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總票房:146.09億
作品:《龍門飛甲》《狄仁杰之神都龍王》《智取威虎山》
《西游伏妖篇》《長津湖之水門橋》《長津湖》等
期待:《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
2023年5月,《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正式官宣,由徐克執導,肖戰、莊達菲主演。距離徐克上次拍金庸作品,已經過去三十多年。此番,“徐克再拍金庸”的話題,顯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年過七旬的“徐老怪”向來不走尋常路,在連拍兩部戰爭巨制后,也毫無休息的意愿。而躺在他計劃中的影片名單無數,從古裝片《法門寺密碼》到科幻片《星寵》,甚至《狄仁杰》系列還有八部待續。不過他選擇了再續武俠情緣,讓《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搶跑。對于徐克來說,這是三十載的夙愿,對于武俠片來說,這也是“生死存亡”的一戰——當古裝熱潮退卻,武俠,這個被烙進全球華人心中的題材,已經很久沒有好的作品出現了。而這個“復興”的重任交給徐克,是對他的信任,也是對他的挑戰。
從未改變的徐克武俠夢
有人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武俠,而有武俠的地方就有金庸,最適合拍攝金庸小說的,徐克必然是當下的不二人選。武俠和徐克,是兩個必然捆綁的詞。上世紀70年代末,武俠小說盛行,香港青年沉迷其間,將“俠之大者”忠肝義膽與現實中的奮斗精神融為一體,成就了彼時中國香港經濟的騰飛,而徐克也在此刻初出茅廬,拍攝了武俠電視劇《金刀情俠》,更是憑借一腔孤勇成為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可以說,徐克正是被武俠影響的一代,武俠在他心中的地位無可比擬。
在成名后不久,徐克便開始投身武俠電影的創作,從《蜀山:新蜀山劍俠》到《笑傲江湖》,從《新龍門客棧》到《刀》,從《七劍》到《龍門飛甲》,徐克鏡頭下的武俠世界,既有英雄氣概,也有兒女情長,既能恣意灑脫,也飽含家國情懷。而徐克的武俠電影絕不僅僅只是進行故事創作,更是依托武俠類型的獨特性,不斷迭代電影特效技術,在數字特效初起的2000年,他還為此重拍了《蜀山》。而一系列在武俠片中的技術創新,就此成為徐老怪走遍華語影壇的制勝法寶,因此他所打造的武俠世界獨一無二,無人能取代。
早在2017年,樂視影業就曾宣布徐克將拍金庸經典小說《神雕俠侶》,但是許久卻不見新消息,坊間則圍繞此消息衍生出許多逸聞——徐克海選男女主角,徐克魔改劇情,直到有人說,徐克的《神雕俠侶》項目已經全面暫停。2023年《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橫空官宣,一切都有跡可循。由《神雕俠侶》變為《射雕英雄傳》,雖然同屬金庸同系列作品,但兩個故事的核心卻完全不同,一個釋放的是人生、情感的浪漫本真,一個則是聚焦匹夫有責的家國大義,但顯然,能將兩者無縫轉化,《神雕俠侶》前期籌備積累的大量經驗功不可沒。
有了徐克,就有再造金庸武俠世界的底氣,而男女主角的公布,又讓《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沖上熱搜火爆榜首。飾演郭靖的肖戰,成名角色魏無羨本就是灑脫恣意、豪氣云干的俠者,其古裝造型更是在娛樂圈內,擁有極高的人氣。從中影董事長傅若清的陳述中可知,選擇肖戰飾演郭靖,是整個電影團隊反復考察并綜合素質決定。而莊達菲偏帥氣硬朗的外形則是徐克一直以來青睞的女主角長相。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徐克安排了兩位主角提前兩個月進組訓練馬術、武術,目的就是能拍出電影觀眾與武俠迷們心中的江湖。目前劇組開機超過八個月,輾轉內蒙古等地取景,殺青在即,以保證在2024年如約上映。
打造新時代語境下的新武俠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讓網絡重燃“武俠熱”,人們在熱烈期待的同時,也給流行半個世紀的武俠文化提出了新使命:如何在新時代之下詮釋武俠精神?作為金庸先生的“成名之作”,《射雕英雄傳》是最能彰顯“俠之大者”的集大成者,也是其奠定個人武俠宗師地位的作品之一。因此在故事上,《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聚焦整部小說的后半段,圍繞郭靖集結中原武林力量,面對成吉思汗帶領的南下滅宋的蒙古大軍,力守襄陽的故事情節展開,因此該片或許將提煉武俠中的家國情懷并放大,除了英雄之間的“華山論劍”,應該也不乏宏大的戰爭場面與恢弘的歷史敘事。
從偏兒女情長的俠侶故事轉化為“為國為民”的英雄情懷,其背后不僅是電影作為宣傳中堅力量的斡旋,也是徐克北上多年后情懷的表達。因此說《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是一次“經典與當下的碰撞”完全不為過,目的就是希望在快節奏的媒體時代,借助光影的力量,讓觀眾感知中國式的美學意境、詩意浪漫,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理想情懷,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從《智取威虎山》成功開始,徐克就已經嘗試通過并不熟悉的新主流電影,進一步融入內地市場,不僅能繼續深耕其獨樹一幟的商業類型片,更是在主流大片中來去自如,助力《長津湖》系列創造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的票房奇跡。有影迷認為,“或許拍《神雕》是徐克內心更具個人化的訴求,但是拍《射雕》于他而言才是個人進階選擇。”無疑,對于徐克而言《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更具挑戰,但絕非另一對立信息所認為的“徐克拍不好射雕”——如果說,此前徐克還在通過形式融合商業類型與主流題材,那么《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則是從內容上、精神內核上尋找兩者的契合點,這或許也是徐克為什么在多個待定項目中率先選擇該片的緣由之一。在徐克之外,“流量”肖戰所飾演的郭靖會呈現怎么的效果也是觀眾頗為關心的。雖然流量加持能帶給電影某種天然的關注度,但徐克和肖戰都顯然不滿足于此,而從肖戰肉眼可見的肌肉增加量來看,倒是為這位草原長大、擁有彪悍氣質的男主花費不少心思。而通過上百場話劇歷練,肖戰的演技也正在慢慢受到大眾的認可,至于他能否擔綱“新一代大俠”之名,還是需要市場來檢驗。
為了拍攝《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徐克幾乎缺席了2023年所有的電影節活動。但就算如此,在電影的江湖中卻仍有徐老怪的傳說。好萊塢改編自南海傳奇女海盜故事的電影《海中女王石陽》一度被傳由徐克執導,楊紫瓊、劉亦菲或將成為主演——在華語電影的世界里,徐克幾乎沒有創作的枯竭期,上一部還未結束,新的一部便已開始。相比許多懷揣野心仰望巔峰的導演,徐克更像是一個江湖中低頭打鐵的“鑄劍師”,眼中只有手中正在磨礪的鋒利寶劍,抬頭之際,便是等待三十載的金庸武俠夢。但愿此番《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寶劍出鞘,英雄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