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合陽縣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陜西 渭南 715300)
鄉村建設中的水保措施是個新課題。現以合陽縣徐水河為例,對水保措施在最美鄉村建設中的制定進行了探討。
合陽縣最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東北部徐水河流域,流域全長41.9km,流域面積183.5km2,溝道長約 33.0km、寬約0.3~0.7km。周圍有4 鎮l 辦l 林場18 個行政村2 個社區。項目區屬黃土丘陵溝整地貌,最大高差233m。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1.8℃,多年平均風速3.4m/s,多年平均降雨量533.3mm,年平均風速 2.5m/s,最大凍土深度 43cm。
徐水河項目區主要土壤類型為瀘土,分布于沖積平原的河流階地和黃土臺坡的平坦部位。項目區植被類型屬落葉闊葉林灌叢植被,項目地所在區域內植被以人工栽培的次生落葉闊葉林植被和農田植被為主,林草植被覆蓋率約30%。項目區土壤侵蝕類型為一級水力侵蝕類型區中的“西北黃土高原區”二級類型區,土壤容許流失量為1 000t/(km2·a)。本項目區位于渭南市合陽縣,項目區屬渭北高原溝整重點治埋區,水土流失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侵蝕強度為輕度侵蝕,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為1 800t/(km2·a),項目區土壤容許流失量為1 000t/(km2·a)。
工程征占全部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境內。本項目工程總占地96.66hm2,其中永久占地3.28hm2,臨時占地93.39hm2;主要占地類型為其他草地。各組成區域中河道治理工程區58.30hm2,水系連通工程區 4.13hm2,水土保持工程區27.36hm2,配套鄉村振興工程區0.14hm2,配套交通道路區0.73hm2,施工生產生活區6.0l hm2。工程占地以水利設施用地、林草地為主,基本符合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原則,符合不破壞就是最大保護的環保理念[1-3]。
為了合理布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勘察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防治區域劃分。按照地貌進行 一級防治分區劃分,本項目劃分為主體工程防治區 、配套工程防治區和臨時工程防治區 3 個一級防治分區。按照項目組成劃分二級防治分區,本項目劃分為 6 個防治分區 ,分別為河道治理工程防治區、水系連通工程防治區、水土保持工程防治區、配套鄉村振興工程防治區、配套交通道路防治區、施工生產生活防治區。具體見表1。

表1 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劃分表 hm2
4.1.1 工程措施
堤線布置主要遵循河道自然形態,并考慮沿線村落節點水景觀的建設需求,合理布置護岸堤線。護岸頂部高程按滿足10a 一遇洪水+安全超高要求進行設計,基礎高程滿足沖刷深度l.0m 要求進行確定。選擇雷諾護墊+格賓石籠形式作為河道護岸型式。護坡迎水側岸坡坡比為為1∶ 5,筑堤材料采用壤土,經回填碾壓務實后,坡面進行修整,再進行坡面防護結構的鋪設。坡面坡比陡于l ∶1.5 的護岸,防護采用以雷諾護墊+格賓石籠為主;坡面坡比緩于1∶1.5 的護岸,防護采用雷諾護墊+格賓籠石護底防沖,較高部位采用l-IDPE土工格室固土種草綠化。對于長期處于水下的部位,布置挺水植物,其余坡面植草綠化。雷諾護墊護坡采用2 000×100×300,基座為格賓石籠;漿砌石護坡采用0.3m 厚漿砌石,漿砌石基礎高1m,頂寬0.5m,迎水側坡比l∶ 0.3,l-IDPE 土工格室為330×330×150[4-6]。
4.1.2 植物措施
按照生態化、美觀化、經濟化原則,進行岸坡綠化設計。在沿線節點村落段種植紫葉矮櫻、連翹、迎春等觀花觀葉的灌木色帶,搭配馬商、聾尾、大花董草、紫花首稽及混播草,水邊種植蘆葦、千屈菜、香蒲,區域內點狀種植圓柏、垂柳。
各村之問保留河道原生喬木,岸坡綠化結合斷面設計采用草皮護坡為主,局部河段在岸頂布置種植槽形成生態綠屏;兩岸不經常過水緩坡段以小冠花、紫花茵稽及混播草搭配種植。對施工臨時擾動區域,施工結束后方案設計采用植草植被恢復。草種選用茵擂 ,栽植面積為7.57hm2,播種量為300kg/hm2。
4.1.3 臨時措施
在臨時堆土場外圍用編織袋裝土進行攔擋,袋裝土長0.6m,寬0.4m,高0.3m,攔擋斷面為梯形,攔擋高0.9m,底寬l.2m,頂寬0.41 口,攔擋長度為1 628m,裝土及拆除量為407m3。臨時堆土期間,對臨時堆土場用彩條布進行覆蓋 ,需彩條布2 630m2。在受匯水影響區域臨時堆土場外固設置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為土質矩形斷面,底寬30cm,深度30cm,排水坡度為1‰~3‰,臨時排水溝總長度為l 800m,土方開挖8l0m3。在排水溝末端設置臨時沉沙池,沉砂池為簡易土質結構,梯形斷面,底寬3.0m,底長3.0m,池深2.0m,邊坡為1∶1.5,使用完畢后回填,池底采用塑料布襯砌。共計布設20 個臨時沉沙池。
4.2.1 工程措施
針對徐水河治理區局部河道功能不完善、灌溉渠系不暢通、過路涵洞排水不流暢 、池塘水體無交換、河流局部阻斷等現象,通過恢復河道斷面、維修灌溉渠系、疏通排水涵洞、新建小型濕地等手段,實現流域水體自然連通。改造現有渠道l.33km,修復提升紅旗渠干渠及紅旗灌區28.07km,新建連通管線1.13km,新建渠道2.3km,新建渠首跌水2座。考慮徐水河比降和洪水均較大,為了避免溝道深切,結合主槽拓寬,擬在李家河村和曹杜河村兩段河道,布置6 級跌水、以防沖固基。同時可形成優美的河道水環境。其中曹杜河村布置5 座,李家河村布置 l 座。跌水差均為1.0~2.0m,跌水下部采用C20 混凝土基座,深入基礎1.5,跌水上部堪體采用漿砌石結構,表面鑲嵌卵石,營造自然的跌水形態,使之與環境協調[7]。
4.2.2 植物措施
對施工臨時擾動區域,施工結束后方案設計采用植草植被恢復。草種選用苗稽,栽植面積為3.35hm2,播種量為300kg/hm2。
4.2.3 臨時措施
在施工場地內受匯水影響地段設置臨時排水溝,將施工期內場地雨水及時排走,臨時排水溝布設時,應充分考慮規劃的永久排水溝,盡量減少重復工作量,臨時排水溝長830m。臨時截水溝均采用簡易土質結構,采用梯形斷面,底寬0.6m,溝深0.6m,內坡比為l ∶1。土方開挖207.5m3。臨時排水溝出口設臨時沉砂池12 個。沉砂池為簡易土質結構,梯形斷面底寬3.0m,底長3.0m,池深2.0m,邊坡為l∶1.5,使用完畢后回填,池底采用塑料布襯砌。土方開挖54m3,塑料布80m2。臨時堆土期間,對臨時堆土場用彩條布進行覆蓋,需彩條布560m2。
4.3.1 工程措施
以徐水河流域百良水庫壩址以下河段為重點,兼顧紅旗、百良、五八水庫,以加強流域水土保持和水源地保護為目標,進行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總治理面積27.36hm2。在溝道內新建土谷坊3 座、布設村落濱河走廊排洪渠、布置渠道小型沉沙池50 處、布置踏步900m、布置林間步行道10km、進行道路邊坡處理10.8km、補充公路過路管涵6 處。
4.3.2 植物措施
以徐水河流域百良水庫壩址以下河段為重點,兼顧紅旗、百良、五八水庫,以加強流域水土保持和水源地保護為目標,進行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總治理面積27.36hm2。水土保持實施范圍為五八水庫以下全流域,涉及河段長度19.3km。實施谷坊3 座,人工濕地l 處,公路邊坡治理10.8km,林間生產道路l0km,各類排水渠5.9km,水源地封禁圍欄13km。其中生態治理林草措施主要包括:對工程區高邊坡進 行掛網噴播草籽、在工程區溝道周邊的荒山荒坡營造水土保持林、道路沿線布置景觀林帶、種植濕地植物。水土保持總治理面積27.36hm2,裸露陡坡防治24.9hm2,公路邊坡治理10.8km。
4.3.3 臨時措施
施工期間,對綠化區回填后的裸地用密目網進行覆蓋,需密目網12 800m2。
4.4.1 工程措施
施工前,對該區域原地表可利用表土進行剝離保護,加強臨時苦蓋等防護措施,施工結束后用于施工跡地綠化植被恢復覆土。主體工程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場地清理清理平整,再回覆表層土,對土地平整及翻松地面,進行土地整治以便恢復植被。
4.4.2 植物措施
人文景觀建設內容整體定位為配套工程 ,將其與水系連通、河道治理、水土保持、防污控污等內容融合,保障項目整體推動 ,加強示范引領作用。針對景觀功能不足的問題,通過村容村貌建設、節點打造與串聯、休閑旅游開發、民俗活動引入、房前屋后綠化等措施提升環境面貌,共景觀綠化面積0.05hm2。
4.4.3 臨時措施
方案新增設計施工期間,對綠化區回填后的裸地用密目網進行覆蓋,需密目網800m2。
4.5.1 工程措施
為排除路面及坡面來水,在道路一側設置路基排水溝。單側排水溝總長1 600m.排水溝采用M7.5漿砌片石矩形溝,溝深0.5m,底寬0.5m,砌厚0.3m,共需漿砌片石1 008m3。排水溝設置應結合路基及路主邊坡進行,排水溝出口均與項目區現有道路排水系統相接。
4.5.2 植物措施
建設單位已委托專業園林設計單位進行生態園林綠化設計,綠化面積0.43hm2。
4.5.3 臨時措施
對臨時堆土場用彩條布進行苦蓋,需彩條布2 000m2。在施工期間應根據情況采取灑水降塵措施,地面沖洗,防治揚塵引起的水土流失,采用灑水車在道路裸地灑水。根據施工情況施工期估算灑水150m3。
4.6.1 工程措施
工程施工前,對該區域原地表可利用表土進行剝離保護,加強臨時苦蓋等防護措施,施工結束后用于施工綠化植被恢復覆土,及時進行場地清理清理平整和植被恢復。
4.6.2 植物措施
對施工臨時擾動區域,施工結束后方案設計采用植草植被恢復,播種量為 300kg/hm2。
4.6.3 臨時措施
在臨時堆土場外圍用編織袋裝土進行攔擋,袋裝土長0.6m,寬0.4m,高0.3m,攔擋斷面為梯形,攔擋高0.9m,底寬l.2m,頂寬0.4m,攔擋 長度為150m,裝土及拆除量為37.5m3。臨時堆土期間,對臨時材料堆放料場用彩條布進行覆蓋,需彩條布600m2。
通過分析探討,針地6 個分區,分別從工程、植物和臨時措施方面,因地制宜地提出水保治理措施。通過治理水環境、恢復河道斷面、維修灌溉渠系、新建小型濕地、攔水保土、植被綠化等手段,改善美化流域環境面貌96.66hm2,為流域治理和最美鄉村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