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短視頻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以其時長短、內容碎片化、傳播即時性和受眾廣泛性等特點,成為了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在短視頻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電視新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電視新聞也有其自身的優勢,如專業的新聞采編團隊、較高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等。在短視頻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工作策略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闡述了短視頻的定義以及特點,分析了短視頻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了強化深度報道、豐富新聞傳播形式、加強與短視頻平臺合作以及舉辦互動活動等創新策略,以增強電視新聞的吸引力和受眾參與感。
短視頻概述
短視頻的定義
顧名思義,短視頻是較短的視頻,它是一種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時長較短的視頻內容形式。短視頻的播放時長一般在幾秒到幾分鐘之間,以其簡潔、快速、生動的特點吸引著大量的用戶,其涵蓋了各種主題,包括但不限于生活趣事、美食制作、旅游風景、知識科普、才藝展示等。短視頻以其便捷的制作和傳播方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內容創作者,極大地豐富了網絡信息資源,滿足了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需求。同時,短視頻平臺的社交屬性也使得用戶之間能夠輕松互動、分享和交流,進一步擴大了其影響力。
短視頻的特點
視頻時長簡短化
短視頻最顯著的特點是視頻時長短,通常設定在幾秒到幾分鐘之間,使其能夠迅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的時間被高度碎片化,而短視頻正好迎合了這種趨勢,讓人們可以在短暫的閑暇時刻快速獲取信息。無需花費大量時間投入就能快速獲取信息或享受娛樂,這種簡短的形式也要求內容更加精煉,創作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重點、傳達核心信息,以確保觀眾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和記住視頻的主題。同時,較短的時長也使得短視頻的制作相對容易,降低了創作門檻,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其中,進一步豐富了短視頻的內容生態。
視頻內容碎片化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大眾的注意力被分散。短視頻以其碎片化的內容呈現方式,適應了大眾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它可以是一個瞬間的生活記錄、一個簡短的搞笑片段、一個實用的小技巧分享等,不要求有完整的敘事結構或深入的主題探討,這種碎片化的內容更易于被消化和理解,觀眾可以隨時開始觀看,也可以隨時停止,觀看靈活性更高。同時,短視頻平臺的算法推薦機制也使得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快速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碎片化內容,這使得短視頻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一種便捷方式,滿足了人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
視頻傳播即時性
在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能進行拍攝、制作并上傳到短視頻平臺發布,這種即時性使得觀眾可以迅速了解到最新的動態、熱點事件和突發情況。無論是自然災害、社會新聞還是娛樂八卦,短視頻都能以極快的速度將信息傳遞給廣大用戶。創作者可以利用手機等便攜設備隨時隨地進行拍攝和分享,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同時,短視頻平臺的社交屬性也進一步增強了傳播的即時性,用戶可以在看到感興趣的視頻后立即進行轉發、評論和點贊,使得視頻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
視頻受眾廣泛性
由于短視頻的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年輕人追求的時尚潮流、老年人關注的健康養生,還是上班族需要的職場技巧、學生們喜愛的知識科普等,都能在短視頻平臺上找到。其簡潔易懂的呈現形式使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的人群都能輕松理解和接受。而且,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短視頻,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短視頻平臺的社交互動功能也進一步吸引了廣大用戶參與其中,這種受眾的廣泛性為信息傳播、文化交流和商業推廣等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機遇。
當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現狀分析
第一,短視頻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觀眾的注意力,其便捷性、趣味性和即時性使人們更傾向于通過短視頻平臺來獲取信息和娛樂。相比之下,電視新聞的觀看方式相對固定,需要觀眾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收看,導致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不斷流失,電視新聞編輯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需要不斷思考如何吸引觀眾回流。另外,隨著受眾群體的轉移,廣告商也將投放重點逐漸轉向短視頻平臺,電視新聞的廣告收入大幅減少,這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資金支持和資源投入產生了不利影響,進一步限制了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發展和創新。
第二,電視新聞編輯以往那種相對緩慢的工作流程已經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信息環境,電視新聞編輯為了提高新聞的時效性,需要加快新聞的采集、編輯和發布速度,同時還要保證新聞的準確性和質量,這對編輯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電視新聞編輯不僅可以從傳統的新聞渠道獲取素材,還可以從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獲取新聞線索和素材。然而,這也增加了素材篩選和核實的難度,編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辨別信息的真偽和價值。
第三,電視新聞傳統的線性播放和長篇報道形式在短視頻時代顯得較為單調和冗長,難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觀眾更希望看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的新聞內容,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在內容呈現形式上進行創新,采用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來呈現新聞。同時,為了適應觀眾的需求,電視新聞編輯開始嘗試融合短視頻的元素,如在新聞報道中插入短視頻片段、采用短視頻的拍攝手法和剪輯方式等,以增強新聞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但在融合的過程中,如何保持電視新聞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是電視新聞編輯需要面對的挑戰。
第四,短視頻平臺的發展為新聞從業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些具有創新意識和新媒體技能的電視新聞編輯人才紛紛跳槽到短視頻平臺或新媒體公司,導致電視新聞編輯隊伍的人才流失嚴重,這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短視頻時代對電視新聞編輯的技能和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編輯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新聞專業知識和編輯技能,還需要掌握新媒體技術、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電視新聞媒體需要加強對編輯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提高編輯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電視新聞編輯融合與創新的有效策略
強化深度報道,發揮專業優勢
短視頻雖然以其短、平、快的特點占據了信息傳播的一席之地,但往往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專業性。電視新聞則可以憑借其專業的新聞采編團隊和豐富的經驗,深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意義。首先,電視新聞編輯在選題上應聚焦于社會熱點、重大事件和民生問題上,對其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通過采訪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和當事人,以獲取多方的觀點和信息,從而為觀眾呈現全面、客觀的新聞報道。例如對于重大政策的解讀,電視新聞可以邀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專家進行深入分析,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影響。其次,電視新聞編輯在報道方式上應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如專題報道、系列報道、深度訪談等,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同時,還可以運用圖表、數據、案例等輔助手段增強新聞報道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例如在報道環境污染問題時,電視新聞編輯可以通過實地調查、數據分析和專家解讀相結合的方式,揭示環境污染的現狀、原因和解決方案。最后,電視新聞編輯在報道新聞事件的同時還要引導觀眾進行思考和討論,提高觀眾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比如在報道社會熱點事件時,新聞編輯可以設置互動環節,邀請觀眾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此來促進社會的交流和進步。在短視頻時代,電視新聞編輯應強化深度報道,發揮專業優勢,為觀眾提供有價值、有深度的新聞內容,提升電視新聞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豐富傳播形式,滿足受眾需求
在短視頻時代,電視新聞編輯需要豐富新聞傳播形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和受眾需求。首先,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將傳統的電視新聞進行精簡和優化,制作成適合在移動端播放的短視頻新聞,這些短視頻新聞應突出重點、簡潔明了,在短時間內傳遞關鍵信息。同時,還可以利用生動的畫面、簡潔的字幕和有感染力的音樂來增強短視頻新聞的吸引力。其次,電視新聞編輯可以利用直播技術實時呈現新聞事件現場,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最新進展。直播報道可以增強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和互動性。如在重大活動、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場景中,通過電視直播和網絡直播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最后,電視新聞編輯還可以嘗試互動式新聞傳播,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新聞客戶端等渠道,與觀眾進行互動,并收集觀眾的意見和反饋,根據觀眾的需求調整新聞報道內容和形式。電視新聞編輯通過豐富新聞傳播形式,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從而提升電視新聞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加強平臺合作,提升短視頻影響力
現如今,短視頻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強大的傳播力,電視新聞可以借助其優勢,來拓展傳播渠道,提升影響力。第一,電視新聞媒體可以在熱門短視頻平臺開設官方賬號,通過定期發布優質的新聞短視頻內容,吸引了短視頻用戶的關注。這些新聞短視頻可以是電視新聞節目的精彩片段剪輯,也可以是專門為短視頻平臺制作的簡潔、生動的新聞資訊。同時,還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的推薦算法,將新聞推送給更多潛在的受眾,以此來提高新聞的曝光率。第二,電視新聞編輯可以與短視頻平臺的創作者合作,邀請一些有影響力的短視頻創作者參與新聞報道,以他們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呈現新聞事件。比如,邀請旅游博主參與旅游新聞的報道,讓他們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和感受;邀請美食博主參與美食新聞的制作,介紹各地的特色美食。這種合作不僅可以豐富新聞的內容和形式,還可以借助創作者的粉絲基礎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第三,電視新聞媒體還可以與短視頻平臺共同舉辦活動。如舉辦新聞短視頻大賽,鼓勵用戶創作和分享與新聞相關的短視頻內容;開展主題直播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和新聞當事人進行在線交流和討論。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和互動性,還能夠提升電視新聞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舉辦互動活動,增強受眾參與感
在短視頻時代,通過舉辦一些互動活動,電視新聞編輯能夠更好地與觀眾建立聯系,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和忠誠度,在短視頻時代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其一,電視新聞編輯可以針對當下的熱點新聞事件或社會問題設置相關的投票議題,讓觀眾通過電視新聞的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賬號或短視頻平臺參與投票。投票結果可以在后續的新聞報道中進行公布和分析,使觀眾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重視。其二,電視新聞編輯可以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起熱門話題討論,邀請觀眾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歷,從中挑選有代表性的評論在新聞節目中進行展示或者邀請嘉賓對觀眾的觀點進行回應和解讀。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觀眾的參與度,還能豐富新聞報道的內容和視角。如在關于環保的新聞報道中,發起“你的環保小妙招”話題討論,以激發觀眾的積極性。其三,電視新聞編輯還可以舉辦新聞主題的座談會、研討會或公益活動,邀請觀眾現場參與,活動過程可以通過直播或制作成短視頻在網絡上傳播,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同時,線下活動也為觀眾提供了與新聞工作者、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增強了觀眾對電視新聞的信任和認同感。
電視新聞編輯應發揮其自身的專業優勢,創新多樣化的工作方式,積極應對短視頻時代的挑戰,以實現電視新聞的可持續發展。短視頻時代的到來,給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一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應積極適應新的媒體環境,不斷創新工作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電視新聞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電視新聞編輯也應該認識到短視頻和電視新聞各有其優勢和不足,兩者可以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共同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
作者簡介:
李海霞(1986—),女,漢,浙江省溫嶺市,編輯,大學,研究方向:傳媒方向。
(作者單位:臺州市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