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志剛,薛楚渤,李戎韜,黃鑫亭,孔德峰
(1.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遼寧錦州 121007;2.錦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遼寧錦州 121001)
隨著船舶的日益大型化,亟需擴大泊位的靠泊能力。由于新建大型泊位周期長,利用現有岸線資源提升泊位等級,是適應到港船舶日益大型化,保障港口安全生產的重要舉措[4,7]。
在確保泊位水域適應性和碼頭結構、靠系泊設施的安全性的前提下,通過提出靠離泊限制條件,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碼頭潛力,優化資源配置,緩解港區泊位緊張的生產作業壓力。
錦州港304#、305#泊位位于錦州港區第三港池東側岸線,見圖1 所示。

圖1 工程位置示意圖
根據錦州港304#、305#泊位水域條件和碼頭結構的實際情況,對泊位按減載靠泊15 萬t 級散貨船舶對相關水域的適應性及碼頭結構、靠系泊設施的安全性進行論證。
錦州港304#、305#泊位原批復的建設規模為1個3.5 萬t 級和2 個5 萬t 級通用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10 萬t 級散貨船設計),碼頭岸線全長744 m。2017 年該段岸線升級改造為10 萬t 級,碼頭岸線長度和設計通過能力不變。碼頭面頂高程5.0 m,碼頭前沿停泊水域底高程-16.0 m,港池底高程為-15.0 m。碼頭結構斷面見圖2 所示。

圖2 原碼頭結構圖
碼頭上設有1 000 kN 系船柱以及SC1250H 橡膠護舷。碼頭前沿共布置12 臺40 t-43 m 門機,軌距12 m,軌上起升高度26 m(抓斗)/37 m(吊鉤),軌下起升高度20 m,具備通用散貨裝卸條件。
錦州港304#、305#泊位原設計船型10 萬t 級,論證船型為15 萬t 級散貨船。設計船型見表1。

表1 設計船型主尺度表
現有碼頭長度為744 m,15 萬t 級船舶在304#泊位靠泊作業,占用部分305#泊位岸線。碼頭水域布置見圖3。在考慮304#~306#泊位共用的情況下,碼頭長度滿足靠泊要求。剩余碼頭岸線395 m,還可以同時停泊10 萬t 級及3 千t 級船舶各一艘,或同時靠泊2 艘2 萬t 級船舶[1]。

圖3 泊位平面布置示意圖
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至載重噸不超過10 萬t級散貨船上限10.5 萬t,對應減載至吃水13.7 m,靠泊所需的碼頭前沿設計底高程為-14.92 m。現狀碼頭泊位前沿底高程-16.0 m,可以滿足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至13.7 m 的靠泊要求。
三港池回旋水域直徑為500 m,約合1.73 倍15萬t 級散貨船船長289 m,滿足規范不小于1.5~2倍船長的需求。
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至吃水13.7 m,考慮乘潮2 小時,乘潮水位1.81 m 所需的港池、航道底高程為-14.01 m。泊位對應的港池至現有301#泊位港池間的支航道底高程為-15.0 m;錦州港主航道設計底高程-17.9 m,滿足論證船舶減載航行需要。
本港區航道通航15 萬t 級散貨船所需航道的通航寬度為177 m。錦州港主航道按照30 萬t 級油船減載單線通航設計,通航寬度320 m,航道總長度約30.6 km。航道可滿足論證船舶航行需要。錦州港第三錨地面積為108.8 km2,底高程-18.0~-21.0 m,可以滿足15 萬t 級散貨船的需要。
門機作業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需要的最大回轉半徑為43.25 m,既有門機最大回轉半徑為43 m,基本滿足15 萬t 級散貨船作業要求。
采用抓斗吊裝清艙設備,在輕載吃水6.0 m 的情況下,所需最大軌上起升高度為28.4 m。泊位現有門機抓斗軌上起升高度26 m,即采用抓斗吊裝清艙設備的情況下,抓斗軌上起升高度不滿足要求,需采用壓載吃水8.4 m 以上或采用吊鉤進行清艙設備的進出艙作業。
錦州港304#、305#泊位碼頭為順岸布置,門機可根據作業需要沿軌道行走,走行范圍能夠滿足15萬t 級散貨船(減載)的裝卸作業要求。
系纜力按9 級風計算,當風力大于9 級時船舶需離開碼頭,船舶系纜力計算結果最大值為705 kN,現有1 000 kN 系船柱滿足計算要求。根據《港口工程荷載規范》[3]中的規定,船舶作用在系船柱上的系纜力標準值15 萬t 級船舶不應小于1 300 kN,因此需新增10 個1 300 kN 系船柱。
船舶靠岸時,按照靠岸法向速度不大于0.08 m/s,撞擊能量計算最大值為415 kJ。現有SC1250H 兩鼓一板護舷吸能量764 kJ 滿足船舶靠泊要求。在橫浪作用下,系泊船舶有效撞擊能量計算最大值為330 kJ。現有SC1250H 兩鼓一板護舷滿足船舶靠泊要求。
錦州港304#、305#泊位碼頭主體為重力式沉箱結構。碼頭抗傾、抗滑穩定性。沿基床頂面:抗滑作用效應組合值/滑動作用效應組合值為1.35,抗傾作用效應組合值/傾覆作用效應組合值為2.55;沿基床底面:抗滑作用效應組合值/滑動作用效應組合值為1.09,滿足規范規定的γ>1 的要求[2]。
基床頂面應力最大應力377 kPa,不大于600 kPa,滿足規范要求。
碼頭結構基礎持力層為巖基,持久工況地基承載力抗力分項系數2.95,滿足規范要求抗力分項系數應不小于2.0 要求。
碼頭整體穩定性驗算采用固快指標計算,抗滑力矩標準值與滑動力矩的設計值之比為1.68,滿足規范規定的非黏性土坡不小于1.3~1.5 的要求。
本泊位減載靠泊15 萬t 級散貨船舶時,需要嚴格控制船舶靠、離泊限定條件,確保碼頭結構和附屬設施工作狀態良好。靠、離泊限定條件見表2。

表2 減載靠、離泊限定條件表
本研究對錦州港304#、305#泊位靠泊15 萬t 級散貨船舶(船舶減載至吃水不超過13.7 m,載貨量不超過10.5 萬t)進行研究,研究結論如下:
1)泊位長度可滿足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減載后吃水不超過13.7 m,載貨量不超過10.5 萬t)靠泊要求,停泊水域、船舶回旋水域、港池及航道等水域尺度可滿足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的靠離泊作業要求;
2)碼頭既有門機回轉半徑起升高度、行走范圍能夠滿足15 萬t 級散貨船(減載)的作業要求。采用抓斗吊裝清艙設備的情況下,抓斗軌上起升高度不滿足要求,需采用壓載吃水8.4 m 以上或采用吊鉤進行清艙設備的進出艙作業;
3)在碼頭前沿新增10 個1 300 kN 系船柱,碼頭系靠泊設施、碼頭結構均可滿足15 萬t 級船舶減載靠泊作業要求;
4)碼頭使用期間,應嚴格限制船舶靠、離泊限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