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顧名思義,是潮流玩具的簡稱。潮流玩具英文名稱為art toy(藝術玩具)、designer toy(設計師玩具),即藝術家或設計師創造的玩具,和畫、文字一樣,玩具是藝術家表達自己作品的媒介,潮流玩具本身體現了藝術家藝術理念風格。
再進一步,潮流玩具是一種融入藝術、設計、潮流、繪畫、雕塑、動漫等多元素理念的玩具,與小孩的玩具不同,潮玩通常被認為是15歲以上的成人的收藏品,具有藝術品的收藏屬性。潮玩可以說是玩具的一種,但它絕不單單就是玩具。
潮流玩具要么由設計師手工制作,要么由獨立玩具公司制造。因其受到工藝、材質、資金等多方面的限制,通常限制數量發售,因此售價較高。它的消費群體最初也一直屬于小眾愛好者。
通常認為,潮流玩具的種類包括可動人偶、搪膠玩具、日本軟膠、樹脂玩具、平臺玩具、盲盒公仔、積木玩具等,尺寸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不等。其材料非常多樣:ABS塑料、乙烯基、木材、金屬、乳膠、毛絨和樹脂等。日前大火的“Sofubi”,是日文“軟乙烯基”的縮寫,也稱日本軟膠。市面上最常見的潮玩,莫過于我們通常所說的“搪膠”。然而,搪膠其實不是材料名稱,而是一種制作工藝,其材料還是PVC乙烯基。
潮流玩具主要有以下幾個屬性:
其一,藝術性。
其二,稀有性。
其三,收藏性。
其四,社交性。
通常認為,潮流玩具最早發源于1990年左右的中國香港與日本。香港插畫家、潮流玩具教父Michael Lau及其創作Gardener花園人系列,赤司龍彥及其BE@RBRICK系列(中文名為積木熊),是潮玩的代表人物和作品。medicom 的 BE@RBRICK、巖永光的Bounty Hunter、kaws 的companion、Michael Lau 的園丁系列、Eddi 的 Adfunture、Ron English 的肥胖麥當勞叔叔等等,這些大概就是大家普遍認可的傳統的潮玩,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泡泡瑪特、Sonny angel的盲盒系列,也是潮玩中的一類。
其中,BE@RBRICK具有統一的形狀輪廓,僅變化熊形身上的涂裝,這也是我們所熟知的平臺玩具Platform Toy,在同一形象素體的基礎上,進行不同主題和圖案的涂畫改裝等二次創作,這一改良大大降低了翻模生產的成本,也是從BE@RBRICK開始,盲盒這種帶有賭博性質的玩法引入潮玩領域。如今無論是較為流行的盲盒玩具還是兵人玩具都采用了此種方式。需要強調的是,盲盒屬于一種銷售玩具的玩法,后來平臺玩具多采用盲盒與明盒相結合的方式發售。
“跨界”,是BE@RBRICK維持人氣的重要原因,該公司常常從潮流元素、街頭文化、電影、廣告當中捕捉靈感,與IP結合形成全新的藝術品,并長期與全球各地的藝術家、設計師、流行品牌合作,推出BE@RBRICK限量版、特別版。
對經典IP的不斷創新,也是潮流玩具能持續大熱的一個關鍵。比如手冢治蟲的鐵臂阿童木形象。自1963年誕生以來,阿童木的形象都略有變化,卻又經久不衰。在如火如荼的潮玩市場,阿童木這個經典IP也是眾多潮玩愛好者追捧的對象,玩具一出,炙手可熱。
如今潮流玩具不再只活躍于小眾領域,開始以藝術品的身份沖進消費市場,正在成為收藏圈內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