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近日,張嘉益新劇《大唐狄公案》取得發行許可證,引發網友期待。今年以來,《繁城之下》《蓮花樓》《九義人》《虎鶴妖師錄》等多部古裝懸疑劇播出,掀起劇迷追劇熱潮。其中,于近期收官的古裝懸疑劇《繁城之下》,豆瓣10余萬網友給出了平均8.6的高分,有觀眾評價該劇精彩之處不止于探案,還有對復雜人性的深度挖掘與展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大網絡視聽平臺待播古裝懸疑劇超過10部,包括《天啟異聞錄》《大理寺少卿游》《大唐狄公案》《大奉打更人》《長安的荔枝》《花間令》《隱娘》《天書黎明》《宋慈韶華錄》等,古裝懸疑劇或將迎來新一輪熱潮。
平臺加碼布局
從1993年金超群版《包青天》,到歐陽震華版《施公奇案》、梁冠華主演的《神探狄仁杰》,再到周杰主演的《少年包青天》,以及陸毅主演的《少年包青天2》等,古裝懸疑劇憑借引人入勝的情節,抽絲剝繭的推理獲得不少觀眾青睞,收視不俗。不過,隨著古偶仙俠劇大行其道,古裝懸疑劇一度進入沉寂期。
近年來,在“垂類+細分”趨勢下,各大網絡視聽平臺紛紛發力懸疑賽道,例如,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優酷的懸疑劇場、騰訊視頻的X劇場等。古裝懸疑劇作為其中分支,經過長期發展,早已沉淀出穩定市場。《大宋少年志》《俠探簡不知》《御賜小仵作》《唐朝詭事錄》等劇以小博大,取得亮眼成績,助推古裝懸疑重回觀眾視野。
2023年,古裝懸疑劇迎來密集上新潮,已經播出的作品《九霄寒夜暖》《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君子盟》《蓮花樓》《九義人》《虎鶴妖師錄》《繁城之下》等,各具看點。《九義人》講述九個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物,聯手為七年前死去的繡女討回公道的故事,被網友稱為古裝版的《不完美受害人》和《沉默的真相》;《虎鶴妖師錄》講述樂觀開朗的山野孤兒虎子結識了冷峻潔癖的國御妖師隊隊長祁曉軒,二人與一眾伙伴在面臨浩劫之時,不惜自我犧牲,拯救人間的故事;暑期熱播的《蓮花樓》講述聞名武林的四顧門門主李相夷在一次大戰后身受重傷,從此退隱江湖成為淡泊名利的郎中李蓮花,在遇到新交方多病與舊敵笛飛聲后重新卷入江湖的故事,該劇豆瓣評分8.5分,超54萬人參與評分。
待播名單中,愛奇藝計劃推出《天啟異聞錄》、與光線傳媒合作的《大理寺少卿游》,以及與儒意影業合作的《大唐狄公案》,《唐朝詭事錄》續作也正在籌備中。
騰訊視頻的待播列表中,包括新麗電視、騰訊影業、閱文集團合作的《大奉打更人》,由《長安十二時辰》原班底制作的《長安的荔枝》,以及《什錦》《御賜小仵作2》等。
優酷儲備的古裝懸疑劇,包括與工夫影業合作的《清明上河圖密碼》、與華視文化等合作的《花間令》,以及秦嵐主演的女性探案劇《隱娘》等。
芒果TV除了《大宋少年志》系列,還儲備了《夜燕白》等作品。
藝恩解決方案分析師陳淼淼表示,古裝懸疑賽道近年來作品不斷,且在高密度的上線節奏下,依然取得不錯反響,可見市場需求還有進一步挖掘空間。此外,相較于古偶、都市、言情、校園等偏向女性受眾的題材,古裝懸疑劇在內容屬性上天然地更靠近男性消費群,也是平臺留存多元用戶的重要內容。
《俠探簡不知》編劇胖三井表示,各大平臺運營多年,一直在摸索觀眾需求變化,通常需要依賴熱門作品和新興題材來吸引更多觀眾。另外,在商業層面,古裝懸疑領域近年來黑馬頻出,且非S級的中小成本網絡劇占比較高,有著較高的性價比。
艾漫數據總裁曹永壽認為,網絡視聽平臺在古裝懸疑劇的復興中發揮主導作用,“近年來熱播的古裝懸疑劇多為平臺自制作品,觀眾的旺盛需求也推動平臺持續加碼投入,吸引更多頭部力量入場。”
創作呈現新特點
陳淼淼表示,早期古裝懸疑劇通常圍繞歷史人物展開,劇情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結,呈現較為嚴肅的創作風格。隨著網絡劇市場快速發展,受新劇集環境、圈層化受眾趨勢影響,古裝懸疑劇創作發生明顯變化,更傾向于輕喜劇的敘事風格,并呈現以下新特點:體量方面,集數收窄,如《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和《繁城之下》分別只有14集和12集;內容方面,敘事節奏更加緊湊,劇情層次更加豐富,多元素疊加趨勢明顯,如《蓮花樓》古裝探案疊加“武俠”元素,《繁城之下》疊加“黑色幽默”元素,《大宋少年志2》疊加“青春勵志”,更加注重年輕化表達;口碑方面,市場整體正面反饋提升明顯,多部劇集豆瓣評分超過7.5分,其中《蓮花樓》《繁城之下》達到8分以上;視覺方面,今年的古裝懸疑劇更加深描歷史風貌,注重東方美學的視效體現,在服化道及特效方面更為考究。
談及“多元素疊加”這一明顯趨勢,陳淼淼認為,這種變化不僅滿足了當下觀眾需求,還有效解決了題材受限而導致的傳播壁壘。“多元素相互疊加與融合,一方面能夠拓寬古裝懸疑賽道的創作邊界,不斷挖掘和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呈現新的觀感,增加劇集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市場‘垂類+細分趨勢下,多元融合能滿足不同觀眾的觀看體驗。”
曹永壽認為,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古裝懸疑領域產生新變化。首先,通過多元融合創造架空歷史時空,可以減少創作限制;其次,短視頻興起提供多樣化內容,深刻影響著長視頻的創作風格;最后,從商業和營銷層面考量,多元素疊加可以吸引更廣泛的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在人們的傳統認知里,懸疑劇屬于男性題材,劇中女性角色長期處于話語權缺位狀態,因此,女性觀眾并非傳統懸疑劇的潛在受眾。多元素疊加擴大了受眾群,也增加了古裝懸疑劇的豐富性和多元性。”
突圍與創新
《繁城之下》播出后,該劇編劇、導演王錚曾表示,暴力血腥和獵奇從來都不是古裝懸疑劇的真正目的,罪案奇觀最終都是為了烘托人物和塑造世界,既要講出人性的復雜,也要揭示公心難守、正道常在的價值觀,這才是讓故事和表達不流于表面、擺脫懸浮的根本。
陳淼淼表示,古裝懸疑劇創作要避免套路化,應在真實可信的推理情節和令人愉悅的體驗感基礎上,巧妙引入現代元素,注重人物角色刻畫,以引發觀眾共情。
胖三井認為,當前古裝懸疑賽道缺乏爆款,也存在模仿跟風的情況。創作者應堅守初衷,勇于引領而非盲目迎合,積極借鑒海外成功經驗,多維度探索,并結合本土情境進行創作。
在他看來,外界在判斷市場和內容風口時常常存在兩個誤區;第一是內容風口的出現往往是由于某個優質爆品的引領,吸引其他創作者和觀眾跟隨,而非潮流先于作品,因而內容風口的出現具有很大的隨機性;第二,題材沒落是個偽命題,其本質原因并非觀眾真的對這一題材失去興趣,而是該題材缺乏能夠持續吸引觀眾的優質作品。“單純的模仿永遠不可能實現創新,就像當年金庸創作《笑傲江湖》等經典作品,將自己對當時社會的看法,以及對國家的熱愛,對理想的執著融入作品,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現在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改變,僅靠模仿不會有效,更要考慮時代性、本土化及多元元素的運用,深刻反映現實社會和當代觀眾的需求、關切。”
胖三井在創作《俠探簡不知》時,就有意避開傳統朝廷探案劇的創作套路,借鑒古龍小說的風格,包括哲理性對話、幽默和脫口秀技巧,將這些元素巧妙融入角色對話和情節,使劇集與傳統朝廷探案劇呈現明顯差異。胖三井強調,除了表現形式的創新,古裝懸疑劇創新的關鍵,更在于融入當代觀眾關切的話題,引發情感共鳴。“古裝懸疑劇中的世界可以是神秘的、古老的,但最終目標是觸及現代觀眾的情感需求。”
曹永壽表示,目前古裝懸疑劇在制作層面已有很大提升,作為年輕觀眾喜愛的劇集類型,這些作品為劇集市場注入更多活力。“類型永遠不會過時,但觀眾的審美需求會不斷演變。關鍵在于不斷創新、提供驚喜,以滿足觀眾的新需求。無論何種題材,好的人物和故事永遠吸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