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燦
初冬,寒氣襲來,樹葉凋零,行走在伊川縣江左鎮溫寨村,村民正在對香椿樹進行冬灌,一派繁忙景象。
“再過幾個月,香椿就上市了,俺村的香椿可搶手,2022年每斤賣到50元,市場供不應求。”溫寨村黨支部書記溫躍民說,這得益于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的幫扶。
近年來,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選派精兵強將組建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資源和專業技術優勢,實現“集體增收、村民致富、集團發展”三方共贏。2023年,溫寨村先后被授予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村、洛陽市文明村、伊川縣“五星”支部創建先進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興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時下,大棚草莓陸續成熟上市,在溫寨村聯體大棚里,綠葉白花間,一顆顆鮮紅欲滴的富硒草莓煞是喜人,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進棚采摘。
“現在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每個月能掙兩千多塊錢呢。”
59歲的溫軍長是溫寨村的困難群眾,家里3口人,前幾年,一直在外務工,后來,村里搞大棚種植幫扶項目,他成了大棚管理員。如今,他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還能隨時照看家里,用老溫的話說:“抬抬腳就能回家吃飯。”
近年來,駐村工作隊把綠色種植和特色養殖作為該村的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草莓、彩色西紅柿等大棚種植和牛羊養殖,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為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駐村工作隊還引導村民將富硒小米培育成優勢產業,與呂店三康米業簽訂合作協議,實現種、產、收、加工一體化產業格局。同時,為實現產業融合發展,該村成立了伊川縣溫寨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富農養殖合作社。
“通過優化產業結構,2023年,我們一二三產業實現總產值812萬元。下一步,將邀請省級地質專家做地學規劃,全力打造溫寨村自然地質研學基地。”駐村第一書記麻哲介紹說。
整環境,扮靚鄉村“綠富美”
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筆直通向家家戶戶大門,一棟棟科學規劃的嶄新小樓錯落有致……漫步溫寨村,濃郁的鄉村振興氣息撲面而來。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說起村子以前的情況,村民紛紛感慨,
“如今,村子變干凈了,游客也多了,這些變化得益于駐村工作隊的努力。”
為改變村子“臟亂差”現狀,解決基層設施落后等問題,駐村工作隊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協調各方面資金220萬元,將全村5.6千米長的坑洼水泥路鋪成柏油路,在全鎮第一個實現“白變黑”;投資20萬元在全村重要節點栽種2000余棵櫻花樹,打造出一條櫻花觀光路線;圍繞全縣供排一體化建設,結合村里實際情況,將全村旱廁改為室內水沖式廁所。
“這個水庫不僅風景好而且魚也多。”站在劉瑤水庫邊,麻哲描繪出了未來的規劃,“劉瑤水庫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休閑垂釣的好地方。未來我們將圍繞劉瑤水庫麗水生態,打造近郊遠郊游、房車露營基地……”
育鄉風,提升村民幸福感
“真沒想到,參加了秧歌隊,獲得50積分,沒花一分錢就拿到了這些東西!”11月22日,溫寨村村民溫要武抱著剛從“愛心超市”兌換的油和米,笑得合不攏嘴。
溫要武所說的“愛心超市”位于溫寨村黨群服務中心,各類日常生活用品擺滿柜臺,墻上張貼著愛心超市簡介和積分管理辦法。
“我們在村里推行群眾積分制管理,與幫扶單位共同出資籌建愛心超市,倡導群眾以愛心行動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目前,已上架貨品價值2萬余元,兌換愛心積分23000余分,惠及村民近300人。”麻哲指著墻上一張積分表介紹。為實現規范管理,駐村工作隊制定《積分評定規則》《建設運行管理辦法》,每月根據每戶村民鄉村共建、人居環境、政策知曉等情況,對照評分標準進行評定打分獲取積分,讓正能量“看得見、摸得著”。
為更好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駐村工作隊還建成日間照料中心,為空巢老人、五保戶等群體搭建起“幸福之家”。每月為70歲以上老人過集體生日、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成了
“必修課”;每年還開展“六一愛相伴,真情暖童心”活動,為全村孩子發放書包、圖書、足球等文體用品,引導孩子愛祖國、知禮儀、孝父母、讀好書、強體魄;在村北廣場鋪設草坪,打造了五人制足球場,增設游樂設施,建成兒童樂園,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溫寨樣板”。(作者單位:河南省資源環境調查二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