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鴻雄
關鍵詞: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在文創產業發展過程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和占據關鍵的位置,同時也可以說是文創產品發展過程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將眾多具有價值和意義的文創產品開發出來,不單單能夠滿足現階段高速發展時代下人們對于精神文化所出來的更多的需求,還能夠提高博物館的經濟收入,解決資金短缺等問題,快速的實現博物館“以文養文”的具體目標。基于此,本文下面將對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
大眾對于博物館三個字并不會陌生,而且許許多多的人都去到博物館當中進行了參觀,我國有些地區又將博物館稱作為博物院,其中收藏的大量具有價值和極其珍貴的產品。當時間來到今天,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保護與收藏陳列研究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的實物和遺產的文化教育部門。
文化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又可以將其稱作為博物館的衍生產品,將博物館館藏的所有文物作為了基礎,通過不斷的革新與設計,開發出具有實用價值、教育價值、傳播等價值的其他產品,所衍生出來的產品具有兩種形態,即物質和非物質。
通過相關工作人員對于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實際含義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其主要包括狹義與廣義兩個概念,通過站內廣義的角度來對文創產品的含義進行分析,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內容包括了博物館當中展覽博物館出版物等等、其他行業相連接的產品和有形存在的以及其他渠道銷售的文創產品。狹義的文創產品的含義主要包括:其他渠道銷售的文創產品和在博物館商店銷售的產品。
通過對于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的行為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其與脫離辦館意義的商業性行為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和差異,是與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價值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所形成的一種具有全新特點的發展方法與手段,不僅僅能夠幫助博物館向著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走前進,并且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之下,主動承擔起了文化傳播的重責,具有教育的意義與特點。
伴隨著我國社會高速的發展和經濟持續的增長,現階段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的勢頭非常的猛烈,但是與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還處在初級的階段,所以其中還存在著些許的問題,急需進一步的解決。
現階段部分文物歷史類博物館當中的經費只能夠維持日常的運轉,想要開發出更多的、更有價值的文創產品依舊缺乏資金的幫助與支持。在博物館發展的過程當中,市場接觸的機會十分的少,所以缺乏豐富的經營經驗和經銷經驗。據了解,現階段國家與相關部門所頒布的有關于文創產品開發 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十分的健全與完善所以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持的熱情與積極性。
現階段很多地區歷史類博物館當中文創產品缺乏特色,例如:有些產品只是將書畫作品印在了濕巾或者是體恤上面,毫無特色可言,并沒有順利的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與重視。還有些產品只是將文物實體進行了復制與模擬,種種的問題與情況勢必會對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化產品更好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現階段有關于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主要包括雨傘、水杯、香爐等等,這些產品的同質化非常的嚴重,也展示不出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特色與意義,失去了文創產品的味道與魅力。
通過對于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發現現階段已經出現了價格兩極分化的情況,即鮮有價格合適、質量優良,可帶走的文創產品,而眾多的都是低檔的產品復制品,并且做工粗糙,無法激發出消費者購買的欲望,但是高質量做工精良的文創產品的價格又讓普通消費者無法的承受,這樣的情況對于文創產品的發展與推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此外,文化產品在開發的過程當中,產品的主要結構也需要不斷的更新與優化,并且規劃、設計、制作、生產等等一系列的環節與步驟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健全與完善只有具有成熟性的產業鏈才能夠促進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向著更高的方向與層次發展和前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推進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的效率,國家與相關部門必須要制定出健全、完善、與之相對應的法律法規,法規的主要內容包括:投資問題、人才培養等等各個方面。
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的過程當中具有復雜、特殊等等的特點,并且開發的時間很長,從產品定位到設計思想的出現,直至最后的銷售環節,設計的面涉及非常得廣,所以一定要根據相關的流程來有序、順利地展開工 作,具體的流程主要包括分析、調查、設計、調整、確認、生產、銷售等等各個環節,并且各個環節與步驟要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在相輔相成當中完成文創產品的開發工作。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當中還需要縮短周期,制定出高效的發展模式,盡量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
首先,需要細致的調查和研究,制定出調查報告,通過收集市場上大量的信息,并與博物館內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良好的配合與溝通,形成一個項目小組,小組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來自不同的部門,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能夠為設計工作人員和決策者提供重多的數據支持與幫助。
其次,運用主動、積極的態度與各個企業、協會等等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大力的將博物館文創產品推廣出去,進一步的將銷售的范圍進行擴大。因為各個企業和協會等等部門會因為年會需要而經常采購大量的商務禮品,銷售人員向這類用戶將博物館文創產品推廣出去,相信勢必會大幅度的提高產品的銷售數量。
再則,需要對于行業類相關的展會加強關注與重視,并主動的參與進去,確保在展會當中將自己的文創產品更好的推廣。
最后,博物館當中的許多形象資源都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形象品牌的能力,所以工作人員需要通過細致的分析和不斷的挖掘出品牌所潛藏的能力,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與設計,大幅度的提高品牌的實際價值與魅力。當品牌有了一定的信譽和知名度之后,之后工作就是對于品牌進行授權,通過授權的方法來獲得更多的收益與價值。
綜上所述,雖然說現階段文物歷史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過程當中存在著些許的問題,但是相信博物館內部的管理工作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勢必會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學習,并且還會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綜合的考慮,再加上國家與相關部門制定的完善的法律法規、運用多方位的多種銷售方法,必然會確保博物館文創產品有序、順利的發展與運行,并具有經久不息的生命力。通過設計出具有價值和魅力的文 創產品,讓觀眾將產品帶回自己的家中,不單單能夠滿足消費者情感上面的要求,還讓博物館的經驗變得更加豐富,通過站在博物館的角度來說,增加了文創產品的銷量,還能夠讓博物館的經濟效益大幅度的提高,讓博物館在社會上更具影響力,真正的實現文化資源不斷的傳播與傳承。
參考文獻:
[1]王毅,林巍.英國國家博物館和國家圖 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現狀及啟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02):14-24.
[2]潘雪梅.淺析藝術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路徑[J].綠色包裝,2019(07):54-59.
[3]翟永宏.遼寧省博物館品牌形象設計策略[J].藝術科技,2019,32(11):11-12.
[4]蘆剛.試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創意對象[J].科技風,2016(20):170.
[5]王春山.革命類博物館紅色文化消費探析[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6,33(12):71-74.
[6]安來順,潘守永,呂軍,史吉祥,蔡琴,嚴建強,曹兵武,王奇志,陳同樂,田名利,王芳,茅艷.“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專家筆談[J].東南文化,2014(03):11-25.
[7]李華偉.論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在文旅融合中發展紅色旅游的策略——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4):221-222.
(作者單位: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