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實現咖啡奶茶自由,優惠券可以先囤起來;想用最優惠的價格看電影,來張通兌券想看就看;旅行時間不確定,先買張隨時可用的酒店券……記者發現,隨著商家與平臺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團購券、“早鳥”票等,越來越多人愛上了“囤券”。不少網友稱:無論吃不吃都先囤著,搶到就是賺到。
市民于女士說:“直播間真的很劃算,平時10元一杯的奶茶有的直播間6元就能拿下,立省40%。是我喜歡的存錢方式,既滿足了購物欲又能存錢。因為買很多但是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吃,基本上都是到期了自動退款。”
“鍋底和飲料能用團購券嗎?”“團購的套餐可以兌換吧?”某連鎖火鍋店店員告訴記者,這些是他們時常會聽到的問題。他表示,火鍋店自從在團購平臺推出優惠套餐后,在點餐前核銷團購套餐的顧客已經占到七成左右。
如今,年輕人的消費觀越來越“精打細算”,囤“餐飲券”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專家也提醒消費者,在囤券的時候要細看退款規則、注意優惠券的使用期限。若是發現商家不誠信,應主動維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綜合《長沙晚報》《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