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晉梅


“閱讀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技能,不管對于兒童還是成人。”王崧舟老師說:“一個人的閱讀素養等于生命素養和人生素養。”可見,閱讀素養是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如果說,學生是駛入書海的一艘小船,那么,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和激勵評價就是風帆,能讓孩子在書海中航行得更快、更遠。
一、用激勵性評價,帶學生開啟閱讀之旅
(一)評價關注點滴亮點。從閱讀的起始年級開始,對學生的閱讀要求不能過高,基本要求是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不把詞讀破。為了讓孩子們與閱讀有個最美的相遇,口頭評價成了我的制勝法寶:“你是最佳小主持人。”“你真像一個播音員!”“你的聲音像百靈鳥一樣動聽。”……用心的評價從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朗讀開始,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放大他們的小亮點,伴隨著老師的肯定、贊美與鼓勵,孩子們獲得了點滴成功的體驗。
(二)評價關注所有學生。對于剛開始閱讀的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識字量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從閱讀內容和評價方面都要因人而異。如果按照統一標準去評價和要求學生,有些起步遲的孩子便會覺得自己怎么努力都夠不著,久而久之就會失去閱讀興趣。所以哪怕學生能讀一篇文章、讀一段文字,我們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每一個孩子都身心愉悅地開啟閱讀。
(三)評價關注閱讀進階。從內容方面來說,一年級,我們會推薦學生讀一些圖文并茂(文字少一些,而且盡量選擇注音版)的繪本、朗朗上口的童謠兒歌,讓學生覺得讀書不是一件特別吃力的事情,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二年級,我們會推薦一些故事類的書籍《神筆馬良》《七色花》等。此外,我們也定期上好整本書推薦課、推進課、分享課等各種課型,激發學生不斷閱讀的欲望,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愛上讀書。對于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設置的閱讀任務也不一樣,識字量多、語感好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要求讀的內容會稍微多一些,這樣的閱讀策略讓所有學生都能看到自己閱讀的進階發展。
二、用階段性評價,激發學生持續閱讀的熱情
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效,但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形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我們每周都會評選“閱讀之星”。每個學生每周都會填寫一張閱讀卡,主要分為“內容提要”“讀后感悟”“日積月累”三個板塊。每周三的大堂閱讀分享課,是最佳的階段性評價時間,每個小組都有填寫一張卡片(見下表),學生按規定完成閱讀量,可得一顆星;讀書卡上有積累的好詞好句再加一顆星;如果學生根據個人的愛好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如科普類、動畫類、文學類等,向大家介紹或說出自己閱讀心得的,可以得到第三顆星。為了公平,每次展示都會讓每組的4號學生先開始展示,給予讀書困難的學生更多的機會。最后10分鐘,每組選出組內閱讀之星,再參與班級評選,選出本周的“閱讀之星”。周周累計,評選“月冠軍”和“學期總冠軍”。為了避免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積極性受挫,我們會讓他和上周、上個月的自己比,只要進步了就被評為“閱讀進步星”“讀書小博士”等。
三、用過程性評價,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成功
(一)競爭上崗,參加童聲廣播好書推薦欄目活動
班里平時讀課文既通順流利又有感情,而且讀音準確、字正腔圓的學生,推選他們到校園廣播平臺進行“童聲廣播”。學生們爭先恐后報名參與,都想證明自己,所以就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閱讀。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也為其他學生推薦了精彩書目,為快樂閱讀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積累定級,爭做經典傳承的詩詞達人
為了激發學生閱讀背誦古詩詞的熱情,班級里制訂了分級評價標準,背出10首古詩為背誦一級,20首為背誦二級,以此類推,100首為背誦十級,110首為背誦特一級,以此類推,學生還可以背誦更難的古文。有時候我們也鼓勵學生默寫古詩,默寫出10首為默寫一級,定級同背誦的定級法。這樣,學生背誦古詩詞的積極性和熱情高漲,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古詩詞閱讀量的提高。
我校每學期還會舉辦一些活動,比如“詩詞大賽”,通過“你來我往接力背”“你追我趕對對碰”“爭先恐后來搶答”“我來比劃你來猜”這些有趣的環節,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各年級的冠軍會被評為“最美經典傳承人”。這項活動讓學生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為他們大量閱讀經典詩文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三)講解員評選,志做紅色故事的宣講員
在“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活動中,學生大量閱讀紅色故事,然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故事參與班內評選、年級評選,經過層層選拔,再參與學校的大賽。這項活動不僅訓練了學生讀的能力,還讓他們表達、表演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使奮發向上、報效祖國的紅色血脈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傳承。
四、用終結性評價,促進學生形成閱讀的品質
我們在學期初不僅規定了閱讀內容,而且針對閱讀內容制定了閱讀評價體系,主要從閱讀積累進測試、閱讀書目分層評兩方面來評價。
(一)閱讀積累進測試
學期初,我校每個年級讀整本書的目錄和時間都進行了規劃,為了檢驗學生的讀書效果,我們制定了閱讀考核細則,把閱讀融入期末整體評價之中。閱讀部分評價的內容包括《經典伴我成長》和《全息閱讀·語文園地》經典部分、學校統一的早誦內容、年級統一閱讀的書目,這些都是必測,課外積累、讀書筆記則作為選測部分,每一項都按照ABC三個等級來進行評價。
以我校二年級的閱讀素養評價檢測為例。
1.升入二年級后,字認識得多了,書讀得肯定也非常多吧?本學期你都讀過什么書呢?
2.這學期《快樂讀書吧》的內容新奇有趣,讀書首先要學會看封面,《孤獨的小螃蟹》的作者是(? ? ? ? ? ?)(看插圖)。小螃蟹做了很多好事,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 ? ? ? ? ? ? ? ? ? )。
五年級“美思美語我運用”評價檢測。
讀書:閱讀奠基人生。新學期,你一定沉浸在高爾基的《童年》中,同書中的人物一起歡笑和憂傷。這里有________的阿廖沙,他有一個________的外祖母,還有_________的小茨岡,________的老工人格里高利,還有________的知識分子“好事兒”等,這些好人讓阿廖沙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暖和美好,使他在面對苦難時依然保持對生活的_________。相信你也能從書中汲取精神營養,更加從容、樂觀地面對生活。
讀人:詩以言志,從古詩中,我們可以讀出一個人的理想和抱負。明代愛國名臣于謙在《石灰吟》一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信念;清代詩人王冕在《墨梅》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讀生活:知行合一,知識要和生活實踐相結合,陸游告訴我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處處皆學問,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____________,人情練達皆文章。”
讀社會: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生活的社會大家庭。《習主席用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訴我們道德的最高標準就是熱愛人民,而行為的底線便是不得殘害人民;《論語》中的“_____________ ,德之棄也”告訴我們不信謠、不傳謠,是每個公民應遵守的社會公德。(每空1分)
我校的終結性評價檢測不斷改革與創新,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多以讀書、讀人、讀生活、讀社會的題目為主,檢測學生的綜合能力,真正讓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得以落實。
(二)閱讀書目分層評
學生的閱讀書目分為基礎性閱讀書目和推薦性閱讀書目。基礎性閱讀書目是課標規定的閱讀書目。推薦性閱讀是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的拓展性閱讀。
基礎性閱讀書目進入了學業測試,而推薦性閱讀我們以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為目的,制訂了如下的評價標準。A.讀書數量統計。學生讀書的字數或本數每周一統計。B.讀書種類統計。很多學生開始讀書時,只讀漫畫等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我們鼓勵學生讀多種類型、多方面內容的書,一月一統計,來檢測學生的閱讀品質。C.讀書筆記檢查。摘抄、剪貼、畫思維導圖、寫讀后感等,一月一檢查,來檢測學生的閱讀質量。
閱讀是一項“積累于現在,得益于未來”的美好事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品質得以熏陶,身心得以陶冶,素養得以提升。教師作為閱讀的引路人,要用好評價這把“尺”,揚好評價這個“帆”,讓學生在書海中乘風破浪,“悅”讀越美。
□山西省陽城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