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市場上有不少打著酥脆旗號的果蔬干,如紅棗干、蘋果干、秋葵干、香菇干、草莓干等,它們色彩鮮艷,看起來“天然健康”,但仔細看配料表,就會發現其中的貓膩。
匯總多款酥脆果蔬干的配料表就可以發現,基本可以用“植物油+蔬果原料+糖+鹽”的公式來概括其成分。大部分產品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不是果蔬原料,而是植物油,這就意味著植物油使用量很大。有些果蔬干的脂肪含量高達30%~40%,跟薯片不相上下。
其實,果蔬原料本身的脂肪含量非常低(一般不超過0.5%),但做成果蔬干后,其脂肪含量與原料相比,增加了許多,可謂“熱量炸彈”。經常食用這些果蔬干,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長胖。此外,為了改善口感,這類果蔬干的糖和鹽含量也不少,因為蔬菜中幾乎不含糖,所以市場上售賣的很多蔬菜干中會添加包括麥芽糖漿、麥芽糊精在內的精制糖,讓以“無糖”為優勢的蔬菜營養大打折扣。
當然,并非所有的果蔬干脂肪含量都高,有些產品采用的是非油炸脫水工藝,其配料表里只有果蔬,按相關標準,這種果蔬干的脂肪含量不能超過5%;從營養上來看,非油炸果蔬干的營養更接近于原料。如果采用真空冷凍干燥工藝,果蔬干的營養會保留得更好,但這類果蔬干吃起來就沒有那么“香酥”,價格往往也更高。需要提醒的是,這類產品只要打開包裝,就會很快受潮,逐漸失去爽脆感,需要在短時間內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