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作者:胡巍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27-0544-6
出版時間:2021 年11 月
定價:69 元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作用是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應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另一方面,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會規范、政治準則和價值觀,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約束能力,避免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或行為偏差。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責任,從而培養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政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由胡巍撰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于2021 年11 月出版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一書,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深入了解,以及對當前社會環境和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敏銳洞察,系統闡述了當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發展的新形勢,深入剖析了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呈現的問題,針對性探討了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舉措,從多個方面為高校、教師、學者等相關部門與元人員提供了許多有益的見解。
本書的開篇,作者首先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新形勢下的特殊地位。他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對國家意識形態的認同以及對社會政治行為規范的遵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這部分為我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全面的理論框架。其次,作者詳細分析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和挑戰。他們指出了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同時也討論了大學生的思想特點、行為模式以及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等方面的變化。并基于此,本書特意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于其能否引起學生的共鳴,然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輸式教育為主,缺乏對學生的需求和興趣的考慮,導致教育效果不佳。因此,教育者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心理需求,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在書的主體部分,作者進一步表明了其對學生思政教育的看法,即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引導和塑造;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他們的現實需求和困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創新,需要尋找與時代發展、學生需求相適應的最佳結合點。這些觀點為我們重新審視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不僅如此,作者還強調了教育內容、方式、環境以及教育者本身等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響,并針對這些影響因素,他們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建議和措施,如創新教育內容,使其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教育的互動性和實效性;營造積極的教育環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教育者的素質和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學生的思想發展等。這些建議和措施為我們提供了行動的指南,也為我們提供了評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標準。
此外,本書還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檢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應該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和評估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總之,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力量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和研究,并不斷改進和創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和質量,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貢獻。《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是一本對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進行了深入研究的著作,它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許多新的教育路徑和方法,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不僅可為社會、學校等各方力量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或者思政教育開展過程中遇到難題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文本參考,更可為社會、學校等各方力量探索或提出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路徑或者策略方面的指導,是新形勢下各方力量好學生思政教育這項工作的重要參考,值得思政教學、教育領域相關學者等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