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林,吉色曲伍,拉馬甲甲,邱阿格,阿爾有格,賈 鴻
(1.四川省涼山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2.四川省喜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喜德 616750;3.四川省昭覺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昭覺 616150;4.四川省普格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普格 615300)

近年來,涼山州大力發展養禽業,據統計,2022 年末,家禽存欄2 288 萬羽,出欄2 085.5 萬羽。由于活禽跨區域和長距離流通頻繁、部分地區水網密集且位于候鳥遷徙路線、基礎免疫不到位、疫病監測計劃不合理、預警不及時、處置不科學等問題,涼山州的禽病防控形勢依然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亟需建立一個完善、及時、高效的禽病監測預警體系,以適應當前禽病防控工作的新需求。筆者認為建立監測預警體系的核心在于監測預警模式,因此,探索建立了涼山州禽流感監測預警模式的技術路線和措施。
1.1 建立獸醫實驗室和檢測人員隊伍 獸醫實驗室和檢測人員隊伍的建立是監測預警模式建立的基本條件。州、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按照《各級獸醫實驗室建設標準》文件要求,科學選址、合理布局,完善設施設備。同時,要配齊強專業技術人員,使實驗室能正常運轉。
1.2 制定科學合理的監測計劃 制定科學合理的監測計劃是監測預警模式建立的關鍵條件。結合轄區內的養殖分布、養殖類型、經費、人員等,合理選擇監測點和確定監測量等。
1.3 實驗室檢測 實驗室檢測是監測預警模式建立的核心條件。尤其是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州、縣要通過積極組織參加獸醫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比對和獸醫實驗室考核等方式,持續提高檢測技術人員的水平。
1.4 風險評估和預警 風險評估和預警是監測預警模式建立的最終目的。州級獸醫主管部門可邀請疾控、衛健、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召開動物疫情形勢分析會,綜合評估當前動物疫情形勢,分析高風險地區和薄弱環節,并提出預警建議,為下一步對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2.1 建立獸醫實驗室監測網 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用于升級改造州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建立以州級獸醫實驗室為中心、縣級獸醫實驗室為支撐點、覆蓋全州的獸醫實驗室監測網。
2.1.1 州級獸醫實驗室 涼山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成立于2009年,主要承擔全州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2018年以來,涼山州按照《市級獸醫系統實驗室建設標準》要求,對涼山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進行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和儀器設備填平補齊、升級換代。升級改造后,獸醫實驗室總面積達500 平方米,實驗室整體配置空氣過濾系統和實驗室廢水處理系統,設有分子生物學檢測室、病原微生物檢測室、血清學檢測室、寄生蟲檢測室、解剖室等功能區,配備了熒光定量PCR儀、移動定量PCR 檢測系統、普通PCR 儀、凝膠成像系統、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等儀器設備。同時,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和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員會,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實驗室檢測工作流程和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現已建成生物安全二級獸醫實驗室,并順利通過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2021年,涼山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積極申報陸生動物疫病病原學監測區域中心項目,現項目已入庫。
2.1.2 縣級獸醫實驗室 2020年來,涼山州按照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縣級獸醫實驗室建設能力提升工作的通知》(川農函〔2020〕961 號)文件要求,加大了縣級獸醫實驗室建設力度,實驗室在設施設備、人員隊伍、質量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現17 縣(市)獸醫實驗室均配備了熒光定量PCR 儀、核酸自動提取儀、酶標儀等常用的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設備,大部分縣(市)已建成生物安全二級獸醫實驗室,其中西昌市已順利通過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
2.2 實驗室檢測人員隊伍建設 據統計,當前涼山州17縣(市)獸醫實驗室共有檢測技術人員40名,每個實驗室配了至少1 名檢測技術人員。涼山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共有檢測技術人員5名。
2.3 制定科學合理的監測計劃
2.3.1 監測點的選擇 綜合考慮養禽業分布情況、養殖模式類型和候鳥遷徙等因素選擇監督點,以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為原則。監測環節包含養殖、流通和候鳥遷徙環節,其中養殖環節的監測點以中小規模養禽場和散養戶為主,流通環節的監測點為交易市場,遷徙環節的監測點為候鳥遷徙路徑。各縣(市)選擇2 個養殖場(不同養殖模式)、1個行政村(免疫薄弱區域)、1個活禽交易市場、1 個水網密集區養禽場(西昌)和1 個野鳥棲息地。
2.3.2 監測數量、時間及頻次
2.3.2.1 監測數量 州級監測:34 個養殖場(每個養殖場平行采集血清10份和雙拭子10份);17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血清10 份);17 個活禽交易市場(每個市場雙拭子5份,環境拭子5份);17個水網密集區養禽場(每個養殖場平行采集血清5份和雙拭子5份);1個野鳥棲息地(野鳥糞5份,邛海水5份)。
縣級監測:2 個養殖場(平行采集血清10 份和雙拭子10 份);1 個行政村(血清10 份);1 個活禽交易市場(雙拭子5 份,環境拭子5 份);1 個水網密集區養禽場(平行采集血清5 份和雙拭子5份);西昌市1個野鳥棲息地(野鳥糞5份,邛海水5份)。
2.3.2.2 監測時間與頻次 監測時間與頻次主要考慮集中強制免疫時間、候鳥遷徙規律和禽流感高發季節等因素。涼山州高致病性禽流感強制免疫時間為每年春季和秋季,涼山州候鳥遷徙時間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禽流感高發季節為秋冬。綜合以上因素,每年固定監測時間定為5 月初、11月初、12月初、次年3月初,共監測4次。
2.4 采樣與流行病學調查
2.4.1 樣品采集 監測樣品種類分為血清學樣品和病原學樣品,其中養殖環節和流通環節平行采集血清學樣品和病原學樣品,水網密集區和候鳥密集活動區主要以病原學樣品為主。病原學樣品采集咽喉(泄殖腔)拭子。
2.4.2 流行病學調查 對監測點疫情進行動態管理,各縣(市)專人負責監測點疫情動態管理,定期巡查監測點及周圍的疫情動態信息,并做好相關記錄,一旦發現可疑情況,立即開展緊急流行病學調查。對可疑的重大動物疫情,必須采集相關病料送縣級及以上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進行檢測。
2.5 實驗室檢測
2.5.1 試驗方法的選擇 病原學監測采用RTPCR 或熒光RT-PCR 方法進行,血清學監測采用《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GB/T 18936-2020)血凝與血凝抑制試驗方法進行。
2.5.2 檢測技術培訓 近年來,涼山州通過創新培訓方式,采取集中培訓、一對一培訓、專項培訓和線上培訓等方式對縣級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同時,積極搭建高質量競技平臺。2022 年,聯合涼山州委人才辦、涼山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成功舉辦了“涼山人才周系列活動之涼山州首屆獸醫系統實驗室檢測技能競賽”,選出縣級獸醫實驗室優秀檢測人員12名,優秀團體6 個,進一步提高了縣級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
2.5.3 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的能力驗證 每年組織涼山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17 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分別參加全省獸醫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比對和縣級獸醫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比對,通過高致病性禽流感項目進行能力驗證。結果顯示,州級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連續三年參加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檢測比對,都獲佳績。2023 年,17縣(市)參加縣級高致病性禽流感檢測比對,共計檢測85份樣品,81份樣品檢測結果正確,正確率達95.29%。
2.6 風險評估與預警 通過對養殖環節、流通環節、水網密集區和候鳥密集活動區進行免疫效果評價和病原學風險評估,可掌握家禽流感病毒感染狀況,追蹤動物流感病毒變異特點與趨勢,評估家禽免疫后禽流感抗體水平,掌握群體免疫狀況,排查出存在風險隱患的監測點,并以《重大動物疫病監測結果反饋意見(XX 縣市)》向相關縣市提出預警預報。
建立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體系,除了建立科學的監測預警模式以外,還要制定禽流感疫情預警協商機制,應聯合疾控、市場監管、林業、公安等相關單位,建立信息互通平臺,定期召開預警信息互通會。同時,還要建立監測和疫情信息共享機制,有效收集、匯總和分析州縣監測結果。筆者認為,通過建立禽流感監測預警模式,可以逐步建立分工明確的采樣組、檢測組、數據分析組、疫情評估專家庫等,使涼山州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體系真正實現及時、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