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趙 玥
在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的油氣發展關鍵點中,基辛格曾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1973 年,基辛格在美國國務院的一次演講中,留下這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作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外交上的建樹足以載入史冊。中國人印象最深的莫過于他和尼克松打開了中美關系的大門。
美國當地時間2023 年11月29 日晚,基辛格的一生正式畫上句號。回顧這位百歲外交家和政治家的一生,不難發現,在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的油氣發展的關鍵點中,他也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石油是能源的命脈,也是制定國家戰略戰略的關鍵。
20 世紀70 年代,美國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成為世界上石油消費量最多的國家,需要大量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而自二戰結束后,中東地區憑借可觀的石油儲量,地位崛起。
不過,福兮禍兮。擁有巨量石油的中東地區,一直都不平靜。
1973 年10 月,第四次中東戰爭即人們常說的“十月戰爭”爆發。以色列在戰爭最初階段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美國出手援助以色列。作為回應,OPEC 的阿拉伯成員國對西方國家實施了石油出口禁運,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一時間,全球石油供應短缺,油價上漲了近4 倍。美國消費者在加油站排起了長隊,失業率上升,物價上漲,陷入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中。
深諳“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的基辛格,自然明曉石油作為戰略資源對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重要性。他主張美國要加強對中東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作為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基辛格倡導通過談判和協商來維護石油市場的穩定,積極參與了中東和平談判。在他的努力之下,OPEC 國家同意限制石油產量和保持石油價格的穩定。“石油危機”緩解,美國松了一口氣。
如果說解除“石油危機”是幫美國渡過難關,那么,基辛格主導構建的“石油美元”體系,則是讓美國的霸權地位進一步鞏固。
二戰結束前,在布雷頓森林召開的一場戰后國際金融會議上,通過了美國戰后國際金融方案,由此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簡而言之就是讓美元和黃金掛鉤,同時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可以說,這套體系確立了戰后美元的貨幣霸權。
美國的算盤雖然打得很好,但百密一疏。一開始,這套金融體系運行良好。然而它存在一個漏洞:其他國家可以用美元從美國回購黃金,然后再把黃金運到本國進行存儲。
1969 年1 月,尼克松總統上任,內憂外患不斷。隨著戰后西歐經濟的不斷恢復,這給美國的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1971 年8 月15 日,尼克松宣布“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美元與黃金脫鉤。這等于美國自己違約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迅速貶值。
用什么替代黃金,重新與美元掛鉤呢?這是擺在尼克松政府面前的頭號難題。若要重塑以美元為首的霸權體系,作為重要能源的石油無疑是最佳選擇。而在中東的產油國中,無論是從儲量,產量還是出口量分析,沙特毫無疑問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環。
當時正值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初,尼克松正受困于“水門事件”,無心處理這次突如其來的沖突,所以他授予基辛格全權負責處理援助以色列的事務。戰爭結束后,基辛格專門跑到沙特與費薩爾國王談“石油美元”體系。基辛格斡旋其中,多方游說,最終成功說服了沙特承諾以美元作為石油出口的定價,同時沙特還同意說服其他產油國在出口石油時以美元作為唯一的結算貨幣。作為回報,美國對其提供安全承諾。
在基辛格的努力下,美國和其他國家建立了許多能源合作機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內瑞拉等。最終,沙特說服歐佩克組織宣布,只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
“石油美元”時代由此開啟。
“石油美元”確立后,各國為了從沙特等產油國采購石油,對美元的需求越來越大,美元的霸權變得更加穩固。
基辛格生平
亨利·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誕生于德國南部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原名海因茨·阿爾弗雷德·基辛格,父親是一名教師。1938年,他隨家人移居美國,1943年加入美國籍。1969年,46歲的基辛格成為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總統的頭號幕僚。從此登上國際政治舞臺,成為美國國際事務的操盤手。1969—1974年間,基辛格曾擔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1973—1977年,他又被任命為美國國務卿。2023年美國當地時間11月29日,基辛格去世,享年100歲。

●百歲基辛格,傳奇一生謝幕。 供圖/視覺中國
實際上,基辛格一以貫之的能源發展觀總結下來也很簡單:始終致力于推動美國能源獨立和自給自足。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基辛格還說過這么一句話:“誰找到了頁巖氣,誰就不會被控制。”
早在上世紀70 年代,基辛格就開始關注頁巖油氣。他認為蘊藏在頁巖中的頁巖油和頁巖氣是重要的資源,有必要推動其勘探開發。但是,當時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前景不明。于是,基辛格積極推動政府和企業加大對頁巖油氣的投資和技術研發。
在他的努力下,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開發利用頁巖油和頁巖氣的政策,包括稅收政策、貸款擔保和研發資金支持等。這些政策讓頁巖油氣開發商獲得了低成本融資,大大降低了頁巖油氣開發的風險。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中還包括簡化審批程序等,從而降低了開發門檻和成本,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開發途徑。
同時,基辛格還積極推動政府與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共同研發頁巖油和頁巖氣的開發利用技術。另外,基辛格也努力倡導美國與其他國家在頁巖油氣領域合作,共同推進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
1976 年,美國政府正式啟動東部頁巖氣的開發,并大力推進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工作。經歷了長期的技術突破以及裝備制造工作,2007 年以后,美國的頁巖油氣產量開始出現井噴式增長,并引發了美國的“頁巖革命”,最終幫助美國重新成為油氣出口國。
隨著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全球能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傳統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正面臨來自清潔能源市場的挑戰。隨勢而變的基辛格也意識到,石油和天然氣的地位正在逐漸降低,清潔能源的地位正在逐漸上升。他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這種變化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對于美國來說,基辛格最大的成就之一也許就是挽救了當時瀕臨崩潰的美國金融體系,建立了利益巨大的“石油美元”體系,以此鞏固了美國半個多世紀的金融霸權。
正如他所說,“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全新時代”。如今,能源格局正在發生巨變,一切,都在變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