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明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500)
當前,園林工程病蟲害類型逐漸增多,植物抗病能力下降,園林環境比較脆弱,采用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效果不理想,影響園林植物生長質量。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本身具有較大難度,病蟲害防治技術對實際工作效果產生影響較大。為保證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落實,維持園林生態平衡,養護管理人員應積極探索園林病蟲害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開展,運用生態控制措施,多措并舉,提高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效率,有力防范病蟲害發生,從而為園林植物創造安全的生長環境,發揮園林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現階段,園林建設期間引入了更多品種的植物,每種植物罹患的病蟲害種類差異較大,增加了病蟲害的類型,加大了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復雜性,對植物生長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一旦某種植物受到病蟲害侵襲,會迅速朝周圍植物蔓延,加重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強度。而運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不當,大量噴施農藥,空氣和土壤中殘留的農藥過多,還會引發環境污染問題。
園林綠化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抗病能力較高的植物通常不會輕易患病,反之,抗病能力低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面臨更多風險。隨著生態環境受到的污染程度逐漸加深,植物的生長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導致植物抗病能力隨之下降,相比以往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必須要長期性、系統性的開展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來維護綠化植物安全。
在園林工程規劃建設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往往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觀花、觀果、觀葉植物上,希望通過種植大量的觀賞性植物陶冶游客的審美情操,為游客提供更優美的景觀。但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視了綠化植物的生態功能,導致植物品種單一,未能形成完整的園林生態系統,脆弱的園林環境防御能力降低,給病蟲害的滋生創造了溫床。
園林養護管理人員思想觀念和專業素質決定了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部分養護管理人員對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缺少充分認識,沒有及時更新病蟲害防治方法,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落實情況不理想。運用傳統陳舊的技術方法看似能夠抑制病蟲害發展,可長時間使用蘊含有害物質的農藥,將會威脅園林生態健康,造成土壤板結,營養物質迅速流失,無法滿足植物生長要求。
借助自然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來控制害蟲和病原體的數量,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障園林植物健康生長,是生態控制措施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用的突出價值。具體而言,生態控制措施的應用優勢包括:一是運用生態控制措施取代傳統噴灑農藥的方式防控病蟲害,可以顯著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藥中的化學成分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符合環境保護工作要求。二是生態控制措施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增加園林植物的種類,增強園林生態系統的抵御力,有利于減少害蟲和病原體的數量,從根源上防止病蟲害對園林植物造成侵蝕。三是通過改善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提高植物自身的防御力和免疫力,可以減少植物罹患病蟲害的可能性。四是通過保持園林生物多樣性,增加園林生態系統中害蟲和病原體天敵的數量,抑制病蟲害的發展,進而促進病蟲害防治與環境保護工作的協同開展。
預防為主是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在運用生態控制措施時,要對常見病蟲害追根溯源,深入分析病蟲害發生原因,通過投放害蟲、若蟲天敵,增加土壤肥力,增強植物對病蟲害的抵御力,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將病蟲害控制在可控范圍,減少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本投入,創造適合園林植物快速生長的良好環境。
綠化植物是園林工程的主要構成元素,若能提高植物自身抗性,病蟲害就無法輕易破壞園林植物的外觀結構和生長機能。因此,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堅持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原則,運用生態控制措施增強植物抗性,或是培育和引進抗性高的植物品種,阻斷病蟲害的傳播,園林生態環境更利于植物生長發育,植物景觀也更豐富,并具有層次性。
園林生態系統由多種生物組成,每種生物在整個生態鏈條中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要堅持生態平衡原則,保證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才能保持園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效發揮自然生態的自我調節功能,促使園林植物茁壯生長,遏制病蟲害滋生和蔓延,提高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效。
科學合理原則指的是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根據植物的具體癥狀確定使用藥物的成分,藥物用量也要進行科學計算,選擇合適的時機投放藥物,既要確保病蟲害得到防治,又要盡量避免多余藥物殘留在土壤中,從而實現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提質增效和保護環境的目標。
為保證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實效性,工作人員要收集完整的數據信息,準確掌握園林植物生長狀況及病蟲害發生規律,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總結得出比較可行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指導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高質量開展。實際工作中,應優先考慮利用生態控制措施,從而發揮生態控制措施增強生態調控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的功能。這是因為人工干預并非解決病蟲害問題的良策,過多的干預植物生長,會造成植物抗性不斷降低,影響園林植物生長,也會降低園林綠化景觀的觀賞價值。所以,養護管理主體單位要結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對不同生態控制措施的應用條件、應用效果、應用成本進行評估,結合園林工程所在地的氣候和地質環境、園林病蟲害發生情況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制定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方案,巧妙融入生態控制措施,維護園林植物生長安全和園林生態系統平衡。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實施過程中,持續收集生態控制措施應用前后園林植物信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園林植物健康程度進行動態監測,分析生態控制措施的合理性與成本效益,以便能夠隨時調整病蟲害防治策略,強化病蟲害防治效果。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效果決定了園林整體的美觀性,而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作為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引起主體單位和工作人員的重視,從改善園林生態環境、提高園林植物抗性的角度出發,防范病蟲害的發生,對于養護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中,應重點做好下面幾點工作。
首先,制定園林植物養護管理長效機制,保障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資金的充足注入、??顚S?,任何人員不得挪用這部分資金,一旦發現要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嚴懲,增強單位領導和養護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減少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支出,為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生態控制措施的運用提供資金支持。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制度中科學劃分養護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使之形成整體合力,利用健全完善的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制度,規范病蟲害防治工作,促進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長效開展。
其次,培養高素質養護管理人才,規范養護管理人員的行為,提高養護管理人員對生態控制理念和方法的正確認知,確保他們能夠合理運用生態控制措施改善園林生態環境,合理選擇植物種類,優化植物配置布局,具體依據為植物生態條件和生長習性,避免同種植物的密集種植,防止病蟲害的迅速傳播。針對病蟲害發生規律和具體表現,科學防控園林植物病蟲害,促使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斷創新發展,維護園林植物長勢健康。
最后,樹立全過程養護管理理念,加強園林植物栽種和養護工序的銜接,及時開展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避免植物弱小時就遭到病蟲害的侵蝕。養護管理人員要在園林植物生長階段持續監控土壤狀態,適時地澆水、施肥、除草、松土,保證土壤的通透性良好,具有充足的水分和肥力,滿足不同類型植物、植物不同階段的生長所需。這樣植物就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地氣候環境,大幅提高抗病能力,病蟲害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會大大減弱。如圖1 所示,通過剪除植物的病枝,阻斷病菌傳播,對于粉虱、蚜蟲、枯葉病、白粉病等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極好,是生態控制措施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用的重要途徑。

圖1 剪除植物病枝
整個園林生態系統包含有多種類型的生物,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態鏈條,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破壞生態系統平衡性,引起病蟲害大范圍擴散,嚴重危害植物生長健康和安全。而采用生態控制措施,提高園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促進系統良性循環,病蟲害就會得到有效防治。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可知,自然環境會不斷淘汰弱勢群體,物種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人為制造物種競爭的環境,減少病蟲害數量,具有較高的可行性,是生態控制措施的應用依據。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可供選擇的有引入天敵和微生物,依靠生物之間的對抗作用,控制病蟲害的傳播,確保病蟲害始終可控,可以降低相關工作成本,符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主體單位的利益目標,園林工程效益也能得到最大化展現。在運用生態控制措施時,投放害蟲天敵是構建完整生態系統的必要舉措,滿足了自然發展規律,減少了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擾動,可持續有效的控制害蟲群體數量和活動范圍,對維護園林生態健康有重要意義。在園林中設置鳥巢,吸引鳥類進入園林,食用害蟲,如圖2 所示。

圖2 投放害蟲天敵
為了保證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效果,需要將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防治技術結合起來,綜合防治病蟲害,給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導向。首先,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蟲害,例如藍色光線、超聲波、高壓電擊以及用燈光誘捕等,可以殺滅絕大多數害蟲,包括粉虱、螻蛄、葉蟬、蝗蟲等,這是針對害蟲趨光性等習性所采取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夠減少單位面積內的害蟲數量。其次,無毒農藥的研發和應用開創了生態防控病蟲害的先河,這類農藥無毒害、無污染,可以迅速揮發,基本上不會在空氣和土壤中殘留,不會對園林植物生長和生態健康造成危害,還能迅速看到成效,受到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單位和人員的青睞,如圖3 所示。最后,使用生物制劑和植物保護劑進行園林病蟲害防治,前者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昆蟲等生物制成的防治病蟲害的制劑,對植物及環境無污染,屬于安全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方式,后者則是利用植物提取物制成植物保護劑,噴灑到土壤中,可以消毒殺菌,還能為植物提供營養物質,提升植物抗性,防止園林植物遭到病蟲害侵蝕。

圖3 無毒農藥的使用
總之,隨著城市化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園林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保障園林建設的質量,確保城市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生態控制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用打破了傳統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弊端,并且具有長期、持久的效果,值得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單位加以重視和推廣。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單位要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充分掌握園林病蟲害發生情況,完善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持續開展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提升園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并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綜合防治病蟲害,從而打造美麗的園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