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童光現 王建

綠茵場上,足球小子刻苦訓練激揚青春;科創社團,創客少年巧手生花創意無限;閱覽室里,小小書蟲如饑似渴暢游書海……11 月28 日,龍山縣第四小學課后服務現場熱鬧非凡、精彩無限,10 余個社團課程同步開展,學生在多彩活動中盡情展示自我、收獲快樂。
這是龍山縣精準落實“雙減”工作,引領學生幸福成長的真實寫照。“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龍山縣緊緊圍繞“校外規范治理、校內提質增效”兩條主線,通過強化校外培訓治理、提升教學質量、優化作業設計、升級課后服務等舉措,扎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實見效,全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強化管理,營造教育好生態
“雙減”以來,龍山縣全面清理整治校外違規培訓亂象。印發《龍山縣整治校外違規培訓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和查處無證無照經營行為處罰依據,并成立校外違規培訓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通過全覆蓋排查、零容忍查處,堅決整治、嚴厲打擊校外違規培訓行為,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態。
謀定而后動。在工作專班領導下,龍山縣教體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強化協作,采取集中整治、聯合抽查、處置投訴舉報等方式,對不符合辦學資質、違規收取培訓費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綜合整治,從規范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從業人員資格、資金監管等方面切實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引導校外培訓機構依法依規經營。
記者從龍山縣教體局校外培訓監管股了解到,僅在2023 年,龍山累計開展專項行動27 次,參與行動159 人次,拆除違規廣告5 處,查封無證機構11 家,取締無證無照培訓機構3 家,下發整改通知書18 份,公示違規培訓8 起,嚴厲打擊校外違規培訓隱形變異,強化校外培訓機構安全監管。目前,全縣由原來的180多家培訓機構壓減至85 家。
4 月~5 月,龍山縣教體局還聯合縣科技局、縣文旅廣電局相關股市和縣學科鑒別專家庫專家,對全縣85 家機構報送的349 冊培訓教材進行集中檢查,對發現的插圖內容不當、培訓教材存在廣告宣傳現象等287 個適宜性問題材料進行整改重新備案,嚴格把關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資料。
減負增質,夯實教學主陣地
減輕學生負擔,要先把好“ 作業關”。龍山縣第四小學各年級語文教研組在充分教研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各單元學習內容和重點,為學生量身打造了別具一格的花式作業:手工制作、手繪讀書筆記、樹葉畫創作、自制故事書……作業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孩子們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
著眼“雙減”要求,龍山縣各學校全面落實關于加強作業管理的相關文件精神,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積極探索分層次、有彈性和個性化的作業,引導學生樂學、趣學、善學。
作業減量,如何保證學生“吃飽學好”?高效課堂成為學校實現教育減負增效的全新突破口。
“近年,學校依托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對口幫扶行動,積極推進‘邁孚課堂課改,以教研促教學,帶動師生聚焦新課標,向課堂45 分鐘要質量。”龍山縣第一中學副校長鐘發然介紹。
走進初二2206 班,學生6、7 人一組,人手一張“課前任務單”,積極參與小組自學、討論交流、展示匯報、解答拓展、總結評價等環節,大膽表現自我。“構建高效化課堂模式,重點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老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提升素養的同時,培養他們表達、合作、綜合探究的能力。”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章琴說道。
為有效落實“雙減”,龍山各學校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以增強學科素養、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重點,深入探索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徑,逐步建立和完善“雙減”的長效機制,穩步提升教學品質。
多彩服務,拓寬育人新天地
“雙減”之下,知識不再局限于書本,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課后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拓寬了另一個空間。
每天下午4 點,龍山縣思源實驗學校課后服務在歡樂的氛圍中準時開展,書法、舞蹈、田徑等13 項藝體社團競相綻放。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要數校內跆拳道館內師生聲聲震耳的練拳聲。
一招一式整齊劃一、拳拳生風勢如破竹,孩子們在一絲不茍的訓練中將跆拳道百折不屈、忍耐克己的項目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在10 月全省首屆校園跆拳道比賽上,這群少年捧回了10 金13銀18 銅的好成績。
“課后服務為學生的課后生活增添了靚麗色彩,促進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成長,給校園帶來蓬勃生機。”校長石紹明介紹,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鼓勵體藝專業教練、非遺傳承人等走進校園,不斷升級服務品質和內容,有效提升了課后服務質量和吸引力。
“雙減”以來,龍山縣全面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引導各中小學不斷完善課后服務管理制度,統籌校內資源開發各具特色的課后服務課程,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需要。目前龍山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學校做到了應開盡開,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教師參與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