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自然珍寶光芒耀眼,文化瑰寶璀璨奪目。多彩貴州有18個世居民族,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獨特。這片神奇的土地自古便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搖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全省擁有人類非遺代表性項目3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9項159處、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28項1025處、市(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000余項,縣(市、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000余項。每一項非遺都是貴州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歷史的見證者。走進多彩貴州,縱覽黔地風情,非遺如斑斕絢麗的苗繡,悠揚婉轉的侗族大歌,工藝精湛的銀飾,充滿智慧的蠟染等等,綻放著讓全世界都為之驚艷和心醉的無窮魅力。
匠心獨運的非遺技藝,是貴州非遺的靈魂所在。它們承載著祖輩們的智慧與汗水,經過世代相傳,至今仍煥發著勃勃生機。在貴州村落和小巷,都能找到那些堅守在非遺技藝傳承一線的匠人,默默無聞用雙手創造出無數令人驚嘆的藝術品。
正是非遺技藝匠人們用耐心與毅力,傳承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熱愛。于是有了用無伴奏、多聲部的形式,訴說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的侗族大歌;有了用火與錘的美妙交響,鍛造出的精美銀飾;有了通過點蠟、染色、去蠟等復雜工序,把自然界萬物之美定格在布匹之上的植物彩色染;有了以針為筆、以線為墨,在綢緞上繪出一幅幅生動的民族風情畫……
為讓世界領略非遺之美,貴州多年來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自然珍寶與文化瑰寶深度融合相映生輝,堅持打造貴州文化旅游的獨特亮麗名片,培育貴州非遺文化活動品牌,豐富“非遺+”業態與體驗,常態化彰顯地域文化、展現貴州非遺魅力的文化IP。
積極探索非遺與現代旅游融合的新路徑,打造“非遺體驗研學游”品牌,開辟一條“旅游+”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賽道,多方合力將“非遺+旅游”打造成為貴州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助推全省非遺項目、非遺產業實現創造性、規范化、專業化發展。
通過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新方式融合賦能,拉動旅游消費增長,探索景區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發展之路,科學開發、保護和傳承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非遺產業健康發展,為貴州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助推貴州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建設多彩貴州文化強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作為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聚集地,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如苗族銀飾、刺繡、鼓樓建筑等,這些文化遺產不僅是雷山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本期雜志精心策劃推出了“特別關注”欄目稿件《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為全省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提供指導;“特別報道”欄目稿件《過雷山苗年 享非遺盛宴》全面呈現苗年盛況;“主題策劃”欄目精心推出“雷山苗年 非遺節慶非遺炫”,以“非遺助力雷山續寫文旅發展新篇”和“節之歡、衣之炫、歌之韻、舞之魅、技之美、藥之妙”六個維度展現雷山非遺保護、開發和利用等;“業界觀點”欄目推出專家稿件《非遺賦能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為讓游客暢享美妙旅程,策劃推出了“多彩黔景”“古寨村落”“旅游攻略”“美食風物”“鄉村民宿”“實景演出”欄目……
雷山苗年非遺酷炫,年年精彩,精彩年年。《貴州文旅》探訪秘境,相約未知,歲歲相伴。新年將至,讓我們真誠相約2025,共赴美好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