擔得起重任,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如今我國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正在不斷地完善,許多方面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但部分領域研發仍有相對滯后的現象,我國的武器裝備正處在新舊交替之時。因此,我們更應該用知識武裝自己,真正做到“強國有我”。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當下,我們更要發揚斗爭精神,“改革辟路、創新求實,唯實唯干、拼搏奮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增強國防安全意識,方能在新時代中穩步發展。吾輩青年當乘時代之巨浪,勇立潮頭,揚盛世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