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琦
過去我一直有一種錯覺,以為“唐朝”樂隊的名字,是在致敬第一代搖滾青年李隆基。因為一個國家的強盛時期,會于物質和文化藝術兩個領域,都具有至尊天王的地位。唐代除了有GDP,還占據著世界搖滾樂壇的第一把交椅。
秦漢以前,中土流行音樂以絲竹管弦為主,雖然編磬、大鼓一類的打擊樂器也有,但并非主流。到了南北朝,銅鼓、毛員鼓、都曇鼓、銅鈸、貝等打擊樂器從天竺各地陸續流入中土,各種文化互相滲透,交融并蓄,才為搖滾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個性爽俊豪邁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最早的搖滾巨星。
李隆基從小就不喜歡管弦樂,只對打擊樂情有獨鐘,尤其喜歡羯鼓,贊為八音領袖。他有一次聽樂工奏琴,一曲還沒彈完,就失去了耐心,匆匆揮手把琴師趕走,吩咐內侍快去把汝陽王叫來,為他擊奏羯鼓,化解心頭憋悶。李隆基后來和姑姑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兵變,奪取皇權,也詮釋了好萊塢電影《搖滾校園》以朋克對抗“老大”的反叛精神——只要對野性狂放的搖滾樂著迷,就很難再對自娛自樂的卡拉OK感興趣。
搖滾樂迷常津津樂道于鮑勃·迪倫年輕時在倫敦肯辛頓街角,以寵物店的三個廣告標語創作歌曲的事跡。李隆基也有這種即興創作的能力,他有一次被春景吸引,當即作曲《春光好》,并臨窗敲擊羯鼓,狂熱激烈的鼓聲竟然使室外的植物提前發芽吐蕊。到了秋天,他看到四處落葉蕭索,感傷悲秋,又作曲《秋風高》,制造了一場又一場宮廷搖滾盛宴。
李隆基的音樂故事不僅極具浪漫主義色彩,還具有俗世關懷,由此也毫無爭議地一舉占據了樂壇的主位。
為了大力推廣音樂,李隆基親選三百子弟教于梨園,每天聚在一起排練,若有人演奏的音調稍有謬誤,他就會立即發覺,并當場指正。李隆基的音樂造詣有多高?從他與被稱為“樂圣”的擊鼓高手李龜年的對話可見一斑。李隆基問李龜年,你練習擊鼓打壞過多少根鼓槌?李龜年說50根。李隆基很得意地說你不如我,我已經打壞了整整三柜子鼓槌。
正是有著如此過硬的業務水平,李隆基又另選數百名宮女組成一個女子樂隊,居住在宜春北院,由他一人身兼教練、作曲、指揮、舞美、音樂總監、樂隊領隊職務——他既是唐代樂壇的宣言書,也是宣傳隊和播種機。
不過,要想成為一個被千古傳頌的音樂人,還必須有傳世的經典之作,以及可供粉絲不斷反芻回味的人生情節。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李隆基根據西域音樂《婆羅門曲》改編的一首沙龍樂曲。野史載,楊玉環第一次在宮廷Party上見到李隆基,背景音樂就是李隆基特地命人演奏的《霓裳羽衣曲》,以慢搖滾烘托當時的浪漫氣氛,作為誘引。
最具傳奇性的是,安史之亂后,長安宮廷里的財物全都流失民間,其后大臣田承嗣偶然得到一匹來自宮廷的馬。他某日在家里宴請客人,奏樂助興,宮馬竟然在廊下隨著樂曲節奏翩翩起舞。田承嗣大驚,以為是馬妖,便趕緊把馬殺了。后來有人告訴他,李隆基曾經專門遣人培訓了一批舞馬,能夠根據鼓點節奏起舞,這匹熱愛搖滾的馬就是其中之一。
一個皇帝把搖滾玩到了這種程度,即使是楊玉環也會說:還是你們皇宮里的人最會玩!
(郭旺啟摘自2023年6月3日《聯誼報》,佟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