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醫療一直是熒屏劇集的熱門題材。2023年,《問心》《非凡醫者》《歡迎來到麥樂村》《白色城堡》《后浪》等多部醫療劇熱播,吸引了大量觀眾關注。
正在熱播的《非凡醫者》由陸川擔任總導演,張晚意、姜珮瑤、鄭云龍、呂曉霖、柳小海、王志飛等主演。該劇以“天才醫生”陳輝的成長為切入點,展現醫療行業百態,劇集上線6天播放量破2億。同樣熱播的《歡迎來到麥樂村》聚焦援外醫生群體,講述以馬嘉、江大喬、武梅等人為代表的中國援外醫療隊于非洲救死扶傷、與當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劇集播出后引發觀眾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收視成績節節攀升。由黎志執導,周藝飛編劇,趙又廷、毛曉彤主演,金世佳特別主演的《問心》近期收官,該劇聚集東立醫院心臟中心醫護群體治病救人的日常,在專業性、現實性、故事性的交融中塑造醫患人物群像,豆瓣評分8.4,騰訊視頻站內熱度突破28500。改編自安貞醫院真實案例的《白色城堡》由楊文軍、石欒、謝律執導,彭冠英、涂松巖、蓋玥希、高鑫等主演,故事以“急診四杰”的成長歷程為主線,講述急診科的人生百態。該劇今年五月播出,在CSM媒介研究全國網多次取得同時段收視率第一的好成績。
醫療劇是行業劇中創作門檻高、專業要求嚴格、受眾關注度高的類型。最近熱播的一批醫療劇在去偶像化的同時,提升了專業度和真實感,在深入描寫醫療行業的同時,不斷挖掘社會議題,展現深切的人文關懷。
專業呈現 細節真實
行業劇難拍,醫療劇難上加難。如何呈現醫療行業的真實性、專業性、客觀性,是醫療劇創作者需要攻克的核心難題。由檸萌影視出品的《問心》10月7日在CCTV-8電視劇頻道、騰訊視頻播出。劇集講述東立醫院心臟中心的三位醫生在治病救人過程中逐漸磨合達成默契,在生命戰場并肩作戰的故事。劇集播出后收獲廣泛好評,豆瓣評分從開分7.9升至8.4。
《問心》的高口碑收官,強內容與強專業缺一不可。在專業性方面,主創團隊搭建8000平方米“老中青”不同年代的醫院實景,采購、租用了呼吸機、麻醉機、ECMO、CRRT等200余臺專業醫療設備。在該劇導演黎志看來,保證內容的專業性只是醫療劇的第一道門檻,更重要的是通過鏡頭語言、臺詞對白的編排,將專業內容清晰地傳遞給觀眾。因此,劇本端的大量調研采訪是堅實基礎。
為求“真”,編劇周藝飛在劇本創作初期走訪十余家三甲醫院,與近50位一線心臟科醫生深度交流,跟著醫護們開會、問診、查房、值夜班,劇本打磨了兩年。黎志則帶領導演組分頭搜集案例相關資料,在充分理解資料的基礎上,將工作拆解為美術、道具、場景、妝造等部門的分工任務,搭建真實的醫療敘事場景。劇中狹窄逼仄的醫院走廊、燈火通明的住院大樓等,都是團隊為讓觀眾信服而在細節上下的苦功。
《歡迎來到麥樂村》創作前期,主創團隊采訪百余位援外醫療隊隊員,查閱了數百萬字的書籍、資料。為了真實呈現非洲當地的風土人情、醫療狀況,導演金曄與主創團隊組成調研團遠赴非洲采風,搜集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援外故事。之后更是輾轉兩國六地拍攝,劇組根據非洲采風場景,在海南萬寧搭建了5000平米的麥樂村駐地、上下兩層共計7000余平米的卡塞醫院、具有異域風情的萍聚餐吧三個主場景,甚至連植被都被細致復刻,讓故事更具有真實的厚重感。
開拍前,創作團隊還組織演員去醫院體驗生活,觀摩學習手術乃至進行持針縫線等操作練習。這些細致周到的前期準備,為全劇最終呈現的心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等科室的19臺手術打下了堅實基礎。
《白色城堡》以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癥中心青年醫生的成長經歷為原型,講述四個性格迥異的急診科醫生,堅守初心、踐行醫生使命的故事。該劇對急診工作做了細致的描摹。拍攝過程中,安貞醫院全程給予專業指導。為了體驗生活,編劇張蕾跟著幾位原型人物共同工作了5年,劇中新手醫生的狀態、對生死的感悟,以及劇中的臺詞,都源自張蕾這5年的職業體驗。《白色城堡》總出品人、總導演楊文軍介紹,該劇有個創新之舉——“開拍前帶領預拍隊,邀請醫生把每臺重要的手術實拍一遍,然后剪輯給演員學習,讓演員學習手術動作要領。”
專業、嚴謹、真實,是這些醫療劇與更廣泛人群產生共鳴的關鍵。
創新表達 聚焦多元醫生群體
當下醫療劇的創作視角越來越豐富,聚焦的醫生群體越來越多元。
《老大夫小大夫》以鄉村醫生為主角,描繪鄉村醫療和鄉村振興的畫卷。
導演陸川首部電視劇作品《非凡醫者》,改編自豆瓣評分9.2的高分美劇《良醫》,故事主角是一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雖然與他人有溝通障礙,但他卻往往能夠憑借天才般的專業技能、獨特的診療思路,在危急關頭破解醫療難題。極具反差感的演繹,呈現了一個新鮮的“非凡”醫者形象。
《歡迎來到麥樂村》聚焦援外醫生群體,他們不僅秉承醫者初心,還有行醫萬里的豪情、傳遞大愛的使命。在人物塑造上,《歡迎來到麥樂村》摒棄了“高大全”套路,以真實筆觸描繪中國援外醫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劇中主要角色馬嘉,一度陷入精神內耗,面對師父的質疑,他開始追問自己行醫的初心,恰逢中國援外醫療隊征選隊員,他報名參加了第25批援坦桑尼亞中國醫療隊,意外在非洲獲得心靈的救贖,體悟了作為中國援外醫療隊成員的使命。
在傳統醫療題材中挖掘新鮮感,是從業者不斷探索的方向。“團隊一直在尋求現實題材的浪漫化表達,見多了病患悲苦,我們更愿意讓理想主義感染所有人。”楊文軍表示,《白色城堡》在幾個維度上進行了創新。風格上,喜劇和悲情相互交織,希望觀眾笑過之后有感動,促成醫患間深層次的互相理解;視覺影像上,運用大量動感強的跟隨拍攝,帶給觀眾緊迫感和強烈的現場感。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一川評價,《白色城堡》呈現了一種外喜內正、以喜導正的風格,是同類題材中值得關注的美學創新。
溫暖的現實關懷
觀照現實,深挖社會議題,是醫療劇的創作趨勢之一。
《問心》每個單元都呈現了感人的患者故事。自小顛沛流離的“薔薇”讓無數人心疼;即使失去記憶也念著小女兒的“花兒”以善良戳中人心;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四川阿姨楊貴蘭讓觀眾為之惋惜。
《歡迎來到麥樂村》在會診、手術等醫療專業場景之外,以大量篇幅展現援外醫療隊員在非洲時發生的動人故事,以及醫生在異國他鄉怎樣適應當地生活,實現文化交融。
《非凡醫者》中,王耀慶飾演的父親,為與前妻所生的兒子捐肝卻不幸去世;馬蘇飾演的女明星,患重病入院,但為了事業拒絕手術;在高昂的治療費與渺茫的治愈希望面前,媽媽放棄為孩子治療……劇情聚焦器官捐獻、器官移植、孕婦子癇等多個醫學話題,引發網友對親情、倫理與人性的探討。
目前,還有多部醫療題材劇待播。《奔跑吧急救醫生》聚焦120年輕急救醫生的成長;《我家的醫生》以基層社區醫院為故事背景,主打溫暖治愈;《手術直播間》從一場“冤案”切入,講述醫者與患者的雙重救贖。有業內人士表示,專業、嚴謹、真實是醫療劇的基礎,形象化、生動化、鮮活化是此類題材的破圈密鑰。國產醫療劇未來要進一步增加醫學人文方面的內容,用科學、人文和理性相互交融的視角,用醫生對生命的守護和充滿人文關懷的醫患故事打動觀眾。
國外“P+P”模式口碑醫療劇
從美劇《急診室的故事》(1994年)開始,醫療劇“P+P”創作模式(pro-fessional&personal,即專業化與人性化)成為行業共識。在這一創作模式下,美日韓醫療劇涌現不少口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