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土地是人民的飯碗。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勞苦大眾從沒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1919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刊宣言中說:“世界什么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 1927年在湖南醴陵考察期間,他提出要徹底解決土地問題,重新丈量后,把地主土地收集再重分。同年9月,在湘贛邊界,毛澤東發動這片土地上的農民舉行秋收起義,拿起槍桿子做土地的主人。起義軍沒有沿用國民革命軍番號,而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毛澤東特作《西江月·秋收起義》:“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正如詩中所言,湘贛邊秋收起義如一聲霹靂,從此在中華大地上拉開了革命斗爭的序幕。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的黃洋界保衛戰,到“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的反“三省會剿”;從“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的反第一次大“圍剿”,到“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反第二次大“圍剿”,都是為了人民夢寐以求的一刻:“分田分地真忙”,使人民真正成為腳下土地的主人。毛澤東說:“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做到了。這是四十年乃至幾千年來未曾成就過的奇勛。”
革命的星星之火,后來逐漸在中國大地成燎原之勢。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委召開全國土地會議,9月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徹底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這年9月,哈爾濱市顧鄉區靠山屯的百姓給毛澤東寫信:“毛主席啊,沒有您,我們真得餓死了。這回我們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馬,分了衣服糧食,都有吃有穿……”字里行間洋溢著翻身農民獲得土地后的喜悅,以及對共產黨、毛主席無比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