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報》:《奔跑吧》特別季和常規季有哪些差異?
尤敏超:從創作角度來說,特別季更像是命題作文,節目組圍繞確定的主題展開設計;常規季則需要梳理和思考每期的創作方向。此外,在特別季的創作過程中,團隊時刻思考如何將需要展現的政策、知識融入節目,讓節目承載更多社會性和公益性內容。
《綜藝報》:如何讓觀眾對知識性內容感興趣?
尤敏超:觀眾不排斥知識性內容。《奔跑吧》還有很多學生觀眾,他們正處在愿意接受知識的年紀。雖然他們在學校已經學習了很多東西,觀看節目是為了娛樂,但《生態篇》中的很多知識是伴隨有趣的節目出現的,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傳播方式,兼具娛樂性和知識性的內容對觀眾具有吸引力。
《綜藝報》:《生態篇》在節目形式上有哪些創新設計?
尤敏超:節目在保留往季經典游戲玩法的同時,將當下年輕群體中流行的刮刮樂融入其中,同時增加推理性的任務環節設計,讓節目更有趣味性。今年6期節目,在內容上更注重每期之間的勾連,嘗試于不同主題間融入故事性線索,埋下情節上的反轉,形成劇情鋪陳,讓內容具有連續性、可看性。
《綜藝報》:團隊是否遇到過創作瓶頸?
尤敏超:創作瓶頸每年都會遇到,大家也能看到《奔跑吧》在不斷地創新和探索。譬如前幾年節目的整體氛圍和主題會比較治愈,今年則是更加活潑、跳脫、奇幻。對于特別季而言,由于每年的政策熱點都比較明確,團隊的創作重點在于尋找新鮮好玩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