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邁克爾·洛克辛
主演:克拉斯·邦 奧古斯特·迪赫
尤利婭·斯尼吉爾
類型:奇幻
上映日期:2024年1月25日(俄羅斯)
20世紀30年代的莫斯科,一位著名作家突然發現自己處于文學丑聞的中心。他的戲劇被從劇目中移開,同事們避免與他見面,幾天內,他變成了一個被人嫌惡的人。不久后,他遇到了自己的音樂仰慕者瑪格麗特。在她的愛和鼓舞下,作者開始寫一部新小說,主角是神秘的沃蘭德,作者逐漸進入自己的小說世界,模糊了虛構與現實的邊界。
《大師與瑪格麗特》的三次改編
從經典文學作品中汲取靈感,是電影這一藝術形式自誕生之初,便有的經久不衰的傳統。這部《大師與瑪格麗特》,便是典型的經典文學作品改編之作。同名小說出自俄國作家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之手,被世界文學史公認為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重要代表作品。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曾八易其稿,將現實與魔幻融為一體,為讀者揭示了人性、愛情、公正、善惡有報等主題。魔幻現實主義大師馬爾克斯曾用簡單有力的四個字評價它,精妙絕倫。
原著中共有三條故事線索:撒旦化身沃蘭德造訪莫斯科,逗留兩天,攪動整座城市;大師與瑪格麗特的愛情故事,歷經劫難的情侶以特殊方式終成眷屬;下令殺害耶穌的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持續兩千年的懺悔。不過先后把它編織為視聽語言,搬上雙屏的影視作品,根據敘事需要,對這三條線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取舍。
第一次改編出自1994年導演尤里·卡拉之手,全片相對忠實于原著,片中云集了當時俄羅斯最著名的幾位影星,并創下了投資成本的紀錄。不過,遺憾的是,因導演與制片人關于影片剪輯的矛盾長久未得到解決,本片一直未迎來正式的上映,而是以碟片形式在影迷間流動。
第二次改編是2005年弗拉基米爾·博爾特科的同名連續劇,共10集,因擁有更充足的篇幅,劇集基本完整還原了小說的三條線索,不少讀者表示,因為看不下去小說而轉道來追劇。
2024年邁克爾·洛克辛的第三次改編,顯然更具有導演自己的烙印。從煥然一新的故事梗概可知,原著交織的線索,被邁克爾·洛克辛內化、糅合為一個更為完整的故事。雖然主題同樣深邃,但撒旦沃蘭德成為作家筆下的一場“戲中戲”,巧妙嵌套在大師與瑪格麗特的情感線索中。就觀感而言,最新這一版應該更加輕松與愉悅。
奧古斯特·迪赫變身“沃蘭德”
2024版本,就演員陣容而言,最吸引原著粉關注的,還是全片主角之一、撒旦的化身——沃蘭德的人選。導演邁克爾·洛克辛為觀眾請來了德國演員奧古斯特·迪赫,其冷酷且纖弱的氣質與沃蘭德的個性天然貼合。奧古斯特·迪赫雖然給人以憂郁敏感的印象,但他的表演總能爆發力十足,在同齡演員中脫穎而出。他曾與國際上多位知名導演合作,先后出演過菲利普·諾伊斯執導的《特工紹特》中的德裔生物學家,安德里斯·維利爾執導的《舍我其誰》中納粹詩人的兒子等角色。2006年,他被《Gala》雜志評選為“當今德國最重要的演員”,2008年,由他主演的《偽鈔制造者》順利摘得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殊榮。
不過,奧古斯特·迪赫留在大眾心中的最深印象,大概還是《無恥混蛋》中坐在酒吧桌上的蓋世太保,額頭貼一張“King”牌,眼神中流露出冰凌般的寒光。不少原著粉大概也正是被這一經典場景所說服,相信沃爾德非他莫屬。希望在最新版的《大師與瑪格麗特》中,奧古斯特·迪赫能夠再現這一絕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