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振杰 林益成 陳靜娜
摘 要: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從消費者的偏好出發,就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因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進行分析,有利于推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研究發現,現階段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途徑主要是智能手機網絡。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自身優勢,車企售后服務是否全面,消費者的個人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的展望都會成為他們選購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素。因此,企業和相關部門應該點面兼顧,在照顧到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上,加速產業的發展,增加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消費者偏好 購買意愿 影響因素
1 引言
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偏好是市場需求的基礎,消費者作為整個行業的終端用戶,其偏好影響著某個體車輛銷售,從而自下而上傳導整個產業鏈,影響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發展的未來。在研究消費者偏好的基礎上,可以有效地為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展提供針對性策略,也可以為相關部門提供可行性政策建議,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基于此,本文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研究基于消費者偏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分析,提出對策建議。
2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現狀分析
汽車產業正在經歷顛覆性的變化,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減少碳排放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過去八年時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始終保持世界第一。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完成了688.7萬輛,占比百分之25.6%。
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與2022年2月同比仍保持較大比例上升,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2023年3月全國兩會的召開,再次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注入動力,見表1。
乘聯會于4月10日發布的2023年3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中表示,目前消費不旺和市場價格混亂帶來的是觀望氣氛加重。隨著疫情后經濟和生產的復蘇,居民消費熱情也會慢慢釋放,一些因疫情而暫停的車展也在寬松政策后逐步出現,而車展正是向大眾展現企業產品的良好契機。
3 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3.1 問卷設計
如今隨著一些補貼的減少,新能源汽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為了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本研究針對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部分因素進行分析。按研究課題的需要,將問卷內容分為五個模塊,第一模塊是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第二個模塊是消費觀念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影響因素,第三模塊是售后服務對購買新能源其汽車意愿的影響因素,第四模塊是消費者是否考慮價格因素,第五個模塊是新能源汽車的自身優勢。
3.2 數據收集
本調查問卷設計開始于2023年2月,參考國內文獻,預設問卷的結構和內容。該問卷于2023年3月2日投入調查,為方便采集資料,采取了隨機取樣的方式,問卷的發放形式為網絡發放,主要方式是通過微信,QQ,微博,小紅書等方式進行調查。2023年4月2日調查截至,共收集有效問卷569份。
4 數據統計及分析
4.1 樣本統計,見表2
4.2 新能源汽車的自身優勢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影響分析
調查對象中,有75.4%的消費者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政策扶持,76.81%的消費者認為安靜舒適是新能源汽車的優勢。2014年,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給予了電動式汽車高達11.4萬元的經濟補貼,這無疑使電池成本高昂的電動汽車的售價下降到與傳統汽車相當的水平。而在油價高升的今天,電動汽車的運行費用遠小于傳統汽車。
在雙碳政策下,有36.56%的人非常認同新能源汽車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環保,因為在運行過程中純電動式汽車能夠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有害氣體污染大氣。在本次調查中占比24.26%。但在國家激勵政策的情況下,已經有一部分消費者會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便宜與傳統燃油車。
4.3 消費觀念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影響分析
不同的消費觀念會導致相應的不同的消費行為,使消費更加的多樣化,抓住消費者,引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對企業來說無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究消費者的部分消費觀念對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本次調查將分析調查對象以下四種消費心理是否影響購買新能源汽車:超前消費,品牌心理,實用心理以及從眾心理。
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是否超前消費心理的分布是均勻的。但消費者具有品牌心理,具體表現為大多數人認同或非常認同新能源汽車代表時尚潮流,分別占36.38%和38.31%,以及消費者覺得新能源汽車的品牌還不夠高端,認同和非常認同占了34.45%和38.84%。同樣,消費者也具有實用心理以及從眾心理,認同和非常認同的人數占比75.4%,以及接受更多的廣告會讓消費者產生購買的欲望,占比36.91%和36.91%。綜上所述,消費觀念其確實會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素。
4.4 銷售服務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分析
銷售服務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有關汽車的質量保障、維護保養、零部件更換等。售后服務促進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
在消費者的心理當中,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還是存在優化的空間,大部分調查對象都對該五方面的提升有保持積極的影響,這也說明大部分汽車企業在售后方面做的不夠完善導致,國內有遠見的汽車廠商已經意識到售后服務市場帶來的影響,如上海大眾,該企業在國內擁有最多的汽車維修服務網點,而吉利汽車有將近104個網點進行全天候24h的救援服務,所以企業對消費者的售后服務的提升不僅關乎企業本身,更關乎行業的未來。
4.5 消費者的未來期望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分析
統計表示有74.7%的人認為新能源汽車性能的提升會增加他們的購買欲望。依據消費者的環保心理,同樣有73.99%的人認為更環保的技術會增加他們的購買欲望。
從2001年開始,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等方面鼓勵、支持和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首先針對消費者是否認為我國存在新能源汽車激勵政策,絕大多數消費者非常認同和認同,進而說明了我國消費者明確新能源汽車存在激勵政策。但仍有70%的消費者認為國家仍要大力普及新能源汽車。調查顯示有將近80%的消費者認為國家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仍需完善。充電樁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就必須進一步發展充電樁產業。
5 新能源汽車產業現存的問題——基于消費者角度
5.1 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存在不足
售后服務是企業在售出商品后和消費者建立溝通的橋梁,國內不少新能源汽車廠商的售后服務仍存在缺陷,本調查也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售后存在的部分問題,例如部分汽車廠商售后存在配件價格過高,售后服務態度差,交車時間拖沓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只會使企業的形象一步步的破損,不利于保持長期發展。
5.2 新能源汽車在研發環節與社會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現象
企業通過市場調查所得到的資料,除了可以提供了解市場的情況之外,還可以對市場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企業從而可以提前作出計劃和安排,充分利用市場的各種變化,從中謀求企業的利益。但目前企業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大部分企業沒有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研究,研發環節和社會的需求脫節,產品定位錯誤,盲目開發新的產品,由于研究人員對產品的功能缺乏充分的理解,設計了與需求不符的產品定位,花費了高昂的費用,設計的產品市場認可度卻不高,進而導致生產資料的損耗。
5.3 關鍵的技術還有待突破
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關鍵組成是電池、電機和電源控制系統,其中最為核心關鍵的就是電池技術。我國目前已掌握整車集合、電動控制、動力匹配等技術,但對于電池的研發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的關鍵就是電池技術的支持。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因素,解決其關鍵就在于電池技術的突破。再者,動力電池內部原料主要包括鉛酸、鋰和氫燃料,氫燃料以其污染極小而作為未來發展的風向標,我國車用氫燃料電池技術尚未成熟,研發、制造領域存在一定困境。
5.4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其配套設施建設也還在摸索階段,基礎設施是行業發展的前提保障,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水平。我國充電基礎“有車無樁,有樁無車”的現象普遍。充電站數量和新能源汽車數量之間不協調,以及充電效率低;城市近年新建社區才有設有充電樁車位,且在小區總車位數占比不到一半,像老舊小區或是人口集中的主城區,根本沒有充電樁,或者有公共充電站,但其數量少,分布不平衡等問題凸顯,不利于行業良性發展。
6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策略
6.1 加強消費者售后服務體驗
作為消費者,都希望自己在購買一件商品之后有充分的保障,每一位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之后出現了問題,都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夠得到重視,而調節好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將會促進企業信譽和形象的樹立,因此,增強消費者的售后體驗應當企業關注的一部分。
6.2 企業加強市場調研
企業在研發新產品之前,應該充分了解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避免出現滯銷狀況,研發人員了解市場中消費者的需求,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分析,進而制定產品的設計研發方案,把握產品核心競爭力,并在產品研發和產出環節做到效益和收益成正比,科學降低研發成本。
6.3 加強關鍵性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
電池是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大力培養相關產業的人才,針對電池,能源損耗方面進行專門攻克,以此拉近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加強電池技術政策引導。新能源汽車現有問題關鍵在于電池核心技術未能有效突破,支持鼓勵電池技術創新,營造有利于技術攻堅的制度環境,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7 結語
綜上所述,相關部門首先應當總體規劃布局公共充電站,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個性化的充電服務,滿足新能源汽車車主個性化的需求。同樣為滿足中國已經存在和大量隱形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差異性需求,需要大力發展分散式充電樁建設,同時鼓勵建設私人充電樁,對于新舊社區加裝充電樁,還存在空間不足的問題,相關部門也可以在社區周邊規劃和建設公共立體充電停車場,相關部門還應當及時升級充電樁、維護充電樁等,提升整體智能運營水平。健全充電基礎設施,這樣有利于彌補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等弊端,從而提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偏好。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2010340047):基于消費者偏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劍峰.消費者感知價值因素對購買意愿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新能源汽車為例[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2(10):76-81.
[2]祖明,蘇曉婕.消費者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02):15-22.
[3]諸超琦,鄧艷寧.寧波市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03):25-26.
[4]蘇青.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1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