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同文 許華凌
習近平總書記9月1日給中國航發黎明發動機裝配廠“李志強班”職工回信,希望大家牢記使命責任,堅定航空報國志向,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步伐,讓中國的飛機用上更加強勁的“中國心”,為建設航空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貢獻力量。
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更加澎湃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熾熱的中國心,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肩負神圣職責使命,賡續弘揚勞模精神。“干航空發動機,不僅是一個人的驕傲,更是全家的光榮。”因為父親的一句話,1983年,李志強走上了航空發動機裝配崗位。“最開始,我是尊重父親的想法,現在,我是發自肺腑地熱愛這份職業。兒子面臨擇業時,我也同樣告訴兒子,干航空發動機,是保家衛國的光榮使命。”就這樣,一家三代人都成了航空動力的工作者,傳承打造“中國心”。李志強是愛崗敬業的楷模,帶出了攻堅克難、勇于突破、凝心聚力、激情奉獻的和諧進取團隊——“李志強班”。在振興航空工業的偉大征程上,李志強和他的班組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航空報國的熾熱情懷,用奮勇當先的信心和勇氣書寫著他們的航空夢。我們要向李志強學習,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團結帶領身邊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潛心鉆研核心技術,矢志爭做大國工匠。航空發動機的組裝是一個復雜、系統的浩大工程,共需裝配數萬個零件,零件間的銜接異常精細,堪稱接近極致的工業藝術。李志強作為發動機總體裝配、管路故障分析與排除領域的首席權威,在一次故障排除中,打破將發動機先分解后操作的做法,在-30℃的嚴寒中只穿一件內衣,從發動機尾噴口鉆進發動機艙,在不到8厘米的管路間隙中只能單手操作,憑著精湛的裝配技藝,連續工作12小時,成功排除了5架飛機的故障。李志強靠絕活絕技攻克瓶頸,從提高團隊工作效率、縮短裝配周期入手,首創發動機裝配倒班接力作業,還創造了99天完成全年任務量的行業奇跡。我們要學習李志強鍥而不舍、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以質取勝的大國工匠精神,將榜樣的力量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踐行動。
堅守愛黨為民初心,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對于“李志強班”的每一個人來說,扛在肩上的不僅僅是航空報國的責任,而是融入到血液中的信念。李志強不忘初心、對黨忠誠,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做一面旗幟、帶金牌班組,堅持質量第一,工作嚴謹認真、細致入微,彰顯了航空報國矢志不渝的熾熱情懷,用責任與使命書寫著航空人的中國夢。我們要守初心、擔使命、強作為,從榜樣中汲取有益滋養,匯聚前行的源源動力,見賢思齊學榜樣,激情澎湃中國心,凝聚民族魂,激勵報國志。黨員干部要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自覺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實干興邦,做新時代長征路上的頑強奔跑者、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忠誠實踐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努力奮斗者。
一面旗幟引領一種精神,一種精神彰顯一種情懷。“李志強班”是奮進新征程的篤行榜樣,是建功新時代的實干標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符號。讓我們人人都爭做李志強,強勁中國心,追逐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