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網絡開啟了一個繽紛的世界,讓隊員們能夠“ 足不出戶,盡覽天下風云”,但是,精彩的網絡世界也蘊藏著不少風險,面對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個人信息被泄露、網絡詐騙等情況時,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為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提供更全面、堅實的法律保障。雖然有了法律的武器,但是作為未成年人本身,仍需學習相關知識,努力提升網絡素養,爭做合格的數字公民。
本期,讓我們一起探討預防網絡侵害的方法。
中大獎,能轉運?考考你的網絡信息辨別力
×點擊查看絕密圖片
×考試押題、代寫論文
×輕點鼠標,您就是富翁
×填寫個人信息可抽獎,100%中獎
×靈丹妙藥,能醫百病
×占卜轉運
隊員們,以上哪些是網絡不良信息呢?
答案是:全部都是!
目前,網絡不良信息多元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主要涉及違反法律和違反道德兩大類內容。
違反法律的信息涉及很多種類,大致包括淫穢、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賭博、犯罪等技能教唆信息;毒品、違禁藥品、刀具槍械等管制品買賣信息;虛假抽獎、彩票等詐騙信息。
違反道德的信息則指違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內容,包括學術造假、暴露隱私、封建迷信等。
此外,不良信息的呈現形式也日益豐富,包括圖片、音視頻、動漫、文章等。
因此,隊員們一定要擦亮雙眼,加強學習,提高辨別能力,做到不瀏覽不正規的網站;不點擊釣魚鏈接;不到網吧等娛樂場所上網,同時,可請父母幫忙在電腦上安裝過濾軟件或開啟青少年模式,避免網絡不良信息的侵害。
小鏈接:
據《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到1.9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96.8%,38.3%的未成年網民遭遇過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