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攝影/周紫嫣

倚竹軒
墅園,原名拱墅公園,也稱湖墅公園,位于杭州市拱墅區,始建于1956 年,1985 年再次改建。公園東臨莫干山路,南靠原拱墅區體育館(已拆),東北側為湖墅新村,故名墅園,現如今也作為大運河書法公園。據了解,墅園占地面積約為3.47公頃,整個公園以蘇州古典園林為基調,是一個融江南園林、蘇杭格調為一體的休閑公園。經過多次擴建、改建后,墅園目前是杭州市城區少有的一座具有蘇州園林風格的特色公園。在杭州市區乘坐1 路、15 路、30 路等路公交車至打索橋站,在莫干山路步行兩百余米便可行至公園主入口,或是乘坐2 號線地鐵至下寧橋站,步行約1.5千米即可抵達公園。
墅園因處于杭州市中心城區,被周邊市民親切地稱為“隱于鬧市中的后花園”,雖然墅園兩面的莫干山路與湖墅南路日夜車水馬龍,喧囂嘈雜,但一跨入墅園,便似乎與外面相隔開來,進入了一個寧靜世界。由于墅園歷時較長,存在不少“老毛病”,因此在2023年,拱墅區以開放親民、群眾需求為導向,向社會征求意見建議,并于5月正式對該公園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將其定位為“大運河書法公園”,對公園公共空間進行整體規劃,設置書法主環路及五個特色功能分區,將書法文化與園林景觀融為一體,打造沉浸體驗書法文化的綜合性市民主題公園。歷時4個月的改造,墅園“改頭換面”,以嶄新的面貌亮相于杭州市中心,并于2023年9月向市民群眾重新開放。
整個公園都以白墻與灰檐搭配而成的矮墻環繞,古色古香,主入口的大門上方題有“墅園”二字。從主入口步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墅園”“大運河書法公園”兩塊豎立于草坪中的巨石,旁邊還種有葉子花、錦帶花、黑心金光菊等花卉,色彩豐富。據了解,其中“墅園”二字是原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郭仲選先生所題。公園主入口右側是“杉林曲徑”,種有10多棵水杉及1棵銀杏樹,秋日里,這里便是公園里顏色最鮮艷的一塊區域,水杉的葉子變得色彩斑斕,風景如詩如畫,令人沉醉。坐在樹下的棕黃色靠椅上,沐浴著暖陽,一眼望去皆為秋的顏色。公園中央有一個占地約12 畝的人工湖泊,隔湖相望,廊閣起伏、亭臺隱現、波光粼粼,別有一番意境。一湖石,一亭臺,一樓閣,曲曲折折,別有洞天。
進入園內,一條蜿蜒的環路串聯書法展示區、書法感知區、書法品鑒區、書法體驗區、書法交流區五大功能區。據公園工作人員介紹,改造后的公園通過植入“筆墨紙硯”“曲水流觴”等書法元素和書法名家作品、石刻碑帖等藝術裝置,從而將書法文化與園林景觀融為一體。從“杉林曲徑”前方的小路開始游園,會途經三塊黑石,上面以金色筆墨題有書法作品,遒勁有力。繼而往前,最先抵達的是園內的書翰室和啼鶯閣,兩處建筑以深棕色廊道相連,前面還有一座小亭子,亭子正中央擺設著一件青銅三足鼎,而這處建筑的正前方便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曲水流觴”區域了。據介紹,“曲水流觴”的設計靈感源于“蘭亭雅集”。原來,東晉永和九年(353)的暮春三月初三,王羲之召集40余位賢達名士與世家子弟在蘭亭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禊”之禮,在曲水流觴之際眾人共賦詩37 首,匯成《蘭亭集》。走在公園的這處景觀中,游人似乎可以穿越時光,看到那場名垂千古的流動盛宴。
“曲水流觴”區域可以說是公園的中心區域了,空地面積大,坐在這里閑聊賞景也是極佳。此外,這里還有一塊電子互動屏,游客可以點擊“進入導覽”后便可以看到“全園導覽”“書法大觀”“提筆書韻”三個功能選擇,點擊“全園導覽”即可查看公園電子全景圖,點擊任意一個點位還可以查看更多詳細內容。公園增設健身游戲、互動科普屏幕等功能性設施,一方面以數字化手段展現了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另一方面構建了公園沉浸式娛樂、休閑新場景,能夠更好地滿足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公園書法鑒賞、文化交流、健身休憩等功能。

墅園
“曲水流觴”后面就是王羲之的雕塑,左側草地上還設置有王羲之的介紹牌。雕塑中的他一手提筆,俯身案桌,栩栩如生。王羲之是東晉書法家,被譽為“書圣”,精通書法各體,集當時書法之大成,自成一家,開創了獨具風格的王派書法,其代表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從王羲之雕塑右側的石板臺階走上去,便可行至倚竹軒,倚竹軒是位于園內中心高處的一座獨立的建筑。倚竹軒三面墻上均有書法碑刻,有《宣示表》《伯遠帖》《平復帖》《蘭亭序》等書法作品,余下一面則設置了圍欄,憑欄而坐,可以欣賞到園內的人工湖、茂密的樟樹、湖邊的楊柳以及通向公園深處的精致拱型小橋,靜靜地感受江南園林風光之美。
從倚竹軒走下來,可以看到唐朝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的雕塑,旁邊的石刻是其代表作《張翰思鱸帖》,有“天下第七行書”之稱,而其身后的石刻作品則是《仲尼夢奠帖》,代表了歐陽詢行書成就的頂峰,被列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沿著湖邊的鵝卵石路走,穿過一座石板橋,即可行至積雪堂,目前這處建筑被作為杭州市書法家協會拱墅創作基地以及杭州市書法家攝影家協會拱墅創作基地。積雪堂后面的湖里還栽有一片荷花,每到夏日,這里也是一個絕佳的小眾賞荷地。
積雪堂的東面還有一座亭子,名為“笠亭”,以四根柱子支撐,雖小但也獨具風格。繼而向前,可以看見一個寬闊平坦的廣場,這塊區域也被稱為“翰墨煙云”,周邊種有許多蒼翠的香樟樹。除了互動電子設施,還豎立有幾塊上刻書法作品的木板,有褚遂良、虞世南、懷素等人的作品及介紹牌。廣場東邊是叢桂軒,西邊是曲徑連廊、角亭、一排低矮的園林建筑。沿著園路往南邊走去,經過暮雨榭后還會途經一處假山。走到空曠處回望,公園里湖面、假山、亭閣、水榭一同構成水天一色、尺度相宜的美麗畫卷,不僅讓人感受到蘇州園林的精致,還可以讓游人領略到杭州園林的大氣襟懷。
墅園雖小但精致,走進墅園,既能合理地避開擁擠的出游人群,還能靜靜地欣賞和感受到與杭州這座城市有關的江南園林風光之美。閑暇時,不妨來這處“隱于鬧市中的后花園”,在底蘊深厚的大運河畔感受獨特的江南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