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格頭苗寨,在村口就可以看到一棵禿杉王,高40余米,直徑約2米,樹齡1000多年。寨子里的老人介紹,村子境內的禿杉群有3500余棵,千年禿杉就有200多棵,是我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數量最多,原生性最強的禿杉群。據悉,“禿杉”是世界稀有的孑遺植物,有林中“活化石”之稱。這種植物冰期以后僅存于我國,因天然更新不良,處于瀕危狀態。
格頭苗寨被禿杉群包圍,苗家吊腳樓錯落有致地點綴在山窩間,兩條小溪在寨子里穿流而過,沿著小溪一路而行就是進寨的小道,溪水是來自雷公山的山泉水,清澈、幽靜。架在小溪上的風雨橋充滿苗家風情,岸邊平坦的地方有水田,里面不僅種植農作物,還養著稻田魚。充滿智慧的長裙苗村民在溪水上修建了大大的水車,夏日里,水流變大,推動著水車轉動,寧靜的村莊生出一份靈動之美,顯得生機勃勃。在小溪岸邊,村民用木槽引水,利用水動力修筑了舂米碓。這些小景致無不透著村莊里古樸而自然的生活氣息,“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撲面而來。

格頭村保留著淳樸的民風,村民們以茶葉種植、加工,旅游接待,農特產品銷售為主要經濟來源。村里引進雷山縣格青創文化旅游產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麻卡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2家旅游企業,建成民宿13家,成立格青創“青年人才驛站”,匯聚青年干事創業人才12人,將格頭村的民俗文化、自然資源與民宿發展新理念有機融合,并把村里5棟閑置農房改建為精品民宿。
對于想要暫別城市喧囂的游客來說,格頭村就是一塊藏在深山不為人知的寶地。可以棲息心靈,可以感受捉魚摸蝦的樂趣,還可以住在村民家中,跟著村民體驗苗寨生活……若是農歷十二月中旬的“狗場天”來到格頭村,還能趕上格頭村獨有的節日——戌節,當地人也稱為“狗節”。節日期間,苗家人除了各家各戶有祭祀活動,吃年飯之余,村子里還有集體舉行的跳蘆笙舞、唱苗歌、拔河比賽、斗鳥、捉豬等等娛樂活動。